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语文教育微思考:主体性与主导性的和谐

实现语文教育微思考:主体性与主导性的和谐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承认学科的逻辑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不一定重合。教学的设计和出发点并不是单纯地依据文本,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出发点和目的。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学采用“学生先学”、“引导暴露”、“共同解疑”的结构,应用了“最近发展区”的教育理论,探索了学生学习的规律。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和谐统一。

实现语文教育微思考:主体性与主导性的和谐

叶圣陶先生说:让受教育者“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成为一个能‘自得’的人”。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这句话指出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

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学,从本质上看,不是教师的“讲堂”,而是学生的“学堂”。学生的初次“先学”、再次“先学”、多次“先学”,不管是独立学习还是合作学习,都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教师设计的问题、组织的学生活动等既体现了引导性,又融人了评价。

构建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承认学科的逻辑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不一定重合。教学的设计和出发点并不是单纯地依据文本,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出发点和目的。

以文言文教学为例,倘若一味从学科结构出发,语文教育常常呈现为或大谈写作技巧,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现代文教学;或大搞文学分析,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典文学教学;或大讲语法知识,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代汉语教学;或教学内容等同于考试内容,教学内容离不开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知识,从六年级到九年级,文本不同,教点(考点)重叠甚至雷同,“死于章句”,死扣字词,难以走进文本的洞天福地,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味索然,困而不学。(www.xing528.com)

然而,倘若片面地迎合学生,一味清议,课堂热闹非凡,但知识难以落到实处,华而不实。

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学采用“学生先学”、“引导暴露”、“共同解疑”的结构,应用了“最近发展区”的教育理论,探索了学生学习的规律。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做做”,既反映出教师对学科的理解,对学科结构的把握,又体现了从教师讲解学科、学科结构到教师帮助学生自己建构学科结构的课堂转型。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和谐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