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广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先行先试,开拓进取,扎实履行排头兵使命的五年。这五年,广东坚定不移地秉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科学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贯彻“四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遵循“以人为本,普惠民生”的核心要求。一条以经济结构调整为核心和基础,以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载体,以文化强省建设为支撑,以惠民社会和尊严社会建设为重要着力点,以先行先试的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推动“褐色广东”向“绿色广东”、“多彩广东”转变,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相宜”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富有广东特色的“转变”之路初步显现。
1.积极实施扩大内需和经济国际化战略,推动经济发展由被动的外向带动模式向“内外兼修”主动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模式转变。
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外部需求结构的均衡性对该国(地区)的经济结构会产生重大影响。国际经验表明,后发工业化国家在借助国际产业转移拉动工业化起飞后,应适时做好两件事:一是因应世界经济的变动,实施自主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经济国际化战略,更为主动地融入国际供给—需求的外循环体系中;二是在参与国际产业大循环中,要高度重视外转内、外促内,构建强固的宏观经济供给—需求的内循环体系,促进宏观经济运行外循环与内循环的互动融合。否则,将无法解决经济发展的依附性和可持续性问题。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经济发展造成的巨大冲击,加快暴露了广东经济内循环不足不强、过于依赖外循环这种发展模式与经济成长新阶段不相适应的矛盾。作为全国开放度最高的省份,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所引致的外需趋紧的严峻形势,广东及时把握后危机世界经济变动新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坚持内外需并举,一方面把扩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举措,迅速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16项政策措施,出台关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决定等文件;另一方面则大力推动经济国际化战略升级,出台《关于加快外经贸战略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形成“内外兼修”主动参与国内外资源配置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扩内需和稳外需两个层面都取得较大成效,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外部需求、出口拉动转向内外需并举、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在全国起到了引领作用。
积极扩大内销市场,推进“广货全国行”。通过产品促销、经贸洽谈、产业转移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大国内市场开拓力度。组建“广东商贸城”、“广东商品直销中心”和“广货批发街”等广货销售基地,大力推动部分外销企业产品转内销。2009年举办了130多场促销活动,成交额达5800多亿元;2010年上半年,共举办81场内销活动,交易额近3000亿元;2009年外商投资、加工贸易企业内销额超过8000亿元,增值税纳税额达227.8亿元;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总金额957.9亿美元,带动国内配套产业产值超5000亿元。今年上半年加工贸易内销额达5086.8亿元,增长36%,实现了外需不足内需补。
有效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将扩大投资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及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省重点项目建设试行办法》、《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意见》等政策措施,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2009年省重点项完成投资3310亿元,总量比2008年翻了一番。2010年上半年,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76亿元,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49亿元,同比增长22.8%,与全国的投资增速差距缩小到2.2个百分点,扭转了投资增速持续低迷的局面。同时,努力扩大消费需求,通过制定实施扩内需促消费工作行动计划,出台《广东国民文化旅游休闲实施方案》,推进“千街万巷”、“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组织家电、汽车、农机下乡,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和2010年上半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4891.76亿元和8232.07亿元,同比增长16.3%和17.1%。
深化经济国际化战略,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广东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压力,在扩大内需的同时,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核心,推动经济国际化实现全面战略转型,加快由被动接受国际产业分工向自主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转变,由引进内聚的单向模式向“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双向开放模式转变,主动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出台实施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外经贸战略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决定等,并安排29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稳定外贸出口和支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积极开拓东盟、南美、俄罗斯等新兴国际市场。通过一系列的决策部署,广东外经贸发展呈现结构优化、转型加快的良好局面。2009年广东外贸出口下降11.5%,降幅比全国少4.5个百分点;2010年上半年,外贸出口同比增长27.5%,比2008年上半年增长3.8%,已经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前的水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比重由2008年1—6月的37.0%提高到2010年同期的38.0%。新设境外企业大项目显著增多,2010年1—6月,新设境外企业240家,协议投资额8.03亿美元,其中超千万美元的项目10个,500万—1000万美元的项目50个。
