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具有“唯理智教育”倾向的教育过程而言,情感教育的特征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趣味性
情感教育的趣味性特征是指情感教育总是能够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品质,如从低级的兴趣到高级的兴趣,从不稳定的兴趣到稳定的兴趣,从短暂的兴趣到长久的兴趣等。
语文学科教育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极大的魅力,由隽秀的文字、优美的词句、不朽的篇章构成的语文学科体系,就像一座瑰丽高雅的艺术殿堂。语文情感教育能引导学生步人这座殿堂并获得其中瑰宝的兴趣,会激起学生不知疲倦地努力,变厌学为乐学,把课堂变成精神上的家园。
2.情知对称性
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且统一在教学过程中,称为“情知对称”。情知对称是一种高情感与高智慧的融合对称,它是学生学习生活深人、持久地进行并获得显著效果的基础条件,是维系学生内在心理平衡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以情促知,以知升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并存,同时发挥作用,实现情知对称。布鲁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有个生动的比喻:教学中,学生要交替地攀登两个梯子,“一个梯子代表认知行为和认知目标,另一个梯子代表情感行为和情感目标。这两个梯子的构造,使一个梯子的每一级正好在另一个梯子每一级的中间。通过交替地攀登这两个梯子——从这个梯子上的一级踏到另一个梯子够得上的一级——就有可能达到某些复杂的目的”。[3]情感教育能够合理地解决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使学生在教学中同时攀登认知行为、认知目标和情感行为、情感目标这两个梯子,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诗言志”,“歌缘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者文之经”等,这些无不说明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文章是一个承载多种情感信息的载体。由各类文章构成的语文教材是一个储满情感的仓库。语文课运用情感教学,能展现多层次、多形态的情感。以“文章情”为基调,以“教师情”来诱发、激励、唤起“学生情”,或以读带情,或移情体验,或触发共鸣,或连类而及,来一个“一枝一叶总关情”。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这“三情”合一,在情感教学的“黄金三角洲”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情知互促,携手并进,弹奏优美的教学乐章。(www.xing528.com)
3.审美性
审美性是情感教育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和加强,并在若干方面不断地得到具有积极心理意义的成功体验,那么无论是从学生角度,还是从教师角度而言,这个过程都已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递和获得过程,而成为一种具有审美性的教育活动。这也就是说,过程本身不再是教授、记忆、提醒、分析、检查、练习、反馈等各个环节机械的拼凑,而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主动投人又被深深吸引的联合活动,并且活动本身成为双方心灵共同创造的作品,是双方本质力量的外化和现实化。就像一位画家,他不是仅仅用笔、用色彩作画,而是用心灵在创造一件供个人欣赏的艺术品。这样的教育过程充满了美感。这种美感不同于自然之美,它主要是一种社会性情感,既是理智之美,又是德性之美。这是一种丰富的、综合的美感,会让人回味无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双方都沉醉于自己所创造的教学美中而忘记时间,就像艺术家沉醉于自己作品中忘记了时间一样。
4.创造性
情感教育的创造性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情感教育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程式可以遵循,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及每一堂课的实际情况,在情感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指情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创造性素质。由于受“唯理智教育”思想的影响,传统教学往往遵循“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及“学生围绕教师转”的僵化、枯燥的模式,缺乏创造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关键在于创造。只有教师创造性地教,才能换得学生创造性地学。尽管从表面上看,创造力是个理智的问题,但从过程看,创造力却是情感与理智共同作用的结果。情感的贫乏与创造力的萎缩是有内在联系的。因此,情感教育的实施会克服这种“千课一面”的弊端,探索出丰富多彩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会在根本上为学生创造性素质的提高及创造能力的形成打下深厚而坚实的基础。
当前,国内外对情感教育的研究已成热点,新的成果不断出现。只要广大语文教师能自觉学习这些先进的理论,并用于指导自己的情感教育实践,我想,我们一定会把情感教育推向深人,也一定会揭开情感教育领域的许多斯芬克斯之谜,丰富情感教育理论的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