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哲学的科学方法作指导,历史唯物主义不能产生,历史学不能形成为科学,这已如上述。但这绝不是说,历史唯物主义是在哲学科学建立起来以后才产生的。根据我们在第一部分中的说明可以了解,历史学科学的建立,这又是哲学完成变革的必需基础之一。因此,上一部分关于哲学的发展对历史学科学的建立所起的作用,这不过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在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与哲学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中还有着同样重要的另一方面,这就是:如果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哲学走上科学的道路又是不可能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哲学就是在这样的相互适应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哲学的发展促成了历史学科学的形成,而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又使哲学在这一新的科学基础上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把哲学唯物主义理论提到了新的水平上面,使它具有了新的面貌:第一次变成了真正的科学。
紧接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缺点,就在于他们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在社会生活上的不彻底性。旧唯物主义的这三个基本缺点,乃是旧唯物主义哲学底根本性的缺点。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理论作为哲学唯物主义理论来说,并不仅仅是在某些个别方面具有缺点或片面性,譬如缺乏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等等,问题是在于:由于这三个基本缺点,局限了旧唯物主义理论的水平,使他们不可能达到科学的高度,不能成为科学的哲学。例如哲学所解决的中心问题,关于世界的本质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实质上也就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的根本问题;而认识本身不单是自然发展的产物,同时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很明显,如果不解决社会生活的本质问题,就不可能解决有关认识的根本问题,当然也就谈不到彻底解决关于世界本质的认识问题了。
因此,从哲学自身的发展来说,要想把唯物主义理论提高到科学的水平上来,就不能不解决社会的本质问题。
即使对于克服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与形而上学性的缺点来说,也是直接和这一问题的解决关联着的。克服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与形而上学性,并不是简单地从黑格尔哲学中摄取他的辩证法,使之和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相统一起来就可完成的。要用唯物主义去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就必须进一步推进唯物主义理论,在唯物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中才可能与辩证法形成内在有机的统一,并完成新哲学的创造。当然反过来说,要推进唯物主义理论,又必须以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为前提,也就是必须把这个思想运用于唯物主义问题的研究中去。
推进唯物主义、发展唯物主义的工作在有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之后,便集中在这一焦点上,即依赖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初期理论活动完全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用了大部分精力在历史的研究上面,把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作为他们批判地继承旧哲学和建立新哲学的出发点。因此,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对于哲学自身的发展——哲学变成科学——确实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那么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对于哲学变革的影响究竟是些什么呢?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必须对哲学本身的内容作一番具体的分析。