2.以优化增量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转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2月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讲话中强调,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可以说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国际产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我省抢占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制高点的战略抉择,是实现“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广东服务”转型的重要路径。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广东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但总体上与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仍存在相当差距。广东传统的产业发展路径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和比较优势进行产业扩张、参与国际低端竞争的粗放产业发展方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是两大“短板”。为破解广东发展难题,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我省打破产业发展的传统路径依赖,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确定了“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定位,把它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加快发展,制定实施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及总体规划,制定现代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启动实施现代产业500强项目,以增量稀释存量,引领和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2009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9.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4.3%,比2008年提高1个百分点,“双轮驱动”初见成效,经济发展方式逐步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广东省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方面,重点抓了以下工作:一是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工作意见等文件,研究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推进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有力促进了现代服务业发展。2009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57.2%,比2008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2010年上半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软件业务收入,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2.6%、24%和17.3%。二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编制实施了装备、汽车、钢铁、石化、船舶等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着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一批先进制造业骨干央企在我省投资布局。目前,铁路和谐型大功率机车修造基地、广州南沙重型机械、中海油(珠海)深水海洋工程等建设顺利推进,中海油(惠州)1200万吨炼油项目已投产。2009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达5314.68亿元,继续高居全国第一,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2.9%,比2008年提高1.4个百分点;2010年上半年,全省先进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138.5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7.3%,增长19.9%。三是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与各产业专项规划,重点推进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前,全球四大平板显示企业中我省已引进3家的液晶电视模块项目,设计产能超过5000万片,占全球1/4,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2009年,我省LED照明产业实现产值390亿元,同比增长30%,封装产量约占全国的70%、全世界的50%。四是继续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编制实施纺织、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促进传统产业集聚发展。2009年全省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长9.2%,增速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0.3个百分点。2010年上半年,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增加值分别增长18.9%、13.8%和18.9%。
3.以“双提升”为重点,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一切发展都源于创新,自主创新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推动力。在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知识化、产业链细分化、产业组织扁平化的新趋势中,自主创新是当中的内在核心变量,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看到,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走势和广东区域战略地位相比较,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明显滞后于发展要求。自主创新成为广东现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的“木桶短边”。目前,广东只有产业规模上的相对优势,没有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价值链、产业链的中低端,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大多依赖进口或被外方所控制。这一现象的背后,正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为破解广东核心技术的自给能力及创新投入偏低的软肋,广东省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全省发展的主战略,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全面加强科技和自主创新工作,大力建设“创新型广东”。广东省委十届五次全会提出了“双提升”战略,其核心内容是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的是着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完善创新创业环境,集聚创新要素,推进核心技术的创新与转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双提升”战略指引下,广东通过构建政府、企业、政策环境的三层支撑体系,锐意改革创新科技体制和机制,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推动产业创新与文化的融合,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使全省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2009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跃居全国第二,其中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经济绩效等指标位居全国第一;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14.8%和49.3%,排名均居全国第一。全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8年的51%上升到2009年的53%;技术自给率从2008年的58.4%上升到2009年的约62%。对外技术依存度逐年下降。
完善和落实自主创新政策,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在政策制定和落实中,建立全国第一个省政府落实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政策联席会议制度,率先突破了企业研发经费税前抵扣的配套政策细则和操作实务的难点,率先系统制定落实自主创新产品和政府采购政策及细则,率先实施产业技术路线图计划。制定实施了《广东自主创新规划》、《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全面落实促进自主创新政策,取得显著效果。其中,落实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政策走在全国前列,到2010年6月已有404项产品入选《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全省已有1000余家企业享受到了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已落实的企业研发费抵扣额由2008年的15亿元提升到2009年的50亿元,抵扣力度居全国第二。
