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阅读教学:初读感知、问题设计、串珠方法

语文阅读教学:初读感知、问题设计、串珠方法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暴露学生的“闪光点”和“相异构想”,引导学生深人研读和欣赏课文。在教学方法上,也常常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是教师在“串珠”;“串珠”的行为主体不是学生,而是教师。但在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学背景下,“一线串珠”法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这种方法有着鲜明的整体阅读教学的特色,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满,于简洁之中透露出细腻。郑屠挨了三拳,三次反应的表现不同。

语文阅读教学:初读感知、问题设计、串珠方法

(一)现代文阅读讲读课

在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先学”常常表现为一次先学或多次先学。

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暴露学生的“闪光点”和“相异构想”,引导学生深人研读和欣赏课文。

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学强调一个“议”字,以“学生的学”为线索,所以在教学中,重体验,而非认知接受;重重构,而非复现内容;重策略,而非给出答案;重生成,而非按兵不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过去的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在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学背景下,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

1.“一线串珠”法

所谓“一线串珠”,通常是教师根据文本体式和学生实际,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贯穿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这“一线”通常是从学科知识出发,比如散文情感小说的人物、诗歌的意象等,以此为线索,展开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也常常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是教师在“串珠”;“串珠”的行为主体不是学生,而是教师。

但在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学背景下,“一线串珠”法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由于教学设计的逻辑结构已由学科知识改变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所以“一线串珠”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自己用“线”“串珠”。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先学”的时候,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提出“一线串珠”的要求。学生初读课文(独立学习)时,基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对文本信息进行筛选,寻找到那条穿珠的“线”,再寻找到散在课文各段落的“珍珠”。这里的独立学习,是在教师明确的要求、任务驱动下进行的,贯彻了“学生先学的引导性”。在后面的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共同解疑阶段,也紧紧围绕“一线串珠”的要求进行。总之,在“议”、“练”、“讲”、“做”等学习环节上,学生紧紧围绕这根知识的“线”,自己寻找、打磨一个个“珠”,在教师的帮助下,自行“串线”。教师只有在学生“找不全”或“串不起来”的时候,出手相助,层层深化。这“一线串珠”不仅是学科逻辑,更是“学生学的逻辑”。

“一线串珠”法,不仅要求教师对课文进行整体处理并从中提炼出优美的教学线条,表现出一种高屋建瓴的文本解读能力和设计风格,而且要求教师从学情出发,围绕知识要点,设计一条推进教学的线索,体现“先学后怎么教”的智慧和匠心,从而能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这种方法有着鲜明的整体阅读教学的特色,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满,于简洁之中透露出细腻。

例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一文,设计这样的主问题:在作者的笔下,“壮”体现在哪里?

学生独立学习: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初读课文,教师导引,独立解疑)

学生合作学习:明确——闻角、分炙、奏乐、点兵、策马、拉弓等。(小组讨论,多方解疑)

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围绕“壮”,反复咀嚼课文,理解词句,描述画面,梳理脉络。然而,这样的“壮”只能出现在梦境中,现实是“可怜白发生”。

学生再次讨论:“壮中有悲”的意义。辛弃疾有心报国,“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却壮志难酬。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煎熬着他那颗以身许国的赤子之心,那种无奈和悲愤真是“欲说还休”。“壮”这条“线”“串”起了边塞军旅生活的各个场景,也“串”起了课堂教学的过程。

例如《祝福》中的“一线串珠”:在作者的笔下,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学生独立学习:说说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初读课文,教师导引,独立解疑)

学生合作学习:丈夫夭折—被迫再嫁—痛失爱子—一命归天。(讨论,多方解疑)

学生研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学生再次独立学习)

同学们兴味盎然地反复咀嚼课文,理解词句,梳理脉络,终于找到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

丽春之日,丈夫夭折——她是春天没有丈夫的。

孟春之日,被迫再嫁——她是在新年才过时被婆婆抓走的。

暮春之日,痛失爱子——“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

迎春之日,一命归天——消逝在祝福的鞭炮声中。

学生发现“祥林嫂——没有春天的女人”,这是一条多么生动、多么富有吸引力的阅读线索。

学生再次讨论:“没有春天”的意义。冷酷的社会没有给祥林嫂以温暖的春天,作者突出祥林嫂没有春天的悲剧,蕴含了一定的象征意义,从而更加深刻地剖析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鞭挞了封建卫道士的五恶,也表达鲁迅对被压迫妇女的深切同惰。

