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突破科学理性框架,展望未来

突破科学理性框架,展望未来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真理的这种理解是由于沿袭传统观念,特别是近代以来把人假定为理性存在、以科学理性充当楷模的这种哲学观念所造成的。近代自结束宗教神学的独断统治之后,便掀起了理性的复兴运动,随之科学得到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理性逐渐取得了支配地位。教科书讲述哲学理论的方式,也基本是摹仿、照搬科学理论的论述方式。

突破科学理性框架,展望未来

过去,我们对真理问题理解得很狭窄、过于简单化,可以说基本上是按照直观认识论所了解的科学认知本性去理解真理问题的,追究其原因,我以为主要同下面的两个情况有关。

第一个情况。对真理的这种理解是由于沿袭传统观念,特别是近代以来把人假定为理性存在、以科学理性充当楷模的这种哲学观念所造成的。

近代自结束宗教神学的独断统治之后,便掀起了理性的复兴运动,随之科学得到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理性逐渐取得了支配地位。由于理性被科学化,“科学”便成为一切理论的标准模式,其他种种意识形式都不能不向科学理性靠拢、看齐,于是形成科学技术理性支配文化形态的时代。

科学化的这种倾向,在哲学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它不但影响到哲学理论的形式方面,还渗透进哲学理论的内容之中。那时,一些哲学家甚至认为哲学只是科学思想及其成果的一种综合理论,把哲学变成仅仅是科学的附属物。另一些哲学家虽然竭力维护以往哲学的至尊支配地位,他们也难以摆脱科学思想的影响,只能按照科学方式称哲学为凌驾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理论。

哲学的科学化影响至今也并没有完全消除。在从原苏联引进的教科书里,我们就能看到大量的这类影响印迹。教科书里的许多基本哲学范畴,如物质、运动、时空、规律、因果、必然性等等,当初是从科学概念直接搬运过来的,至今对它们的所谓哲学解释,体现的仍然主要是科学(而且往往是那一时代的科学)的观点,例如“规律”的理解就基本是如此。另外,适应科学的要求,教科书也把哲学理性化,重视认知理性的意义,不重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像意志、情感、目的、欲望这些范畴都未给予应有的地位,有的干脆被排除在哲学理论之外。教科书讲述哲学理论的方式,也基本是摹仿、照搬科学理论的论述方式。首先给出命题、原则、结论,然后引用大量的经验事例去予以证实,哲学变成了如列宁曾经指出过的“实例的总和”的理论。在这种情况下,“真理”被看成单纯追踪客观性的活动,哲学的真理论被归结为认知性的科学真理论,就是顺理成章、毫不奇怪的事情了。(www.xing528.com)

哲学作为世界观理论,同其他一切意识形式和知识部门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需要不断借助其他意识成果以充实自己的内容。哲学在一个时期趋向神学化、在另一个时期趋向科学化,这在哲学和人类意识成长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哲学毕竟只是哲学,既非神学也非科学,它具有自己特有的对象和任务,也有自己特有的理论形式和研究方法。如果说在过去,哲学和科学都还发展得不够成熟,出于反对宗教神学统治斗争的需要,哲学和科学彼此联手相互借助,哲学直接吸纳大量科学内容因而使自己科学化具有相当理由的话;那么在哲学和科学都已发展成熟的今天,哲学仍把自己看成“科学理论”,无论是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或是科学之下的科学亚种,就都是不适当、有违哲学本性的行为了。今天的问题是,需要克服任何把哲学非哲学化的倾向,不论是神学化的倾向还是科学化的倾向,这样才能保持并发挥哲学自身固有的本性、职能、价值和功用。

所谓克服哲学的非哲学化倾向,更深入一步去说,这个任务的实质就是要使哲学更全面和更完整地去反映和把握人的本质,以便由此推动人类逐步做到如马克思所说,“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3]。从这一意义上说,任何非哲学化的倾向,包括神学化和科学化等倾向在内,都是对人的本质的某种片面化和抽象化理解的表现。克服哲学的非哲学化倾向,其实就是当今时代人们所倡导的“人文精神”的实质和内涵。

我们在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中,完成的是克服哲学神学化倾向的任务,那时以来,还遗留下消除哲学科学化倾向的任务有待完成。要实现这一任务,就要从真理标准问题深入真理自身的实质和本性问题展开讨论。现在已到了应该把这个问题提上研究日程的时候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