树立“大科技大开放”的理念,广泛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深化省部和省院产学研合作。2010年7月,工业与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共同参与推动省部(院)合作,形成了“三部两院一省”联合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新局面;两年来通过产学研合作,广东相关企业新增产值5029亿元,新增利税861亿元,新增专利数超过1.5万件,引进和培养技术、管理人才达4.5万人。招才引智取得突破。2009年增选“两院”院士5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1名、博士后流动站23个。2010年上半年,成功引进12个国际一流的创新科研团队和15名顶级科技领军人才。开展粤港澳和国际科技合作,建立开放型产业创新体系。截止到2009年,已累计建设11个国家级和24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推动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自2008年启动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以来,累计投入省财政专项资金9亿元,带动地方和承担单位投入105.6亿元,实现产值达700亿元以上。支柱产业共性技术实现高端突破,先后取得23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共性技术,直接经济效益达300亿元,带动电子信息、轻工装备、家电等支柱产业实现产值达2000亿以上。例如自主研发出国内首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2/GPS双模卫星导航基带芯片,3年内可带动卫星导航产业链新增产值14亿元。
4.以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为重点,加快东西北地区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由单极拉动向区域协调拉动转变。
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准确把握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时主动推进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客观规律。过去30年,广东经济总量增长主要有赖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然而随着要素成本提高和环境资源约束趋紧,珠三角企业向低要素成本地区转移的趋势显现。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珠三角传统的外向型发展模式遭遇严峻挑战,大量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产业面临加快转移和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广东提出并实施了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旨在推动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集聚发展,在粤东西北地区打造新的增长极,促进劳动力素质提高,形成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总体上看,“双转移”战略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基于对市场经济规律的理性把握,以科学发展的新视角谋划广东未来发展而做出的长期战略决策;也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积极应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而做出的重大抉择。“双转移”战略实施两年多来,取得明显成效,成为广东抵御金融风暴、刺激经济增长的加速器,以及提升珠三角、带动粤东西北地区的“主抓手”。2008年至2010年上半年,广东已认定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34个,入园项目2200个,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约1923亿元,创利税超过100亿元,同时全省累计新增转移就业人员约315万,“双转移”战略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www.xing528.com)
在推进“双转移”过程中,广东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
一是政府引导与遵循市场规律相结合。“双转移”战略的基本立足点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资金、劳动力等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政府顺势而为,着力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在宏观上指导和推动工作的开展,营造有利于“双转移”的环境,用“看得见的手”帮助企业打破价值链低端锁定。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包括产业转移区域布局规划、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合作共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以及土地、电力供给等优惠政策等;同时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如2008—2009年,安排省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75亿元,扶持欠发达地区建设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园。通过制定有关优惠政策,在产业转移园区形成成本洼地,运用市场机制推动企业向东西北地区迁移,引导资金和各项生产要素向产业转移承接地集聚。
二是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珠三角地区通过“腾笼换鸟”,提升了产业层次。珠三角各市在实践中坚持以产业转入促进转出,以增量引入带动存量调整。一方面积极转移部分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双转移”战略实施以来,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值比重逐年下降,工业重化趋势明显,重工业工业增加值占比从2007年的58.4%上升到2009年的59.2%;经济发展质量明显好转,2009年珠三角地区人均GDP增长率仅比GDP增长率低0.4个百分点,创近年来最好局面,其中东莞市更是实现了人均GDP增速高于GDP增速4.7个百分点的大逆转。粤东西北地区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明显。东西北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不仅积极引入珠三角的项目和资金,更注重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以及产业在转移过程中的配套发展和升级优化。实施“双转移”战略后,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显著。2009年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工业增加值290亿元,占粤东西北地区当年工业增加值的9.4%,比2007年提高8个百分点;截至今年6月底,34个省产业转移园已签订正式协议项目1850个,协议总投资达到3700亿元,是2008年同期的11.53倍。粤东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二、三产比重逐年上升,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全省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正在得到遏制。2009年,粤东、粤西和山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2.1%、10.4%和11%,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6、0.9和1.5个百分点;2010年上半年,粤东、粤西投资分别增长23.5%和28.8%,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环境保护相结合。为了重点发展特色经济、专业经济和配套经济,促使产业转入地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广东在对产业转移的目标责任考核中,把主导产业集聚水平作为重要指标。各园区集聚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注重大项目带动,仅2009年省产业转移工业园投资额超过10亿元的大型项目和项目组团就达35个,依托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已经形成9个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同时,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充分借鉴珠三角地区科学发展的先进经验,坚决避免走粗放式发展的老路,注重集约发展。园区2009年新增单位GDP消耗建设用地均明显低于所在地级市平均水平,单位GDP能耗也远低于所在地级市平均水平。生态发展的意识贯彻到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如河源市目前已设立的4个省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集中处理率全部达到100%,充分贯彻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
