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普遍能认识到: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注重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方式单一等现象而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大部分教师认为改变教学方式,注重熏陶濡染,主要作用在于“激发兴趣”,没有认识到其在“完善学生个性”、“优化情感品质”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这就导致在教学中引导自主探究学习、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积极性不高。[4]
(二)将改变教学方式的困难错误地归结为“考试压力”。殊不知,教学方式的改变,可以创造“轻负担,高质量”的传奇,也可改善以分数为考量标准、只见分不见人的畸形师生关系,促进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5]目前多有学生以“语文老师”、“数学老师”来称呼老师,实为只见学科不见人师。
(三)学生学习方式单一,教师常把自己的讲解作为学生习得的唯一途径。[6]有的老师会认为只有在某些篇目、某些课(公开课)上需要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需要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殊不知三维目标的落实和学习方式的完善适用于一切教学活动。(www.xing528.com)
(四)一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科的逻辑结构不一定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吻合,常常武断地以为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是“一无所知”的,一切从零开始,教学没有找到合适的起点,缺少了针对性。而且,一些老师可能固执地以为“我讲了都不知道,我不讲怎么可以懂”。教师总体讲得太多,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或大部分学生能学会的内容,教师还在讲;而学生搞不明白的内容,教师没讲,或者讲了,讲不透,甚至没时间讲透。
(五)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凸显。学生的“潜意识”暴露不够,特别是“相异构想”没有显现出来,更没有得到解决。[7]课堂教学追求学生回答的正确性。教师乐意重复,或是多次重复自己的思维和正确的结论。许多教师仅仅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没有关注学生在这些问题上是怎么想的。这是由于从本质上看,教师教学的设计、教学出发点并不是真正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而是从自己追求的所谓效果出发,从自己的需要出发,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一切以自己为教学的中心;学生成为老师要你说你就说、让你讨论你就讨论、叫你发散你就发散的教学道具,是配合教师表演的傀儡。
(六)教师主导性的缺失。有些教师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作出应有的反应,对学生的个性阅读,无法提出自己的评价,于是只能廉价歌颂,只能不着边际地说几句可有可无的话,只能顾左右而言他。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学生差异问题常常束手无策。这种学生差异不仅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差异包括学业成绩好与差的差异,还包括学业成绩好的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学业成绩差的学生之间的差异。似乎除了布置大量练习和补课之外没有其他办法,“题海战术”和“地毯式轰炸”耗去了学生和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许多教师不明白自己每一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究竟何在,常常会带有盲目性。为什么提问?为什么让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引人资料(图片、音乐、背景等)?为什么再读课文?面对这些问题,许多教师只是出于习惯,还有的只是为了应付公开课的需要,使“小组讨论”成为可有可无的过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