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惠民:南方谈话与科学发展观

文化惠民:南方谈话与科学发展观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文化惠民工程”,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一项惠及城乡百姓、普及大众文化的工程。随着广东公共文化设施日益完善,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基本形成省、市、县、镇、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广东以旨在提升全民文化素质为导向,在全省各地广泛开展普惠型群众文化活动。每年一届的“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已经成为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品牌。粤产电视剧出现了新的生产高峰。

文化惠民:南方谈话与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文化惠民工程”,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一项惠及城乡百姓、普及大众文化的工程。这项工程包括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和电视进万家工程等重点项目。广东省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为目标,采取最基本、最经常、最广泛、最有效的实施途径,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灵活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一是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健全。随着广东公共文化设施日益完善,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基本形成省、市、县、镇、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尤其是省博物馆新馆、省立中山图书馆改扩建工程、友谊剧院改造、广州交响乐团排练楼等一批具有文化地标意义的大型公共文化场馆相继竣工启用,全省公共文化设施在总量、单位平均面积、省市县镇村五级的覆盖率均处于全国前列水平。截至2011年底,全省已建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33个、文化馆(群艺馆)144个、国有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161个、乡镇和街道综合文化站1594个、城乡社区文化活动室16139个;全省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800多平方米;建成流动图书馆分馆67个,流动博物馆成员单位57个;建设农家书屋12291家,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建设任务;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广场5000多个,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全省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成省级分中心1个、市级支中心21个、县级支中心87个;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已达到98%,基本解决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农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

二是普惠型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广东以旨在提升全民文化素质为导向,在全省各地广泛开展普惠型群众文化活动。到2011年,全省已经形成了一系列高质量、有影响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如南国书香节、粤港澳青年电影盛典、广东省群众戏剧曲艺花会、小学生诗歌节等已经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在全国甚至海外都形成了很大的影响。还有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梅州国际客家山歌节、汕头潮剧节、阳江国际风筝节肇庆端砚文化节、揭阳国际玉文化节、云浮南江文化节、清远英石文化节等一批地方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以及县级特色文化节品牌,通过更加贴近群众的方式形成有地方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切实有效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每年一届的“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已经成为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品牌。2011年3月,广东省文化志愿者总队在全国率先成立并进行文化志愿者百场义演巡回演出,举办了包括“好歌献给党——广东省第十届‘百歌颂中华’群众歌咏活动”、首届广东社区文化节等15项“幸福广东”文化惠民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免费、便捷地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同时,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活动的组织中,使更多的群众既是活动的享受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其中,在“百歌颂中华”活动中,全省就有2000余支合唱队近20万人参赛,受惠观众达110余万人次。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年底全省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将实现全面免费开放,这在全国处于前列。

三是文艺作品创作生产成绩斐然。近年来,广东省文艺作品创作生产取得丰硕成果,文学创作、影视生产、歌曲等文艺门类取得重大突破并重新崛起,创作生产了一批纪念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文艺作品。

影视创作生产亮点纷呈。《走路上学》、《秋喜》、《所有梦想都开花》等电影喜获华表奖、金鹰奖、金天使奖等大奖,《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的上映开创了国产动画电影“十日破亿”的新纪录。

电视剧创作生产重新崛起。以《潜伏》、《和空姐一起的日子》、《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说好不分手》、《下南洋》、《桥隆飚》、《娘》、《画皮》为代表的一批粤产电视剧在中央和各省卫星频道播出,形成了“屏幕热播,专家热评,群众热议,市场热卖”的态势。反映“两弹一星”研制过程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荣获中国电视剧第28届“飞天奖”一等奖。粤产电视剧出现了新的生产高峰。(www.xing528.com)

舞台艺术作品好戏连台。杂技剧《西游记》荣膺2007—200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二期)重点资助剧目,实现了广东在国家级精品剧目评选中零的突破。芭蕾舞剧《风雪夜归人》、音乐剧《蝶》、粤剧《刑场上的婚礼》、山歌剧桃花雨》等八部作品荣获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各类大奖。

文学粤军正在形成。2010年,《国家订单》、《老弟的盛宴》、《路上的祖先》等3篇作品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公元前的桃花》获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是广东省同一年度获国家级文学奖项最多的一次,获奖总数居全国第一,获奖作者均是我省近几年培养的中青年作家

音乐创作再创辉煌。《一万个理由》、《月亮之上》、《自由飞翔》等广东原创歌曲唱响大江南北。《走向复兴》、《迎风飘扬的旗》、《圆圆的思念》、《中国,我为你歌唱》等4首主旋律歌曲入选今年全国“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36首新创作歌曲,重振了广东音乐品牌。

美术摄影创作持续繁荣。在全国重要美术评展和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我省画家屡获佳绩,《小夫妻》的作者李节平为广东首次夺得全国美展油画类金奖。在全国各大影展赛事评选中,摄影获奖总数位列榜首。

四是公共文化服务和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保障机制日益完善。近年来全省各级财政投入力度明显加大,有力地推动了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和文艺作品创作生产。2009年省财政投入4.25亿元,扶持粤东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建成1295个各类文化场馆。2010年,省财政一次性划拨农家书屋建设专项资金7732万元,建成书屋7732家。从2011年开始,省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未达标的县、镇、村三级文化馆进行扶持。与此同时,省财政每年还安排50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文化发展政策不断完善,组织编制了《广东省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20)》。2012年1月1日,《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成为全国第一部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综合性地方法规,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政策保障。同时,制定了《广东省文艺精品创作专项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从政策上改善和加强文艺作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制定了《广东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十百千工程”优秀人才培养意见》,加强文化人才的培养。在创新文艺体制机制方面,先后启动了“广东流动图书馆”、“广东流动博物馆”和“广东流动演出服务网”三大流动服务网络。截止2010年底,流动图书馆总进馆人数2160万人次,流动博物馆参观人数达250多万人次,流动演出服务网每年为基层群众送戏2万场,受益观众4000万人次。2008年在深圳东莞首创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大大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手段。同时,推动文艺院团和国有文化单位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文艺作品创作生产规划指导,建立完善粤港澳文化合作机制,进一步激发文艺作品创作生产活力,有力地促进我省文艺作品创作生产的繁荣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