学生用“没有春天的女人”这条“线”“串”起了人物、情节、内容、形式、语言等“珠”;教师用“没有春天的女人”这条“线”“串”起了学生的独立学习、合作学习,也“串”起了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1]

2.“选点突破”法

所谓“选点突破”,通常就是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选取课文的关键处、精美处、深刻处、疑难处、知识内容丰厚处、手法巧妙处、意义隐含处等“有嚼头”的地方进行细腻深人的品读教学,以达到学生对课文特点、重点内容的深透理解。其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往往主要基于文本自身。

但在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学背景下,“选点突破”必须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换言之,文本中有三个“点”,但在实际教学中,甲班级三个“点”都要突破,乙班级三个“点”中只需突破一个“点”,甚至在一个班级中,某些学生三个“点”不攻自破,某些学生需逐“点”击破,所以这里的“选点突破”,不仅对课文进行“点式处理”,还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突破或响鼓重锤式的敲打。教师以敏锐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差异,引领学生探究教材中极为重要的细微之处,“读”出精粹,“读”出趣味。简而言之,就是教师要善于找到一个精巧的切人口,以小驭大,平中见奇,使课堂清晰、有趣、厚实。

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品析一个“点”——“三拳”。

“三拳”的描写,基本格式是一致的。

“三拳”下去,有三种写法,详略不同。

“三拳”下去,有三个比喻,角度不同。

鲁智深的三次喝骂,三种骂法,各不相同。

郑屠挨了三拳,三次反应的表现不同。

“三拳”描写中动词的运用。

“三拳”描写中的侧面烘托手法。[2]

怎么在“三拳”这“点”上品出以上内涵?“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做做。”其原则是:学生是行为主体。教师在这一前提下,必须考虑:

“读”,谁“读”?怎么“读”?自读还是分角色读?

“议”,“议”什么?动词的妙用,还是侧面描写的好处?与谁“议”?与自己“议”,与同伴“议”,还是与老师“议”,与作者“议”,与文本“议”?

“讲”,谁“讲”?学生讲,还是教师讲?

“练”,造一个比喻,也可以仿写一段侧面描写等,哪些学生做比较合适?

“做”,改写成剧本,课后排演。(www.xing528.com)

哪些学生适合演读(分角色)?哪些学生适合讲解?哪些学生适合创作剧本?教师在教学中需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这里的“选点突破”,打破了文本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为什么打—怎样打—打得怎样),先细细地品读“怎么打”,再品析“为什么打”、“打得怎样”,这样,后面两部分就迎刃而解了。这里的“选点突破”,也打破了班级授课制下教学的一统化,不同的学生攻不同的“点”,增强了教学的精准度,这种个别化的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这样的教学方法切人迅速,重点分明,要点突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悬念和波澜,显得比较活泼。

3.“多式反复”法

所谓“多式反复”法,就是围绕一个教学中心,用反复的手法组织富有层次的阅读训练,这种训练不是单一的、平面的、短暂的,而是多角度的、反复的、长时间的。“多式反复”的设计对象主要是一些精美的短诗、短文及课文的重点片段,强调在反复的阅读品析之中传达出课文的丰富内涵。[3]

“读式反复”,就是以反复朗读为教学主线,在朗读中变换角度,同时有步骤、有层次地对课文进行品析。如《致橡树》的教学设计:

听读,感受诗歌的内容。

吟读,体会诗歌的节奏。

诵读,表现诗歌的停顿与重音。

听读,领会诗歌的意象:“凌霄花”、“痴惰鸟”、“泉源”、“木棉”等。

析读,品析诗歌的先破后立的构思艺术

演读,表现诗歌的意境

诵读,理解诗歌的写作目的。

背读,掀起教学高潮。

如此反复朗读,层次明晰,重点突出,教学效果显著。

“写式反复”,就是在阅读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后进行反复的、变角度的课堂写作活动,它表现出读写结合的教学设计手法。

如《我的信念》的教学设计:

写一句话进行人物素描——跨越百年,美丽铸就永恒。

居里夫人墓志铭——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写居里夫人简介——略。

整理议论文论据——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六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献身科学的精神:直到她死后四十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多个“读写结合”的活动组合成为一个“多向”的问题群,从而构成教学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学的主体方式和主体环节出现在课堂上。

构建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学,“多式反复”不仅考虑文本特色,更兼顾学生的不同需求。“反复”不是随心所欲的,一定是围绕教学目标的;“反复”不是放羊式的,一定是有教师引导的;“反复”不是简单重复的,内容一定是学生迫切需求的;“反复”不是单一的,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读”和“写”的叠加,可以是“读”和“做”的组合,也可以是反复的“议”。

