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撬动语文教学:创造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

撬动语文教学:创造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不能离开文本来开展教学,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文本的个性。关于文本的特性,早有学者关注。教师应当抓住这一文本特性,千方百计地创造学生和文本对话的机会,让文本拥有新的“生命”。我们要充分研究文本的个性特点,根据文本的特点来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师生的课堂对话都是围绕文本进行的,文本的特性自然影响着教师的课堂理答行为。

撬动语文教学:创造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

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围绕文本展开的。我们不能离开文本来开展教学,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文本的个性。

关于文本的特性,早有学者关注。波兰的现象美学家茵格尔登认为:艺术作品是一个纯意向性的客体,这类客体的特性必须依赖观赏者的想象力去加以填充。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正是继承了这一点,使我们对文本(课文)有了新的认识。

他们认为文本只是“潜在的存在”或“可能的存在”,读者的阅读才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作品的意义由此而生。教师应当抓住这一文本特性,千方百计地创造学生和文本对话的机会,让文本拥有新的“生命”。作品中包含着许多“未定点”和“空白”,有待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予以填充和“具体化”。“具体化”是“作品被理解的具体形式”,是阅读中构成的直接关联物,构成作品的显现形式。由于时代的不同,每个读者总是从自己的审美经验出发,按自己的知觉方式和审美情趣进行阅读。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差异,甚至同一个读者每次阅读同一部作品所完成的具体化也不会完全相同。在阅读中,没有一个读者能在一次阅读中将一部作品的全部质量发掘出来。作品本身包含的丰富潜能,只有通过所有读者的共创“具体化”活动,才能充分得以实现。

我们应当看到选人教材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其深邃的意蕴常使文章言已尽而意无穷。教师若能引导学生积极地与文本对话,挖掘文本的“未定点”和“空白”,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允许学生富有个人情感地表达阅读结果,就可能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效果,就可能超越文本,产生新的阅读创意。这种发展性的阅读不仅关注课文提出了什么,是怎样提出的,更考虑到如何在加人读者自身的思想感情后去发展故事,超越文本,产生新的意义。这一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精辟的论述:“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当然用什么样的文本来教什么样的语文知识,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文本、来传递语文知识,值得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去研究。叶圣陶说过:“课文只不过是一个例子!”我们要充分研究文本的个性特点,根据文本的特点来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面对文本,我们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依据文本来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文本资源。

首先,我们要了解文法。我们要确定文本是哪一种文体,不同的文体表达方式是不同的,常用的表现方法也是不同的。同一主题的文章表现方式可能也有不同,同一类文章在不同年级的教学侧重点也不相同。我们需要了解文本的章法结构:一篇文章从开头到结尾有什么脉络可寻;文章哪部分是主干,哪部分是旁支,能否准确地提炼;哪些内容是前后关联的……这些都是牵涉到文章布局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准确地辨别,那学生在自己写文章的时候对于“写什么,怎么写”就会有自己的考虑。[22]

其次,我们要注重语言表达。对文章中用到的词,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哪些是自己所未见过的,这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词与词、词和句的结合方式,对其中的特别之处要有敏锐的感知力,且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如在解读《白雨衣》的文本时,有老师就关注到了文中的感叹号,每个感叹号都透着作者的无奈。《扬州茶馆》开篇就是“在扬州,最有名的是茶馆”。“扬州”是提前的,强调的是说扬州,是借茶馆来说扬州,是讲扬州的风土人情,而不是状物,专写茶馆的特色。词语和句子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组合,一定和它表达的意思是相关的。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引导学生比较这样写和那样写的差异在哪里,引导学生联系内容,在比较中,逐步明白形式和内容是如何统一的。我们还需要关注文章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这个意思,每种表现手法有怎样的效果,与别的说法有什么不同等。如文中用了比喻,那就要明白用什么来比喻,为什么要用比喻。对于小学生,在课堂理答中,我们需要经常用到这样的追问,他们就会逐渐明白不是用了比喻就是好的,比喻要用得贴切、恰当才是好的,引导学生体会语言运用的精当。

最后,我们要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随着阅读的文章越来越多,我们要逐渐引导学生不断去总结和发现,对于同类的文章、同一作者的文章,在一类文章的比较中使学生了解文本的风格。如老舍的文章,在学习了几篇之后,我们可以将学过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引导学生去发现老舍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从而更好地感受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感受作者的情怀。

总而言之,文本是我们教学的载体,用吴中豪教授的话来说,就是“用课文来教语文”。师生的课堂对话都是围绕文本进行的,文本的特性自然影响着教师的课堂理答行为。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可以从以上几个维度考虑文章的解读,当你从这几个角度对文本有了认识之后,再从这几个方面去进行整合,开展教学。

【注释】

[1][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2]崔允潮:“课堂理答ABC”,《小学语文教师》2008年第4期。

[3]项阳:“小学语文教师理答行为研究——以五位特级教师课堂教学为例”,《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第23—27页。

[4][瑞典]T·胡森、[德]T·N·波斯尔斯韦特主编:《教育大百科全书》(8),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

[5]同上。

[6]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研究室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49—250页。

[7]张玉成:《教师发问技巧》,(台北)心理出版社1984年版,第9页。(www.xing528.com)

[8]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研究室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1页。

[9]张俊绅:“国民小学数学科专家及新手教师教学行为分析研究”,《台东师院学报》,2000年第11期。

[10]佘晓清:“中学科学教室环境师生互动量表的发展与研究”,《科学教育学刊》1999年第6期。

[11]静安区教育学院教研室:“中小学课堂提问调查报告”,《静安教育》2000年第3期。

[12]卢家楣:《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67页。

[13]同上。

[14]程广文:《数学课程提问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

[15]卢家楣:《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第369页。

[16]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67页。

[17]周一贯:《语文教学优课论》,宁波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18]张彬福、赵方红、孔凡艳:《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与课堂教学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9页。

[19]王君:“班级的类型及管理”,《山西教育》2007年第10期。

[20]张彬福、赵方红、孔凡艳:《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与课堂教学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9页。

[21]余文森、黄国才、陈敬文等:《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3页。

[22]叶绍钧、夏丏尊:《国文百八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