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9日,北大教授钱理群在经过“屡战屡挫,屡挫屡战”的十四年之后,终于带着“丰富的痛苦”,宣布告别教育。尽管他宣布告别教育,但他认为,现在的教育环境可以“小有可为”:从改变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教育存在开始,关注每一堂课、每一个教育行为、每一个教育细节;牢牢把握当下,从当下做起,不虚构美好的明天,而是为了美好的今天;从下面开始,立足于自身,开展“草根运动”,而且关注的是一个一个具体的学生;更注重行动,做一个有理想的、清醒的、低调的行动主义者。
他得出的重要结论是,理想主义者要学会毒蛇般的纠缠,你不是不喜欢我吗?那好,我就在这呆着,就是让你不舒服,边打边玩,纠缠不止。
这也许会给我们丰富的启示。教育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它关注的是人的心灵,经营的是人的素质,培养的是十年、二十年以后才可以看出高下的人才。走“器识为先”的路,必然要受到形形色色的功利主义者的挤兑,遭遇各种干扰,面临巨大压力,关键就看你有没有理想,有没有信念,有没有定力,有没有智慧去应对。
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要冷静地观察,然后果断地采取行动。谋划、审势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听从自己内心的指引,立即行动才是更重要的!
美国总统里根曾有过这样一个教训:他小时候到一家制鞋店做一双鞋。鞋匠问年幼的里根:“你是想要方头鞋还是圆头鞋?”里根不知道哪种适合自己,一时回答不上来,就一直拖着。过了几天,这位鞋匠在街上碰见里根,又问起鞋子的事情。里根仍然举棋不定,最后鞋匠对他说:“好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两天后你来取新鞋。”等到取鞋的时候,里根愕然发现鞋匠给自己做的鞋子一只是方头的,另一只是圆头的。
“怎么会这样?”他感到纳闷。(www.xing528.com)
“等了你几天,你都拿不出主意,当然就由我这个做鞋的来决定啦。这是给你的一个教训,不要让人家来替你作决定。”鞋匠回答。
里根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要坚定地追随自己的内心,做自己行动的主人,不要让别人来左右你、安排你。
“器识为先”作为一种教育哲学,是教育的最高理想与终极旨趣。但这种哲学是用来实现的,倘若只是流于口头,迟迟不付诸实践,那么它对于学生的成长毫无意义。因此,比空想、幻想更重要的是行动,比坐而论道更重要的是实践,比寄望于人更重要的是求诸自己,并且一旦做出决策,就毅然决然,不走回头路。
我们要像智慧的先哲们一样,既热烈地仰望星空,又坚定地脚踏实地,做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