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转移同步推进。“双转移”的实质就是人力资源和产业资源在空间布局上的优化配置。广东注重通过产业转移带动劳动力培训和转移,促使欠发达地区人口总量和结构改善。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在全国出台首个加强劳动力资源培训和配置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起“普惠性”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政策体系。“双转移”战略实施以来至2009年底,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40.9万人,农村劳动力素质得到显著提升。2009年全年广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128.5万人,同比增长20.8%;2010年上半年,全省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全省共培训农村劳动力37.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0万人,分别同比增长13.8%和15.2%,劳动力区域就业结构明显优化。
5.以“总部经济”为突破口变革企业组织形态,提升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塑造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微观载体。
经济的本质是资源配置,经济发展的微观载体是企业成长。长期以来,广东走的是一条依赖中小企业加工贸易和低成本资源要素外延开发相结合的路子,以中小企业为依托的组织形态构成了产业发展的主体,但长期被挤压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弱,陷入难以发展壮大的困境。广东在30年的追赶发展之后,如何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并构筑现代产业组织网络,如何突破加工基地的低端循环锁定,如何提升在全球的经济地位,成为变革期广东发展的重要使命,也是决定广东能否继续引领中国经济、实现完美转型的关键环节。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了国际经济传统秩序和全球要素资源配置的固有形态,给广东乃至全国在全球经济重构中突破西方“经济岛链”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在后危机时代,广东把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作为率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把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突破旧有的产业组织形态,以总部经济方式推进企业组织模块化,实现发展模式由依靠中小企业低端聚集向依靠总部经济高端带动转变,配合“双转移”构建“总部—制造基地”的功能链条网络体系,同步提升总部企业和中小企业竞争力,以此塑造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微观载体。
为积极培育总部经济,推动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广东省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采取“主动培育、内外并重”模式,积极发展总部企业。广东通过打造现代产业500强,引导一批符合现代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品牌和规模优势的本土企业做大做强,逐步形成华为、格力、比亚迪、海王等一批本土优势产业总部企业。加快培育本土跨国公司,鼓励有条件有优势的总部企业加快推进海外布局,开展跨国并购、跨国生产经营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吸引中央企业、民营骨干企业以及上市公司总部和地区总部落户我省。同时出台了《广东省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办法》,抓住世界总部经济快速发展及向我省特别是珠三角转移加快等机遇,结合我省制造业、物流等相对发达的优势,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至2008年底,世界500强企业已有208家在广东设立729家企业,广州、深圳总部经济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佛山打造“陶瓷总部经济”成效显著。二是召开全省中小企业工作会议,出台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2009年,全省新增民营经济单位数32.98万家,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6707.89亿元,同比增长12.3%,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4.9%;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42.8%,比2008年提高0.8个百分点。2010年上半年,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21.8%,民间投资增长27.1%,私营企业进出口增长53.1%,民营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三是组织研究促进民间资本投资等政策,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从2008年起3年内每年投入1.8亿元作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引导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2009年省财政安排22亿元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并在全省择优挑选1000家高增长、有自主品牌、竞争力强、创新能力高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同时加快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广开融资渠道,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四是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培育科技型、创新型企业,高标准建设企业创新平台,全省企业共建省级工程中心396家,与国内外300多个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落实自主创新激励政策,2008—2009年共为1000余家企业落实研发费抵扣额65亿元。截至2009年底,经各级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超过600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达5619亿元。
6.以围绕“绿色广东”为突破口构建“三生相宜”新形态,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环境和空间载体。
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囿于传统发展模式,资源环境、生态土地等方面透支压力比较大的广东无法回避的必然选择。同时,广东的区域经济差异指数在全国是最高的,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差距大等问题在广东尤其突出,区域发展失衡已成为制约广东新一轮发展的瓶颈。只有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宜居城乡建设结合起来,把城市转型与功能再造、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把提升珠三角与带动粤东西北结合起来,才能破解人与自然、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破解区域发展失衡、城乡二元分割难题,才能推动整个广东走上生态良好、共同富裕的科学发展道路。
