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识”之于人,犹如锋刃之于宝剑,明珠之于桂冠,极为重要。一柄宝剑,倘无锋刃,不过是粗铁而已;一顶桂冠,倘无明珠,不过衣帽而已;一位名士,倘无器识,不过伪饰而已。器识,是立身之本,生命之魂,魅力之源。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一个人拥有出色的器识,那么他(她)足以任重而致远,充满魅力,令人深深着迷。
《管子·小匡》记载说,管仲与桓公评论百官。他说,升降揖让有礼、进退熟知礼节、言辞刚柔有度,我不如隰朋,请让他做大行,主管外交;开辟荒地、增产粮食、繁育人口,我不如宁戚,请任命他做大司田,掌管农垦;指挥军队有条不紊、将士视死如归,我不如王子城父,请任命他做大司马,主管军事;执法公平、不杀无辜、不诬无罪,我不如宾胥无,请任命他为大司理,掌管司法;敢于犯颜直谏、不避死亡、不图富贵,我不如东郭牙,请任命他为大谏,主管监察谏议。完了之后,他说:要想治国强兵,用这五个人就够了,但如果要成就霸业,那非我管仲不可。管夷吾不愧为一代名相,既有见识,又有胸怀,这等气魄,这种风度,千载以降,犹令人感佩不已!
《吕氏春秋·先识览第四》“察微”篇里说:鲁国的法令规定,鲁国人在其他诸侯国给人当奴仆,有能赎出他们的,可以从国库中支取赎金。有一次,子贡从其他诸侯国赎了做奴仆的鲁国人,回来却推辞,不支取金钱。孔子说:“端木赐呀,你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不会再赎人了。”支取金钱,对品行并没有损害;不支取金钱,就不会有人再赎人了。子路救了一个溺水的人,那人用牛来酬谢他,子路收下了牛。孔子说:“这下鲁国人一定会勇救溺水的人了。”孔子能从细小处看到结果,这是由于他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观察得深远啊。孔夫子胸怀天下,察微致远,眼光之独到,见识之深远,令人叹为观止。
国学大师黄侃专攻《说文解字》,课堂上一个字一个字地讲,一不带原书,二不带讲稿,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头头是道。有一天,黄的学生为他拿皮包时发现内有许慎的《说文解字》,打开一看,那书上画得太特别了:书头蝇头小字,密密麻麻,有墨笔写的,有朱笔写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符号,全书9 300字,每个字都有自己的讲法;别人的讲法,有的他肯定,有的他否定,也都记在了上面。据说,他把《说文解字》读了五次,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他去讲授的时候,也每一次有新的内容,同学们说:听黄先生的课,百听不厌,常听常新。[1]黄先生治学精深,博学慎思,富有见识,此等魅力,世间罕有,堪为后世之师!
民国时期,国学大师刘文典才高学广,恃才傲物,是清华园最有学术威望和最受学生欢迎的名教授之一。他对《庄子》尤有心得,曾公开宣称整个中国真懂《庄子》者共两个半人,一个是庄子本人,一个是他自己,另外半个是马叙伦或冯友兰。陈寅恪曾为其大作《庄子补正》作序,评价极高:“此书之刊布,盖将一匡当世之学风,而示人以准则,岂仅供治《庄子》者之所必读而已哉!”当时他在西南联大开设《庄子》等课,每当开讲,吴宓等几位重量级西洋教授经常前去听讲,刘文典见了并不打招呼,仍旁若无人地闭目演讲,当讲到自己认为出彩的节骨眼上,戛然而止,抬头张望着教室最后排的吴宓,慢条斯理地问道:“雨僧兄以为如何呵?”吴宓闻听立即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见此情景,师生们都忍不住大笑。[2]今之教授,有此才识与胸怀否?!(www.xing528.com)
中科院资深院士魏荣爵是清代学者魏源的后裔,新中国成立前他曾在重庆南开中学教物理。当时南开中学在“允公允能”的校训下,并不把考试成绩和授课能力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唯一标准。1941年毕业的学生谢邦敏文才横溢,但理科成绩很差。他在毕业考物理时交了白卷,只在考卷上填了一首词:“晓号悠扬枕上闻,余魂迷人考场门。平时放荡几折齿,几度迷茫欲断魂。题未算,意已昏,下周再把电磁温。今朝纵是交白卷,柳耆原非理组人。”魏荣爵阅卷时在谢邦敏的考卷上写道:“卷虽白卷,词却好词。人各有志,给分六十。”由于魏荣爵手下留情,谢邦敏得以顺利毕业,进人西南联大法律专业学习,后来登上了北大讲坛。[3]在今天这个时代,“人各有志,给分六十”的胸怀与见识可不是人人都有的,重温这一段佳话,具有格外深远的意义。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有一次在教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突然提问说:“孔乙己叫什么名字?”此类问题,学生原以为懂了,其实是似懂非懂,老师一问,不禁愣了一下,后经过讨论、点拨,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孔乙己”是绰号,不是名字。在这个基础上,于老师因势利导进行追问:一个人活在世上没有名字,只有绰号,这说明什么?小说的主题由此而昭然若揭,学生得到的印象也异常深刻。这一神来之笔,其实是厚积薄发的结果——于漪老师向来主张语文课要教得有情有趣,才能有得;唯其有得,才更能激发兴趣,总之要在“得”字上下工夫。如何使学生学有所得呢?她提出:一是面向实际,重视学生“既得”。学生懂的绝不唠叨,不懂的或困难所在处,要花力气教,动脑筋教。二是目标明确,重视学生“可得”。教师要分清轻重缓急,主次难易,拎出重点,教在点子上,学生才会印象深刻,多有得益。三是方法多样,立体施教,重在让学生“有得”。[4]在中国的教育史上,于漪老师以其博大宽厚的胸怀、与时俱进的精神、超越同侪的洞见以及丰厚充盈的教育智慧,成为一个绝无仅有的、里程碑式的大师级人物,值得后世教者悉心学习。
上述趣事,虽然时代不同,形式各异,但无不以其弘阔的“器识”打动人心,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我相信,只要有心,记忆中这些动人的事儿,一定会给今天的教师以深刻的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