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广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全新时期。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提出广东今后要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继续发挥龙头作用,“力争用20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同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广东力争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这时的广东,面临来自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中国正在开展重返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广东市场国际化趋势明显,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经验不足;二是国内改革开放进程在小平同志敦促下提速,上海浦东开放被摆上了中央议事日程,实行的政策比广东更宽松,“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加上中央调整税收政策,财权事权重新划分,预示了广东“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优势的弱化、淡化;三是新的体制刚刚确立,还不完善和成熟,产业形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基础产业十分薄弱,基础设施仍然落后,投资软措施硬环境都还不尽如人意,制约广东搞快一点的体制因素并未消除。这些,都影响着、阻碍着广东人追赶亚洲“四小龙”的信心和进程。[1]
广东认清形势,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和邓小平的指示,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其一是制订增创广东新优势的三大发展战略。1998年5月,中共广东省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大力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增创体制、产业、开放、科技教育四大经济发展新优势,突出抓好“外向带动”、“科教兴粤”和“可持续发展”三大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5年跃上一个新台阶。为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省委、省政府提出“分类指导、层次推进、梯度发展、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把全省划分为珠江三角洲、东西两翼和山区三个不同类型的地区,提出“中部地区领先、东西两翼齐飞、广大山区崛起”的发展战略。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www.xing528.com)
其二是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改革,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核心。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做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2]邓小平第二次视察南方时再次指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在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广东由80年代中期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过渡到90年代的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各地全面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国有企业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进一步深化改革产权关系、投资机制、财税体制、市场机制等关键问题,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所有制体系;以资本为纽带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营运体系;以商品市场为基础、要素市场为支柱的价格体系和市场体系;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法规体系;等等。
其三是大力发展开放性经济,建立广东区位新优势。一是继续发挥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提高广东经济特区的整体素质,建立特区的新优势。进一步发挥特区在全省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窗口”、“试验基地”和“排头兵”作用,促使特区整体经济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特区还在加快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接轨等方面,大胆进行了探索。二是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加速市场国际化,已形成以亚洲市场为主,发展非洲,开拓欧美、南美市场的多元化格局。广东出口总额连续15年居全国首位。
其四是逐步解决沿海地区与内地山区发展的差距。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遵照邓小平这一指示和中央有关部署,广东加强沿海和内地山区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全省开展扶贫攻坚大会战,实行对口扶持,加快贫困地区的脱贫奔康步伐。在进入新千年前夕,原贫困山区县全部摘掉贫困帽子,全省的行政村全部实现了通机动车、通电灯、通邮、通电话等“四通”,贫困户人均拥有半亩“保命田”。[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