如大家所知道的,所谓唯物主义的理论,实质上就是关于“存在决定意识”的一般观点和理论的体系。而所谓“存在决定意识”,在内容上基本包括下面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这是说呈现于人的意识中的世界各现象以及人本身的存在,乃是反映于意识之中而存在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意识只不过是这种客观实在现象的反映,因而意识对其反映的客观对象来说乃是第二性的,不依赖意识的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第二,能够反映外界对象的这种意识,不过是人这种客观实在的物质体所具有的一种属性,离开了人的存在,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产生意识的客观实在的主体。因而,所谓存在决定意识,这也就是说意识是存在的属性并是对存在自身的反映,或者说,意识就是存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上所产生的一种对其自身能够进行反映的属性。简单说来,这就是存在决定意识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的一般意义。
存在决定意识,作为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它是最具有一般性的普遍适用的原理。正因为它是具有最一般性的原理(即关于解决世界整体的本质问题的原理),它就必然具有深刻的丰富的内容。也就是说,这一带有一般性的基本思想,必须是在概括各种科学的材料的基础上形成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这一思想普遍地贯彻到各个领域中去。
然而旧唯物主义却不是这样的。这一原理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在概括了各个基本领域的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就大大局限了这一基本思想的普遍适用性,并简化了这一思想的全部丰富内容。
首先,我们从意识是存在的属性这一方面分析。
关于意识是存在的属性这一原理,从一般意义上的了解看来,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是完全一致的。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如狄德罗、霍尔巴赫、拉美特里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这一方面,并曾力图从当时的自然科学材料中来说明意识作为物质的属性的意义。费尔巴哈更从“真正意义上的意识只有人才具有”这一点出发,对于意识和存在的关系,认为是人这一主体所具有的关于其本身和自然的一切映象、观念和人的存在与自然存在的关系问题。由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争论基本上是由观念体系所组成的主观世界是惟一的实在,还是不依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是观念基础的问题,费尔巴哈强调肯定只有把人作为主要考察的对象才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费尔巴哈把他的唯物主义称为人本主义,就是这个道理。
费尔巴哈在解决哲学根本问题上把人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并且是一个很有历史意义的思想。但是,和他的先驱者的思想一样,费尔巴哈也没有能够了解人的基本物质性。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费尔巴哈比较那些‘纯粹的唯物论者’不消说是远胜一筹,因为他也认定了,人也是‘感官上的对象物’;而不看成‘感官上的营为’”[20],不把人的实践性,作为感官上的对象物来把握,从而不了解人所以成为人就因为他的实践性,这就决定了旧的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理论虽把意识(真正意义上的)归结为人的物质的属性,由于不了解人作为实在物质体的特殊本质,也就不能了解人具有意识属性的这一事实的本质。究竟这一属性是人的怎样的本质的表现呢?如果把人仅仅了解为一个自然生物的存在,就必然会认为所谓意识这个属性亦不过就是人的生物本质的表现了。意识起源于人的生物存在的本质,意识是纯自然的属性,这就是旧唯物主义的说明。
然而这个解释是说明不了问题的。在实际上,人的本质首先并不在于它的生物学的存在,而首先是在于它的社会的存在,这种社会的存在只能是它的社会实践性。人之具有意识这一属性正是由人的这一本质所决定的。我们说意识是人的属性,这实质上也就是说,意识是作为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人所具有的属性。因为只有这一点才能把人和动物根本区别开来。
不把意识看作是人作为社会实践的“动物”才具有的属性,不能说明意识的社会性质及其社会根源,这是旧的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理论在“存在决定意识”这一思想上的根本缺点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对立的区别之一,也正在于克服了他们这个基本缺点。
