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哲学与实践的关系:面向未来的马克思

当前哲学与实践的关系:面向未来的马克思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哲学理论的作用归根结底是要指导并推动实践的发展。在无论前者或者后者两个时期,哲学都未能对实践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发挥的是一种相反的作用。事情已经闹到如果不把实践从理论的“指导”下解放出来它就得不到发展的地步,不是很说明问题了吗?理论只有从实践吸取营养不断地充实自己、变革自己、发展自己,才能对实践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今天我们仍然面临着哲学与实践的彼此脱节、相互对峙的局面。

当前哲学与实践的关系:面向未来的马克思

哲学理论的作用归根结底是要指导并推动实践的发展。如果不能起到这个作用,它就在根本上失掉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那么,我们哲学理论的现状究竟如何呢?

我们一向倡导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是就指导思想而言的。如果我们面对历史和现实,那就不能不痛心地承认,正是这个统一问题,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我们曾经有过一段理论支配实践、哲学统帅现实的历史时期。那是以哲学理论的“神化”为前提的统一,它所带来的实践后果是人们记忆犹新的。经过“实践标准”大讨论,破除了理论神话,实践从它的束缚中被解放出来,才有了我国后来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大发展局面。而从此哲学理论也就被实践远远抛在了后面。在无论前者或者后者两个时期,哲学都未能对实践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发挥的是一种相反的作用。从前者向后者的转变,看来好像哲学发挥了威力,而实际上它所发挥的恰是一种自我否定性的作用。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根本原因就在于凝固僵化的理论与生动变化的实践的矛盾。事情已经闹到如果不把实践从理论的“指导”下解放出来它就得不到发展的地步,不是很说明问题了吗?(www.xing528.com)

理论与实践是对立的统一,统一的基础只能是实践。理论不能跟着实践跑,但却必须适应实践而发展。理论只有从实践吸取营养不断地充实自己、变革自己、发展自己,才能对实践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我们的问题恰恰出在这一点上。我们一向都以教科书的理论为哲学的标准模式。而这个教科书的哲学自30年代到40年代由苏联学者制订出来以后就很少变化,甚至可以说基本上仍是半个世纪前的老面孔。这样的理论怎能指导当前实践的发展?在这种状况下,自然是宁可去摸着石头过河,也比忍受僵硬公式的束缚更有利于实践的发展。这当然并不表明实践不需要理论,而是意味它不需要脱离自己的僵化理论。实践呼唤着理论的发展,实践需要的是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理论。

今天我们仍然面临着哲学与实践的彼此脱节、相互对峙的局面。怎样摆脱这一僵局,达到二者统一?惟一的选择只能是,适应实践发展,改变理论面貌。现在完全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我们已经有14年实践发展的丰富经验,再加上纵向的和横向的多种教训,只要我们肯于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去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就一定能够解决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问题,从而创造出反映我国实践发展、适合我国情况并能同国际对话的最先进的现代哲学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