4.“穿插引入”法

所谓“穿插引人”法,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有机地穿插、引人与课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作品的背景资料,抑或教师的大段独白等,开阔学生视野,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融合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如教学《孩子施舍的天堂》时教师穿插了自己的经历:

我庆幸,小时候,外婆给了我美丽的天堂。在乡下,一到农忙季节,学校就放假。母亲安排我们兄妹三个在田埂上摘蚕豆,并许诺不偷懒,摘满三大篮子,收工时就给我们买枇杷吃,一想到那黄澄澄的,一个个饱满得像小灯笼似的枇杷,我们就垂涎欲滴。晚上,我分得五个枇杷,如获至宝。两个藏起来带到学校吃,两个给外婆尝尝(当时我跟外婆住),一个忍不住当场吃了。当弟弟建议可不可以自家种枇杷时,爸爸笑着说:“枇杷核一旦沾上唾液就发不了芽啦!”这下,我们急了,怎么能不沾唾液呢?我们恨不得把核都咬开来吃下去。爸爸看我们着急,就出了个主意,那干脆把囫囵一个枇杷种在泥里吧。我是老大,这个牺牲只能由我做出。我割肉般心疼地把最大的一颗埋在屋后阴湿的地里。以后每天一放学,就去看,一个礼拜过去了,毫无动静;两个礼拜过去了,依然如故。我真想挖开泥土看个究竟,又怕伤着了它而前功尽弃。我做梦都在盼望枇杷树发芽。在焦急的盼望中,我住院了,高烧不止。母亲无条件地买了各种水果,放在床头,可我一点食欲也没有。那天外婆来看我,带来了振奋的消息,我种的枇杷终于出土了,冒出的两片叶子嫩嫩的,绿绿的,“小家伙”一见到阳光就疯长,一天能长一指节高呢。果然,我出院时,它已差不多有我小腿高了。直到它结第一个果,我才知道这是外婆用十个鸡蛋跟人家换了树苗种下的。

我庆幸,长大后,老师给了我美丽的天堂。那是一堂语法课,老师问“汪洋大海”是什么结构,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偏正”,老师不置褒贬,见我作托腮沉思状,没有附和,便叫我回答,我怯怯地说:“是并列结构。”他拊掌称道:“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也许,那时老师就施了魔法,让我从此和语文结缘了。

老师的深情讲述,拨动着学生的心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有力地烘托了课文的主题——呵护童心,进行了读写的延伸。

请看于漪老师《最后一课》的教学片断:

让老师来谈一谈自己的经历。那是在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长驱直入,家乡危在旦夕,小学即将解散。一天下午,音乐老师教我们唱《苏武牧羊》,“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尽管曲调温柔敦厚,节拍缓慢,但老师教得那么激动,我们心中第一次闯进了“祖国”、“气节”、“亡国奴”这些大字眼,似乎一下子长大了许多。现在想来,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老师用“心”在歌唱,唤起了我们幼小心灵的觉醒。就像小弗朗士一样,这一课,我永远忘不了。

这一段穿插,着力于抒情、移情、激情,营造出一种特别的学习氛围。老师的深情讲述,将历史、现实与小说教学联系在一起,拨动着学生的心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有力地烘托了课文的主题,强化了教学效果。

构建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学,使用“穿插引人”法,一定以“讲学生自己学不会的”为宗旨。比如作品的背景资料,学生只需看课文的注解就一目了然,所以无须赘述。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决定有无必要在作者同期作品或专家学者的评论等方面进行“穿插引人”。这里的“穿插引人”有着明确的教学价值取向,而不是盲目追风,一味引人“光影声”(多媒体)或组织形式上的“小组讨论”、“角色表演”等。“穿插引人”体现的是教师解疑、多方解疑的策略。

5.“综合活动”法

所谓“综合活动”法,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恰切地设计与安排类似于“综合性活动”的“主题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比如,阅读《认识你,真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下列问题:

每人讲述一件自己的事,认识“谁”?“什么”?怎么“认识”的?“好”在哪里?看谁讲得最感人、最精彩。

阅读《孔乙己》,把“孔乙己挨打”改写成正面描写。

阅读《夏衍的魅力》,查找资料,为其写一份小传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组织一次辨论:逆境出人才,顺境也能出人才。

构建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学,使用“综合活动”法,常常表现为“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做做”的综合,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书中学”和“做中学”并存。

在一堂现代文阅读讲读课中,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做做”中,这五种方法不唯一,可以并存,也可有所侧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