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学者普鲁塔克说:“思想不是一个需要填充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炬。”这或许警示我们要在灌输知识、训练技能方面少花点工夫,而应该多花些时间点燃学生的激情,培养其想象力与见识。这正是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
目前中国教育的常见姿态是,在理念上西风尽吹,别人的什么都好,自己的一无是处,迷失自我,缺乏自信;在过程上以直接灌输、大量训练为主,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学生,学生的自主精神被有意无意地阉割;在结果上学生应试能力较为强悍,国际上公认的PIZA测试、奥林匹克竞赛均不在话下,但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比较缺乏。总体表现为调子极高,理念较新,动作较多,而品质较差,境界不高,上至专家学者,下至寻常百姓对教育一直不太满意,甚至多有诟病。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对当前的高等教育深表忧虑,他说:“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10]批评可谓一针见血,振聋发聩。
再说语文教学。尽管几经反复,但是课程标准最终对中小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做出了精准的定性,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然而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的语文课堂大多数时候还是实用主义一统天下,有意无意地在“工具性”上深挖洞、广积粮,强调训练,强调落实,强调抓住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仿佛除了这些一望而知、反复训练的东西,语文再也没有美好的东西了。这样的语文课固然实在,但单调乏味,学科意蕴荡然无存,缺乏器局,缺乏风韵,缺乏魅力,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恐惧语文、讨厌语文、远离语文。语文就这样被我们自己给阉割了,抛弃了!通过我们的课堂“批量生产”出来的学生,应试技能尚可,而器识极缺——“技能”当然是重要的,但是缺少了“器识”的支撑,人的精神生活就缺乏应有的高度,从而沦为僵硬的工具。这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赢得了一时,绝对赢不了未来。
当此之际,提出“器识为先”,试图给教师的内心装一台动力澎湃的发动机,这对于破解教育难题,张扬教育魅力,实现“立德树人”,促进教育转型发展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与时俱进,回应时代要求。一个有追求的语文教师,绝不能闭目塞听,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甘心于做一个瞎子、聋子、哑子,以及行动上的矮子。学习成绩是重要的,但只追求成绩则是可悲的;教学业绩是重要的,但只为业绩而活则是可耻的。这就像空气一样,人活着是需要呼吸空气的,但如果活着只为呼吸空气,则是可笑、可悲、可叹的!一个有追求的教师,一定要向上看,向前看,向远处看,自觉地拥抱时代,感受时代,了解时代,将时代的核心诉求转化为具体的理念与行动。知识经济时代,呼唤有大胸怀、大境界、大本领的人才;今天的中国社会,亟须有理想、负责任、能创新的人才。作为语文教师,要有一点理想主义的情怀,自觉地挣脱功利主义的桎梏,把时代精神与社会需求落实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既要防止看不见时代车轮的走向,听不见时代大潮的咆哮,也不能明知时代的航向,而闭上眼睛装聋作哑,既不出声也不出力,把自己的美好年华葬送在无谓的劳作上。这绝不是一个有追求的语文教师应有的胸怀!
基于需求,促进学生发展。一个负责任的语文教师,绝不能眼睛里只看见成绩,把“结果”当成“目的”,只看见眼下,只看见自己,而看不见学生的全面成长,看不见未来,看不见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如果一个教师,只一心一意抓分数,而有意无意忽略了育人,这其实是在负责的名义下,行误人子弟之实。以此育人,学生必然缺乏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缺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既是学生个体的损失,更是社会、国家、民族的损失。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千姿百态,各有天分,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教师的责任就是创设各种环境,尽一切努力,呵护其天性,激发其美好,培养其兴趣,养育其器识,使这无限的可能变成无限的精彩。只有这样,今天的学生,才能真正担负起未来国家和民族的大任,成为社会可资信赖的建设者与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作为语文教师,要像于漪老师那样,切切实实地有一点担当的精神和负责任的作为,铁肩担道义,一心为学生,教在今天,想在明天;而不能只为“面子谋”,只为“今日谋”,只为“稻粱谋”。这绝不是一个负责任的语文教师应有的作为!
确立价值,张扬教育魅力。一个有境界的语文教师,绝不应该满足于眼前的成绩,固化自己的行为模式,躺在已有的成绩单上优哉游哉,而忽略了对自身价值的追问,对生存意义的追寻,对教育魅力的张扬。“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我们必须看到,时代变了,以传授知识、教授新课为使命的教学形态已经过时了,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的知识远比课堂上要多得多,获取的方式要活泼得多;必须看到,以训练为主、操控课堂的时代必将一去不复返;必须看到,只见分数、不见全人的教育是“毁人不倦”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既不聪明,也不道德!我们必须得时时追问自己:我是个多余的人吗?我存在的价值何在?如果一个语文老师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器识为先”,引导学生修身治学,不能使教育回归正常的轨道,焕发出应有的光彩,那他存在的合理性就值得高度怀疑,存在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作为语文老师,要勇于突破自己,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老老实实在“器识”上下工夫,带着学生一起修养身心,遨游学海,养育智慧;而不能画地为牢,故步自封,只想着舒适,想着方便,全然不顾自己的学术形象与责任担当。这绝不是一个有境界的语文教师应有的价值!
【注释】
[1]王学斌:“勿杀书头”与“坐冷板凳”,《学习时报》2014年1月20日。
[2]岳南:《大师远去·隐秘历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11年版,第220—221页。(www.xing528.com)
[3]张明源:“白卷考生”,天津网(数字报刊)2012年1月5日。
[4]冯起德:“于漪语文教学观管窥”,《语文教学通讯》1992年第3期。
[5]“中科大毕业流浪成都 老父苦寻数十网吧”,《成都商报》2014年2月11日。
[6][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周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7]肖莹莹编译:“美《时代》:21世纪学生需要什么技能”,《经济参考报》2006年12月18日。
[8]周满生、韩民、刘宝存:《规划纲要》要瞄准世界教育发展前沿,新华网2009年1月10日。
[9]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第七封信:21世纪最需要的七种人才,李开复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b3d56010096z8.html。
[10]钱理群:“北大等在培养利己者”,《中国青年报》2012年5月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