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和恩格斯确立了实践观点,为人类认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方式,并由此实现了哲学理论的革命性的转变,这是他们对思想史作出的伟大的贡献。由于他们的这种理论活动,开辟了人类认识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这就是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时代。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他们建立的实践观点研究和回答了他们时代所面临的重大实践课题,并且依据当时理论斗争的需要分析和清算了已往哲学的各种错误观点,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他们的哲学理论。我们从思想发展史的全局去认识应当承认,他们所做的主要还是创立新哲学理论的奠基性的工作。如果把这一新哲学比作一座大厦,他们完成的只是基础工程,至于大厦本身还远未完成。这是留给后人的任务。马克思和恩格斯开辟了认识真理的道路,在我们面前有着无限广阔的活动天地。
遗憾的是,如我在其他文章中所分析的,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特别是“左”的思潮的作用,在我们的手里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未得到它应有的发展,甚至使它的许多原理走样、变形,失去了固有的精神。从理论上说,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我看来就是出在我们没有真正掌握实践观点这一思维方式的精髓。
我们的教科书也承认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看来像是很重视实践理论,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实践观点所蕴涵的深刻内容和意义。从教科书中的哲学观点看来,实践不过是许多原理中的一个原理,它之所以重要,只是因为实践是说明认识的基础、来源和真理的标准的基本概念。所以,通常只是把它看作“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而没有把它看作代表新世界观用以观察一切问题的崭新思维方式。
由于我们没有掌握实践观点作为思维方式的内容和意义,也就不能自觉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对待各种理论的和实践的问题。人的头脑不能够出现空白。不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观察问题,就是在用另一种思维方式观察问题。从自觉的认识退回到自发的认识,那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或用这种思维方式或用那种思维方式去观察问题,此时在此一问题运用这一思维方式而彼时在彼一问题又使用另种思维方式的情况。我们的教科书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就并不都是实践观的思维方式,虽然它的内容来自马列经典著作。为什么我们会把明显属于自发唯物论甚至机械唯物论的命题、原理,当作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在教科书中大加介绍和论述?为什么我们在贯彻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中,分析出来的结论往往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相径庭?究其实质,就是因为我们实际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而常常是存在观点的思维方式,有时甚至是意识观点的思维方式。
因此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彻底运用实践观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对待各种哲学问题,就一定会大大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完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未完成的事业,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但是,我们要想做到这点,首先必须理解和掌握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而为此就要转变那些虽然传播已久,但明显不符合于这种思维方式的许多旧有的哲学观念。这是绝对不可少的一步工作。
所谓转变旧有的哲学观念,也就是运用实践观的思维方式去审查已有的理论,纠正那些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轨道的认识,使它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轨道上来,换句话说,就是首先在教科书的哲学理论中贯彻实践观的思维方式。认真贯彻这一点,我们会认识到,应当加以转变的这类哲学观念是很多的,而且有许多正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的观点。
【注释】
[1]原载《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1期。(www.xing528.com)
[2]《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33页。
[3]《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09页。
[4][德]费(斐)希特:《知识学基础》,程始仁译,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60、261页。
[5]《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28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