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能够承上启下,开宗明义,抓住学生的心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把学生带入物理情境之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为完成教学任务创造条件。因此,课题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教师的学识、智慧、口才、情感的综合体现。
下面介绍物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几种导入课题的方法:
(一)联系实际法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物理现象是丰富多彩的。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都可以成为学生感性知识的来源。充分利用学生获得的这些感性知识,使他们在知其然的基础上产生知其所以然的强烈愿望,就可以自然地导入新课。
示例:压强
同学们都见过载重汽车、推土机、大型拖拉机吧?载重汽车要比小轿车的轮子多,推土机、拖拉机要用宽宽的履带。这是为什么呢?
记得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小朋友在湖面上滑冰,突然冰面破裂,小朋友掉到了湖中。这时一个工人同志沉着地爬过去把小朋友救了上来。小朋友得救了,工人同志也安然无恙。同学们想一想,在这紧急关头,工人同志为什么爬过去,而不跑过去救,跑过去不是更快吗?
生活生产中有许多类似的现象,要想解释这些现象,就需要掌握有关压强的知识。
(二)温故求新法
温故,就是复习旧知识;求新,则是在温故的基础上探求新知识。温故,并不是对旧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选取与新知识有紧密联系的内容,通过复习巩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向更高的层次展开思维,达到引入新课的目的。
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应在反复推敲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出有层次的一系列问题,达到既能温故,又能求新的目的。
(三)演示实验法
教师应用演示实验,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设计演示实验要注意趣味性和启发性,实验要求新奇、生动、富有吸引力。
(四)设置悬念法
根据教学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知识障碍,让学生陷入“圈套”。或者难以解答,或者答案前后矛盾,或者似是而非,从而激起学生思维,唤起求知欲,借此即可导入新课。
设疑法的关键是设疑,要注意两点:
1.问题要鲜明、具体、矛盾突出、尖锐。
2.问题要有代表性、启发性,要有适当的难度,以激起兴趣,启迪思维。(www.xing528.com)
示例:物体的浮沉条件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个实验。
这是两个体积相等的铁块和木块(出示实验),它们哪个重?(埋下伏笔)
生:铁块重。
师:现在我把它们浸没于水中,请同学们观察出现什么现象。(教师演示)
生:铁块下沉,木块上浮。
师:铁块为什么下沉,木块为什么上浮呢?(设疑)
生:因为铁块比木块重。(陷入知识圈套)
师:是不是重的物体一定下沉,轻的物体一定上浮呢?再看,这是一个小铁钉,这是一个木块,它们哪个重?(让一个同学放在手中掂一掂)
生:木块重。
师:现在我再把它们浸没于水中。(演示)结果是木块上浮,而铁钉下沉。重的上浮而轻的下沉了。这是为什么呢?
生:(略加思考后回答)因为铁的密度比木材的密度大。
师:是不是密度大的物体一定下沉,密度小的物体一定上浮呢?请看,我把这个铁盒和木块放入水中(演示:二者都漂浮)。铁的密度大,为什么铁盒却不下沉了呢?
师:上述实验说明,物体的浮沉既不决定于物体的重力,也不决定于物质的密度,那么物体的浮沉究竟由什么决定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五)讲述故事法
物理学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传说。如科学家的趣闻轶事,新理论诞生的艰难波折,物理规律被发现的来龙去脉……这些故事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反映了物理学发展的崎岖道路,歌颂了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揭示了他们成功的科学研究方法……讲述这些故事,可以生动地导入新课。
讲故事法的特点是生动活泼,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好方式。故事要简短、生动、饱含物理内容。
课题的导入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如:理论推导法、求导联想法、列举不足法等,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选择并灵活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