旧的资产阶级唯物主义这个缺点,表明了他们的唯物主义并不是概括了一切基本领域的事实的科学的结论,而仅仅是从对自然现象(包括生物学的人的自然属性在内)的概括中所作出来的结论。这个公式对于他们来说是片面的和不完善的。正因为如此,他们也就难于把这一公式贯彻到各个方面去。不了解社会学上的人的本质,局限了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的普遍适用性。从另一方面说,历史唯物主义的出现,这也就不仅把社会学变成了科学,同时也把意识是存在的属性这一哲学唯物主义的公式提高到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科学水平上面。[21]
其次,再从意识是存在的反映这一方面分析。
如果说真正意义上的意识,只是人这种客观实在的物质的属性,那么,人的意识就其反映的对象和来源说,当然必须是人的存在和人以外的自然存在二者的共同反映了。旧的资产阶级唯物主义也是如此看待的。费尔巴哈还特别强调了人作为现实的客观存在,同样是人自己的感官上的对象物。但亦如上面曾经说明过的,由于旧的资产阶级理论并不懂得人的社会实在性,所以在这一原理上,所谓意识是人的存在与自然的存在的反映,其中人的存在也只是指人的自然存在方面,而没有把真正意义的社会存在包括在内。旧唯物主义者眼中的存在,只是自然,而把存在中的社会性完全看落了。表面上看来,旧唯物主义也一再谈到社会,但他们却从本质上把社会的存在归结为一种自然性了。
把意识所反映的存在只归结为自然的存在,认为意识只反映自然,这一缺点的实质何在呢?这一缺点,就在于根据这样的观点,不但根本不能说明作为存在之反映的意识的真正本质,并且在这一原理的自身,还潜藏着不彻底性的根源,使意识丧失了真正的客观来源,而变成没有对象的反映。在这一问题上,同样暴露了,由于旧唯物主义者不能解决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人的或社会的本质问题,而对哲学一般理论原理造成的严重局限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直接损坏着他们的一般唯物主义原理的普遍性和彻底性。因此,所谓不懂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方面是意味着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观点,另一方面就直接表现着一般唯物主义原则不能达到科学水平的局限性。
从科学意义说,所谓“意识是存在的反映”的内容应当是什么呢?从科学意义来说,这一公式必须是在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整体的概括中形成的结论,它才是彻底的和具有科学内容的。而这一点显然又必须以科学的社会学作基础。
所谓意识是存在的反映,这首先是说,人的一切思想和观念都起源于人的感性活动,感性活动体现着主体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它提供着世界诸现象的具体形象。
关于这一点,旧唯物主义也是这样认识的。从培根到洛克,从洛克到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都是站在这个立场上,而与天赋观念说及贝克莱、休谟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形成尖锐的对立。19世纪的黑格尔亦曾承认了感性所反映的客体的存在,但黑格尔却把抽象的思想(概念)看作为现实事物本质的存在,认为感性的存在物只不过是思想或概念的派生物。在反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观点的基础上,费尔巴哈重新诉诸感性的直观,强调与思想判然有别的具体的感性东西的客观实在性,认为这是真实的存在,人的感性活动,也就是具有感觉器官的人和客观的具体实在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的一切意识活动都是以这种相互作用为基础的,是在这种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对客观实在的反映。
从意识是主观与客观之间的联系的建立,是意识者与被意识者的相互关系的建立来说,这无疑是必须依赖感性活动的,并且是感性活动的结果。但是,主体与客体所以能够建立联系的基础、感性活动所以具有如此作用的基础是什么呢?旧的资产阶级理论对这一问题却始终找不到满意的回答。然而正是这一问题才是真正解决意识的起源的关键性问题。旧的资产阶级理论只能说,这是由于客观世界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因而便出现了意识的反映和主体与客体联系的建立。从这种观点看来,第一,客观世界的存在,对人来说,仅仅是一个可被感觉的对象物,而人的存在,对客观世界来说,也仅仅是一个感觉的主体,人与世界的关系,只是一种感觉与被感觉的关系;第二,在这种关系中,人基本上处在消极的被动的地位,而客观对象处在积极的主动的地位,意识的反映只是对于客观世界的作用的反应和反作用。(www.xing528.com)
但是,第一,我们平日所经常看到、听到、触到即感觉到的一切东西,这已是早为我们所熟知的东西了。这就是说,它们早已进入到了与意识的关系中,早已成为人的感觉对象了。甚至即使我们不接触它们,我们也能够在意识中回忆起它们。然而相反的,一种东西从未被人所知觉过,因而从来也没有进入与人的意识的关系之中,仅仅作为客观实在的东西而存在着,或者说潜伏的具有成为意识对象的可能性,却并没有进入人的意识之中,我们怎样区别这一种对象和上一种对象的不同呢?怎样说明从后者向前者的转化呢?第二,世界上的现象是无穷多样性的,但作为动物的感觉对象而存在的东西,是极其有限的,相反的,对于人来说,作为人的感官对象而存在的东西却是极其丰富的,这个区别又如何说明呢?第三,人的感觉范围虽然比动物宽广得多,然而对世界的客观实在的多样现象说,又是极其有限的,人的发展使人的感官对象的范围日益扩大着,这又如何说明呢?
