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玲[2]
摘 要 科技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教学模式造成了重大冲击。因应时代之变革,多媒体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体系中该如何定位,如何化弊为利妥善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环节,如何建构一整套有效促进法学教学效果提升的多媒体教学体系是法学教学工作者不可回避的时代命题。本文立足于此,以所在大学为样本,借助在对实证调研数据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对此予以探寻回答,借此,希冀能够对高等学校法学教学效果的高效改观有所裨益。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有效教学 板书教学 网络教学平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普遍应用,多媒体手段也在教学中被普遍采用。那么,究竟何谓多媒体教学?与多媒体对应的英文是Multimedia,multi是多的意思,media则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沟通的各种媒介或载体,一般包括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及各类视频或其集合,具有信息集成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对于教学,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协同活动”[3],顾明远教授如此解释:“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4]综上,一般认为,多媒体教学,即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各种多媒体手段,通过投影仪、计算机、视频展示台等硬件设施,将软件存储的图文信息以及声音、动画等方式予以直观、生动地展示,从而使观看者更好地获得信息。近年来,在教育中大力运用信息技术被国家有关部门多次重申,如在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5]第十五章中,特别强调要“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要“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随后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6]《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7]等文件,更是彰显信息化在教育中愈加重要的地位。显然,因应信息化网络时代之变革,在高校法学教学体系中广泛使用多媒体手段已然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www.xing528.com)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植根于其不可忽略的优势,然而,这种手段的介入是否完全正向地促进了教学效果的增长,却是一个值得细细思量的问题。本文着力于此,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样本,围绕“教师”与“学生”这两大主体,采用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深入课堂观摩及深度访谈等形式,对多媒体教学进行了实践运作状态的近距离考察。在前期研读文献及与学生私下交流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包括22道客观题和3道主观题,问卷的内容主要围绕对多媒体教学定位的认识、多媒体课件的实践表现形态、多媒体教学的利弊认识、多媒体教学的硬件设施、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及教学网络平台资源等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因素予以设计,尽可能全方位地展现多媒体教学的现实状况,以此对其有效性评价标准予以深度考量。实证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为西北政法大学三年级的本科学生[8],笔者利用授课期间之便利,将调查问卷在一学期内,分批次发放至选定的调查对象手中,样本选择采用整个班级集体参与及班级遴选代表相结合的方式,在行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公安学院、刑事法学院、经济法学院5个法学院系的学生群中发放调查问卷合计300份,基本涵盖整个法学院系学生群体,实际回收问卷276份,剔除无效问卷16份,合计有效问卷260份,其中刑事法学院废卷1份,有效问卷23份;公安学院废卷8份,有效问卷40份;经济法学院无废卷,有效问卷55份;行政法学院废卷3份,有效问卷70份;民商法学院废卷4份,有效问卷72份。回收后的问卷,由课题组工程师在自行研发的小程序并借助Excel表格功能的基础上,完成了22道选择题的数据录入及图表统计工作。此外,笔者在研读调查问卷最后一道开放性问题“请推荐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教学效果优良的,哪些年,我曾追过的老师”的基础上,深入到口碑较好的老师的课堂观摩教学现场,并采用在教师休息室聊天、小型座谈等方式对选定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以及笔者十多年在高校法学教学的经历,一定程度上可感知教师群体对多媒体教学较为普遍的认知态度。
籍此,笔者希望能以实证调研的方式洞察多媒体教学的现实运作状况,利用真实世界的数据为多媒体教学在法学教学体系中的妥善定位提供支撑,并在借鉴学界关于多媒体教学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从实践和理论层面为法学多媒体教学体系的具体构建提出优化策略和改良建议,以便提高高校法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并希冀总结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形成较好的操作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