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产业结构就一直处于不断调整升级之中,自最初的农业,到80年代的轻纺工业,到90年代的家电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再到进入21世纪的汽车产业、重化工业和装备工业,广东的主导产业群得到不断的演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实力不断增强。
1.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
邓小平南方讲话以来,广东经济蓬勃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第二、三产业在调整中快速增长,GDP在“八五”时期至“十五”时期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地区生产总值从1992年的2448亿元增至2005年的22557亿元,长期保持两位数的年均增长速度,三次产业均持续增长。
广东各时期GDP增长速度及三次产业平均增长速度 单位:%
广东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自改革初期到80年代末呈逐年下降趋势,1991年止降转升,之后呈快速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自改革初期到1992年基本呈上升趋势,在2001年时比重为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近年来较为稳定,有小幅下降。至2004年,广东的产业结构调整已取得重大成效,第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的格局逐渐形成,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9.8:46.6:23.6调整为2004年的6.5:49.2:44.3。
1978—2004年广东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2.主导产业的演化。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充分利用中央赋予的优惠政策及毗邻港澳的有利条件,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设备,以加工装配起步,大力发展外向型消费品工业,并在“八五”时期(1992年)加快了重化工业的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制造业经历了“发展—调整—发展”螺旋式上升的三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至90年代前期):轻纺、电子产业迅猛发展。这一阶段广东从承接香港的轻纺、电子业的转移开始,制造业发展呈现四个特点:产业选择以轻纺业、电子业为主;产业形成以接受香港的产业转移和利用港资为主;经营模式以“前店后厂”、面向国际市场为主;生产方式以仿制和“三来一补”为主。第二阶段(90年代中期至1998年):产业调整的起步阶段。多年来支撑广东经济快速增长的服装纺织业、食品制造业、建筑建材业,由于技术含量普遍较低、产业关联度不高,当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广东传统轻工业和家电行业的竞争优势明显减弱。第三阶段(1998—2004年):重化、汽车产业适度发展的产业整合转型阶段。广东九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70.2%上升到2004年的74.0%。装备工业、汽车产业、石油化工产业有较大的发展,并出现适度重工化的发展势头。
广东省九大支柱产业的发展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08》。(www.xing528.com)
3.产业技术演化。
改革开放以前,广东省工业基础差,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经济效益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务院一系列为推动技术改造政策、措施的出台,广东省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工作得到大力扶持,从简单再生产方式走上了“引进吸收、消化创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道路。
(1)简单引进阶段(1978—1991年)。“六五”、“七五”期间,广东省通过优先发展轻工业,较快地培育出一批以家电、食品等日用消费品为主的轻纺食品工业企业,由此构筑了广东以“轻型”和“外向”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结构基本架构。此时的技术改造工作重点围绕“引进吸收、消化创新”,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一是采取多种多样的优惠政策保证技术改造的实施。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新会县采取的“两包双挂三条措施”。二是发展具有地方特色、以拳头产品为龙头的系列产品。当时涌现出的如“万宝”和“容声”冰箱、“拉舍尔”毛毯、“威力”洗衣机、顺德电风扇、三水“健力宝”、“强力”饮料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较有影响。三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和大胆利用外资进行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七五”开始资金来源是改拨为贷。从1979年至1988年,广东省工交系统技术改造投资261.03亿元,其中使用外汇43.36亿美元,完成9000多个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项目,使1/3的国营企业和一大批二轻、乡镇骨干企业得到改造,全民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从1978年的71.29亿元增加到1988年的224.26亿元,增长了2.15倍。
(2)主动引导阶段(1992—2000年)。1992年,广东省政府选择100户企业进行技术跟踪改造,给予优惠政策。主要是赋予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等自主权,允许实行投入产出总承包,减免“两金”用于技术改造投资,实行缩短折旧年限等财政、税收扶持政策;鼓励跟踪改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八五”时期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41.5%。
“九五”期间,广东工业进行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表现在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同时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广东工业经济最引人注目的亮点。1996年广东省建立省技术改造投资专项资金,增强政府对企业技术进步工作的引导和调控能力。从1997年起,省财政预算内安排的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逐年增加,重点实施第一、二期“双加”工程(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加快企业改革步伐)。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增发国债、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重大决策。到2001年,广东省国债技术改造的总投资达到2810亿元,安排国债专项资金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880项。
“十五”期间,广东全省技术改造投资从2000年的48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967亿元,年均增长19.9%。在此期间,广东省技术改造工作积极贯彻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方针,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主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由传统的轻加工业到家电产业再到电子信息产业的转变。根据相关规划方案,择优扶强狠抓一批大企业、大项目,组织实施了“双优”技术改造工程,2003年设立省财政挖潜改造结构调整专项资金。2001年到2005年,广东省技术改造投资平均增长率为18.8%,累计安排省财政挖潜改造资金8亿元,支持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300项。
整个“十五”期间,广东省以21.86亿元经费带动社会和企业投入技术改造资金超过770亿元,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技术改造,大批新技术、新装备广泛应用,替代了大批高污染、高能耗的工艺技术设备,大批污染较重的小企业被关闭,促进了资源有效利用,有力促进了广东工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同时,“十五”期间全省共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3家,初步建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进步体系。
(3)纵深推进阶段(2001年至今)。“十一五”期间,广东省把加强技术改造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着重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2006年,细化了技术改造免税政策的操作,加大了财政支持的力度,随后围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又推出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2007年以来,为了推进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广东公布四批共92家省节能技术服务单位,建立节能监测、统计、考核体系和节能形势季度分析会制度,设立省节能专项资金,加强了建筑节能法规和标准建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广东省经济高速发展所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突显,严峻的现实面前不得不走依靠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新路子。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工作促进投资、拉动内需和应对金融危机,以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核心,以实施滚动计划为手段,以重大产业基地和重大项目为重要依托,着力抓好“新三大技术改造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两化融合”和“两业融合”,大力实施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加大“国家队、省队、市队”三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力度,加快完善产业自主创新体系。主管企业创新工作的省经信委从全省筛选出1038个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实行研发经费所得税扣除优惠,共为企业减少支出约9.4亿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近40亿元。省有关部门在全省择优选取1000家“高增长、有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重点企业,建立优强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制度,为其提供业务申请、咨询、指导、监督及投诉受理等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