真实客户法律诊所的有效运作是完成课程设计的重要一步,接待规则、案件受理及分配、诊断规则及疑难案件处理规则都是运行制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就教学场所来说,不但应该拥有固定的教学场所还应当建立互联网商标调解法律诊所,固定办公室主要用于案件的商讨及调解,互联网则用于进行商标法普及,法律咨询及案件接收。互联网的引入,不但可以提高办案效率,也可以合理的扩大服务范围,案件的数量和质量都是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保障。
以小组模式开展商标纠纷案件调解业务,每组不应超过10个学生,且每组配备一名法律教师和一名校外导师,每组成员的构成应当同时包含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师应当对学生操作中的内容进行评论或反馈,特别是当学生们的讨论遇到困难时,教师进行适当干预或激励。当讨论出现太多事实错误,或者由于对材料的错误理解导致离题的或错误的讨论发生时,教师应当予以指导或纠正。在调解业务的研讨中,教师也不应急于进行干预,或者为学生讨论确定过于详细的所谓正确路径。学生们可以认识到问题所在并能找到更合适或更成熟的方法时,教师予以认可与支持即可。教师不是直接说明自己的观点,而是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要求学生回顾特定材料并对讨论的某一方面重新思考,这样就有可能将讨论引入更富有成果的方向。[8]工作日值班学生通过现场及互联网接收案件,形成调解日历,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商讨案件,归纳争议焦点,制作调解方案,调解过程中教师应当在场,以处理突发情况,必要时帮助学生完成案件调解。调解结束后制作和解书,必要时会同人民调解委员会制作调解书并进行司法确认。调解全过程最好应有人员记录,案件结束后,全案复盘,总结经验,形成调解笔记。调解笔记既是案件的经验总结,还具有案件交接功能,以防止中途学生毕业而案件未结的风险。在受理案件时也要有所选择,量力而行,毫无选择的接收案件,不但不能提高办案效率,也不能保证调解质量,因此在案件接收时就应做好分流工作,将可以调解的案件与可以进行法律援助的案件分开,最大限度地保证各方利益。(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