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组织是教师理答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教师在理答的最后阶段,对学生的回答重新组织或概括,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更加准确、清晰、完整的答案。教师“再组织”理答过程,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认识的明晰与深化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一个更清晰、更明确、更完整的认识。如:
师:同学们,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其他逃难者出于求生的本能,接受别人施舍的食物,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我们可以理解这种行为。而哈默却坚持自己的原则——(指板书)
生齐:用劳动换取报酬,先干活再吃食物。
师:他的举动是与众不同的,超出常人的,用文中的词来说就是——
生:例外。
师:把这个词语圈出来。他这个例外的表现是值得我们——(指尊严的含义)
生:尊敬。
师:哈默例外的表现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的。课文对哈默的这三处描写中,虽然没有出现“尊严”二字,但是字里行间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尊严的形象,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诠释了尊严的含义。让我们一起合作来读读。(www.xing528.com)
又如在教学结束的时候,教师这样归纳:
师:哈默在困境中坚持用劳动来换取食物,这就是一种尊严;而善良的杰克逊大叔,尊重别人,懂得维护别人的尊严,是一个真正懂得什么是尊严的人。尊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面子,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尊心、一种价值观、一种责任感,它是人生至高无上的精神瑰宝,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课题。
在这两个教学片断中,教师或者通过板书,引导学生总结尊严的内涵,对文章的写作特点进行总结归纳;或者组织语言,从杰克逊大叔和哈默两个人的身上来看尊严,进一步整合学生的观点。“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在教学的某一环节或整个教学结束时,教师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梳理、归纳,使学生的认知进一步明晰,使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得到升华。
【注释】
[1]余文森、黄国才、陈敬文等:《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43页。
[2]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