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价值问题,就其自身的内容来说,我们经常会碰到下面三个关系问题需要处理。这就是:(1)物对人的价值关系问题;(2)小我对大我的价值关系问题;(3)自我对自身本质的价值关系问题。当前在我国社会大变革中出现的价值观的转换,其主要内容也是集中反映在这三个基本关系上面。这些问题,在我看来都是只有从人的本质去理解价值、把价值看做是人对自身本质的追求这样的观点,才能把它们合理地统一起来,从而得到正确的认识和解答。
依据前面论述的观点,人和物、小我和大我,在价值关系中本质上都应是统一的,因为它们都属人的本质的构成因素。
例如在人和物的价值关系中,物没有单独的价值意义,物的价值表现的实质只是实现人的价值的价值,这个方面是人们都熟知的。这里还有着另外的一个方面。人按其本质也并非与他物抽象对立的存在,人要以潜在的自然力量装备自己,而且人最终还要与万物融为一体。如果我们承认了这一观点,那么,人也不能孤立地即抽象地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它必须通过并借助于发挥物的价值以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这一意义说,所谓实现人的价值,即追求人的本质、实现人的潜能、展现人的力量,其实质不过就是意味着在人化的形式中使万物固有的本质、潜能、力量得以开掘和发挥而已。人的物化、物的人化,这二者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正是基于这种关系,历史上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人所占有的物,往往成为人的人格、身价、尊严的标志,家族、血统、土地、官阶、财产、金钱都曾成为人们追逐的价值目标。
再如小我和大我的价值关系,它们从本质上说也是统一的。小我属于生命个体,大我是一种超生命存在,这二者同属人的本质。
生命作为人的生存基础对人是重要的,人若失去了生命,便失去了现实的存在性。从这个方面说,生命对人具有首要的价值意义,人们通常也都是把生命看做第一可宝贵之物,要像爱护眼珠那样去保护它。然而人的双重本质则向人表明,生命对人固然可贵,自身却不具有单独的价值意义。生命所以可贵是因为只有凭借它,人们才可能获得超生命本质——人的第二生命,进而发挥人的创造潜能,实现人的生存价值。这是人的生命与动物的生命根本不同之处。一个人如果只去追求生命的需要,只为保持和延续生命的存在而活着,他的生存意义便同动物无大区别。
人的生命价值体现于非生命本质之中,它必须通过非生命本质的价值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一个真正的人决不会满足于生命的需求,总要不断去追求超越生命之上的价值,把这看成更为重要的东西,为了它甚至甘愿献出生命。
人的超生命本质使人的存在价值超越了有限进入到无限、超越了相对进入到永恒的境地。人在有限的生命活动中创造的价值,一旦进入人类社会文化系统,就会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成为人类永恒的财富。这就是人的类价值。
但另一方面,由于群体、社会、类的存在自身并不具有实体性,它只能以生命个体为其存在的实体。从这一方面说,人的超生命本质同样不具有单独的价值意义,它不但必须通过生命个体的活动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它的价值也只能体现在生命个体身上,即表现于升华个体人性、发挥生命潜能、实现个性价值。超生命价值与生命价值本质上也必然是统一的。
这里说的本质的统一,不是自然本有的天然统一,即并非自然的直接关系,它是在人的创造性活动中,由人建立的属人的一体关系。从自然关系到属人关系,须经历一个转化的过程,只有在经过人从自然的分离、小我从大我的分离过程之后,才能建立起具有否定内容的属人一体关系。经过这样的一番转化,万物固有的本性得以充分实现,自然本有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世界也就进入一种崭新的统一秩序。推动世界走向新的秩序,或者说创造一个崭新的人化世界,这就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价值。
我们现在还正处于转化的过程之中,这样的一体世界前景可见,但还不是已存的现实。在当前分化的任务尚未完成,所以我们遇到的多是重重矛盾。(www.xing528.com)
例如,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人们价值观念、价值追求发生的重大变化,就表现了这样的两重性质。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价值观念从传统的“重义轻利”转向追求金钱和功利;价值本位从过去的大我转向小我、群体转向个人;价值追求从以往基本统一的目标走向相对化、多极化的目标。怎样认识和看待这样的变化?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或者好中有坏、坏中有好、好坏参半?人们对此有各种不同的见解。
在我看来,如果我们理解了价值的真实本质,看清了价值的真实目标,从转化过程去认识当前的变化,那么我们就会把握它的两重性意义,既不会为价值观念的一时混乱所迷惑得出完全消极的结论,也不会为人性复苏的变革所遮蔽而忽略它隐含着的负面作用。
从这种观念去认识,对于当前价值观念的变革我们首先应抱着欢迎的态度予以充分肯定。因为它从原来以超脱凡尘的圣人、神人为假定模型的价值观,转向以现实人性为依据,面向生活真实的价值观,这无疑是一次人性的大解放,是走向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的必经阶段和步骤。没有人的物化,不会有物的人化;自我不从大我束缚中解脱出来走向独立,不会进入真正的类集体;价值取向不多样化,人的丰富多彩的个性难以生成。由此看来,今天的这些变化不是离开人类理想的类目标更远,正是向它更靠近了一步。
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以物的依赖为基础形成的自我本位价值观,它在把人从人身依附中解脱出来的同时,又把人置于金钱、财富、物的支配之下。人格的物化,正像人格的神化一样,也属一种人性异化状态。所以从马克思的观点看来,“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这一阶段,只是为走向以类为本位的“自由个性”更高形态创造条件的过渡阶段,它在进一步的发展中也是要被历史所扬弃的。
认清了这一切,我们就会采取积极引导的方针,创造一种讲求人格的社会文化环境,以便推动人们建立起普遍的人格意识,不断升华自己的人格境界,尽快走出神化人格并从物化人格提高到类化即人化人格。人格文明化的问题不只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也应当成为物质文明建设并推动我们一切事业发展的内在灵魂和根本原则。
【注释】
[1]原载《长白论丛》1995年第6期。《哲学动态》1996年第1期论点摘介。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60、46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