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撬动语文阅读教学:魂兮归来,勇于实践!

撬动语文阅读教学:魂兮归来,勇于实践!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让我们走近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从她对《秋天的怀念》一课开头九易其稿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发。窦桂梅在教学中多次尝试和作家史铁生对话,了解到很多有效信息,比如作家的母校、身世境遇等,并应用于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撬动语文阅读教学:魂兮归来,勇于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于漪老师常说,她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很多成功的教师都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因此,情感教育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实践过程,只有勇于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省,不断总结,才能领悟教育的真谛,臻于完美。

让我们走近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从她对《秋天的怀念》一课开头九易其稿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发。

《秋天的怀念》教学目的:体会主题——“好好儿活”。

第一稿:以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的一个片段导入。

反思:有先入为主之嫌。

第二稿:以引入一位叫游珍的儿童写的一首诗导入。

反思:有些生硬且不自然。

第三稿:以读题、解题导入。

反思:觉得突兀,没有感惰连接的台阶

第四稿:以介绍作者并读第一稿《我与地坛》中的一段话导入。

反思:感觉啰嗦。

第五稿:以介绍校友作家导入。

反思:还嫌啰嗦。

第六稿:以简介史铁生导入。

反思:太简单,有蜻蜒点水之感。

第七稿:以简介史铁生并读其《合欢树》中的一段话导入。

反思:比较满意。

第八稿:以第七稿为基础加以修改完善导入。

反思:得到同伴的高度评价。

第九稿:以《合欢树》中的一句话“母亲活得太苦了”导入。

反思:在师生互动的教学实践中获得了导入的灵感。(www.xing528.com)

窦桂梅为了追求一次成功的课堂导人,九易其稿,带给我们语文教师诸多启迪。

一要善于和文本对话。

文本是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和终点。教师要领会文本的精髓和作家的写作意图并引导学生领会,就要首先和文本对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即使再难懂的文章亦如此。窦桂梅教学之前,反复研读课文,并找来作家的有关文章来对照阅读,读出了自己的独特感悟,使得课堂教学驾轻就熟。她的九次导人,次次都是建立在反复和文本对话的基础之上。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真正的语文教学。

二要善于和作者对话。

在和文本对话的同时,还要善于和作者对话。作家的作品是特定情境下的产物,离开了特定的情境,也就不会有“这一个”作品的诞生。特定的情境包括写作的时代背景、生平阅历和思想性格等,特别是作家写作的心境对于解读作品至关重要。窦桂梅在教学中多次尝试和作家史铁生对话,了解到很多有效信息,比如作家的母校、身世境遇等,并应用于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要善于和学生对话。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个目中有人的教师。他会关注并读懂学生的需求,主动和学生对话,接住来自学生的一切有效信息并及时反馈,正所谓教学相长。窦桂梅导人第九稿的精彩设计就来自于和学生一起读课文时读出的灵感,一个“苦”字境界全出,作为暗线贯穿课堂,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谓抓住了牛鼻子。

四要善于和自己对话。

于漪老师常说:“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于漪的遗憾来自她不断地和自己对话。正是这种“永不满足”的精神,促使她不断地攀登新的高峰,实现着自身的超越,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自己。窦桂梅也是这么做的。她的导人九易其稿,每一次都和自己对话,找出差距,及时弥补,终于成就了精彩的课堂,也成就了学生,成就了自己。在和自己不断对话的过程中,一步步实现飞跃。

【注释】

[1][苏]M·H·斯卡特金:《现代教学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6页。

[2]全国中语会青年教师研究中心编:《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页。

[3][美]B·S·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卢家楣:《教学心理学情感维度上的一种教材处理策略——心理匹配》,《心理科学》1998年第3期。

[5]霍佩贞:《<背影>教学设计与情感教育目标》,《内蒙古教育》1996年第12期。

[6]卢家楣:《教学心理学情感维度上的一种教材处理策略——超出预期》,《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第3期。

[7]参考徐金海、金正扬:《中学语文教学探索》,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90页。

[8][美]B·S·布鲁姆:《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78页。

[9]沈长春、徐克年、王玉保、章潼生:《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语文学习》1990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