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撬动语文教学:化文本价值为教学宝藏

撬动语文教学:化文本价值为教学宝藏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要依据文本特点和学情分析,将文本的“原生价值”转化为“教学价值”。而叶圣陶老先生的文字是以朴实自然、极少直抒情怀著称。《藕与莼菜》是一篇语言平实的文章,其描述物象、抒发情感(思乡情)显而易见,学生较易掌握,故无需赘言。教师对文本内涵的把握,可以自如地应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并恰到好处地把这意外的场景转化成难得的教学资源。确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还须研究学生。

撬动语文教学:化文本价值为教学宝藏

对于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要依据文本特点和学情分析,将文本的“原生价值”转化为“教学价值”。如叶圣陶的《藕与莼菜》:

1.关于文体。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将“散珠”般的内容串联起来的是作者流泻于文字间的情感,抒发情感的又是非直接抒情的文字。而叶圣陶老先生的文字是以朴实自然、极少直抒情怀著称。这让学生一时无从下手。

2.解决策略。面对一篇借物抒情的抒情散文,可从三个角度切人:(1)读物象,读出文章所写的是何事物或景象。(2)读特点,找出作者刻意描绘的物象的特点,这个描绘的视角正来源于作者表达的情感。(3)读情感,感受作者寄托于物象特征的特有情感。

《藕与莼菜》是一篇语言平实的文章,其描述物象(藕、莼菜)、抒发情感(思乡情)显而易见,学生较易掌握,故无需赘言。但,借助对比来展现物象特征的文章结构,平实朴素、几无渲染却深蕴情感的文字,是本文的特色,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故将教学目标确立为:(1)学习以对比来着力描绘物象特点,并由此抒发情感的方法。(2)品味平实朴素的语言。(3)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www.xing528.com)

确定三维目标要关注学情。于漪老师说:“要牢固树立目标中有学生的观点;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认识和研究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要审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保护和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理解他们,研究他们的发展变化,促使他们健康成长。”[6]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仔细分析学生的学习准备,了解他们在知识技能、学习动机等方面的一般情况和个别情况,以此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确定三维目标要读懂教材。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还要深人钻研文本的个性:知人论世,把握文本的感情色彩(爱憎褒贬、昂扬低沉、流畅含蓄等),抓住令人拍案叫绝的一笔,反复咀嚼,洞悉特色,突显个性。[7]曾有一名青年教师执教《卧冰求鱼》,学生认为这是个“假故事”,故事主人公王祥愚不可及。教师引导学生回溯文本:体会“久病不愈”、“继母”、“孩子”、“赤身”等词的含义,学生不难发现,“卧冰”是孩子一筹莫展时的壮举,“赤身”则更见其心切,而为继母(非亲生母亲,可能并不善待自己)卧冰求鱼,其孝心更难能可贵,足以感天动地(“冰裂鱼出”),这浪漫主义的一笔正是对那份孝心的褒奖。这也正是《愚公移山》等这类经典作品的光芒所在。教师对文本内涵的把握,可以自如地应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并恰到好处地把这意外的场景转化成难得的教学资源。确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还须研究学生。依据课程总目标、阶段目标及单元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处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