(1)率先提出“绿色转变”思路,基本形成由褐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的模式,推进产业与环境和谐发展。一是全力推进污染治理和减排。2008年以来,我省投入25亿元财政资金,带动全省投入80多亿元解决了粤东西北地区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问题,全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省67个县(市)全部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中山市成为第一个镇建成污水处理厂的地级市,全省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净削减量分别达到19.59万吨和23.91万吨,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减排15%的目标,完成了省政府与环保部签订责任书中的所有脱硫项目建设任务,为一批现代产业项目上马腾出了环境容量。二是全力加快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积极发挥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调控作用,通过严格环保准入、推行清洁生产等措施不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两年来,全省环保系统共审理建设项目环评文件11.8万份,否决率达7.2%;累计关闭小火电1136万千瓦、淘汰落后水泥产能5184万吨,均提前超额完成了国家要求的淘汰任务。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079万吨,超过了预期的进度。2008年和2009年,我省单位GDP能耗分别比上一年降低4.32%和4.27%,“十一五”前四年全省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3.89%,累计完成了“十一五”节能目标的85.77%,高出国家进度目标要求5.77个百分点;全省亿元GDP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由35.84吨、31.61吨下降到26.28吨、23.45吨,分别下降了26.7%、25.8%,居全国领先水平。对全省2166家重点企业开展了环保专项检查,有效遏制了国际金融危机后“两高一资”企业的反弹。推动环保设施运营资质申报,全省持证单位达到189家,成为全国持证单位最多的省份。
(2)率先推动城市转型升级,以“三旧”改造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全省城镇化进程。城市转型升级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应运而生的,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建立在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基础上的广东城市传统发展模式面临着严重的土地瓶颈。部分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已达到了40%,珠三角地区的个别市、县到了无地可用的境地。如果不及时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加快原有用地布局的功能再造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无法满足产业置换和城市化发展所产生的大量土地需求,必将拖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为此,我省在节约集约用地、城市三旧改造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旨在建立与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式转型相配套的城市功能载体。
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机制。2008年以来,我省以部省合作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为契机,加快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在示范省建设中,我省进一步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土地使用准入门槛,大力盘活低效闲置用地,以土地结构优化倒逼产业结构升级,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08年新增亿元GDP消耗建设用地68.7亩,在国土资源部节约集约用地考核中排名全国第一;在此基础上,2009年新增亿元GDP消耗建设用地62.1亩,同比又下降了11%。在全力保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地需求的同时,我省还大力开发补充耕地,有效地解决了耕地占补平衡的问题。2008年至2012年上半年的两年半时间里共开发补充耕地超过100万亩,是之前10年的总和,连续1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加快推进“三旧”改造。为了破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土地的功能转换矛盾,我省以“旧城区、旧厂房、旧村庄”的“三旧”改造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的可行之路,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由于发展初期土地利用方式粗放,我省在用地十分紧缺的同时存在大量的低效用地。全省“三旧”用地面积达175万亩,相当于全省最近5年累计新增的建设用地量。我省对这部分用地按照“企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农民住宅向新型社区集中”的“三集中”原则进行改造再建。目前全省121个县(市、区)已全部完成标图建库工作,已完成改造项目1554个,完成改造面积7.37万亩,节地率达39%。2010—2012年,全省将完成200条城中村、21个旧城镇和1400公顷旧厂房改造,完成3万个村庄、300个镇的环境整治。
7.以建设宜居城乡为切入点,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协调、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宜居城乡的蓝图,率先实施提升珠三角带动粤东西北战略,推动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珠三角一体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群和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性规律。珠江三角洲的一体化建设一直是广东省委、省政府重点推动的工作之一。在《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珠三角一体化正式步入全面推进阶段。为了全力推进珠三角一体化进程,我省制定了推进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了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城乡规划等“五个一体化规划”,以广佛同城化为示范,创造性地将珠三角9市划分为“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逐步探索出一条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分层次、分步骤推进一体化的实施路径。一年来,三大经济圈建设稳步推进,均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和一系列专项合作协议,重点合作工作加快推进,解决了一些多年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跨地区难题,初步打破了过去珠三角各市块块分割、同质化竞争的局面,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已初见雏形。
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活力增强。我省编制实施了关于促进粤东实现“五年大变化”、粤西振兴发展、粤北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实施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并分别召开粤东、粤西、粤北现场会和工作会议,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加快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加快推进粤东西北地区重点项目和重大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改善粤东西北地区的发展条件。2009年,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生产总值增速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和1.7个百分点;完成重点项目投资849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8%;消费和进出口贸易等主要指标增速已经接近或快于全省平均水平,显示出较强的发展后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