我们把问题这样具体地提出来,就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到旧唯物主义哲学在这一哲学基本原理上的严重局限性。正因为如此,旧唯物主义虽然正确地提出了哲学中的这一基本问题,对他们来说这一问题却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解决人的本质的问题。只有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才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性。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和人的了解,既然人是实践的动物,这是和动物根本区别的和人本身不断发展的基础,那么外界对象所以能够转化为人的感觉对象,就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人的这种实践性。人的感性活动,首先应理解成为实践的活动。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者时,指出:“从前,一切唯物主义——连费尔巴哈的也包括在内——所含有的主要的缺点,就在于把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方面或从直观方面加以理解,而不是理解为人的感性的活动,不是理解为实践,不是从主观方面加以理解。”[22]这一段话深刻地指明了缺乏唯物史观的唯物主义的实质。这一段话指明了,只有把感官的对象物从实践去了解,才能得到说明。在事实上,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当它成为人的直观对象之前,首先要成为实践的对象,然后才能转化为人的意识对象。现实事物和人的意识之间的联系是由人的实践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
人和动物所不同的,首先是因为人具有能动的改造自然的特性。人不是在采取自然恩赐的现成食物、消极地适应自然环境中生存的,人依靠自己的劳动在积极地变革自然中维持自己的生活。正是由于这种变革自然的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变革人本身的社会关系的活动,才使人和自然及社会的环境发生了直接的内部接触,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从而把客观存在的现象转化成为人的意识的对象。实践向人提出了深入认识外界对象内在本质的任务,实践同时又把外界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变革活动中暴露于人的面前。人的实践越发展,即人变革自然的活动及与自然的实际接触越深刻、宽广,人的意识也越丰富、深刻,作为人的意识对象物的范围也越宽广。这也就是说,人自身越发展,人的意识也越发展。由此可见,人在自然的面前,绝不是消极的动物,正因为如此,人才有更发展的意识。认识对象的作用是在人主动地作用于自然的活动中实现出来的,意识是在人改变对象的活动中由对象的作用所引起的。即使是动物,对自然来说,也不是绝对消极的和被动的东西。动物的意识也只能起源于动物的生物生存的现实活动中,由于这种活动在本质上和人的活动不同,因而动物的意识和人的意识也就有了本质的差别。
更重要的是,人的实践不仅是把现存的自然物转化为意识的对象物的基础,人的实践本身还在不断地能动地创造着意识的对象物。人的劳动不断改变着外界对象的存在形态,同时也不断地改变着人自己的社会关系,人在改变这些对象的同时,就把它转化为我们的意识对象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切,其中有大部分都是人的实践的创造物。在人的意识对象中,这一方面是具有巨大比重并有决定意义的一方面。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这样写道:“费尔巴哈对于感官界之理论上的把握,一方面是局限在感官界之单纯的观照,另一方面是局限在单纯的感受……他没看到,这环绕着他的可感觉的世界不是直接由悠久所生出的……却是产业与社会状况之产物,而且在这种意义内,它在历史上是有史以来的世世代代之营为之成果,之产物……就是极简单的‘感官上的确定’之对象物,‘例如一株樱桃树’都只是由社会的进展,由产业与商业上的交通才为他产出的。这樱桃树,和差不多全盘的果木树一样,大家都知道是在几世纪前由贸易上才移植到我们的地域里来,所以是由某一个既定的社会之行动在某一个既定的时期内才出现于费尔巴哈之‘感官上的确定’。”[23]在同一书的另一地方又写道:“……费尔巴哈例如在曼洽[24]斯特只见工场和机器,那儿在百年以前应该是只有纺线车和手织机的,或者是在罗马大平原只发现了牧场和水淖,那儿在奥古斯特时代应该是一片罗马富豪之葡萄园与别邸的。”[25]
这些浅显的事实,都说明着一个深刻的道理,人创造着什么,同时就有什么作为自己的意识对象物;人的“感官界”乃是起源于人的实践活动。
从社会实践使主观与客观建立起联系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在意识是对存在的反映原理中看出新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对立。在新哲学看来:第一,客观世界的存在,对人来说,不只是一个可被感觉的对象,而且是一个可被实践的对象,并且正是因为它是人的实践的对象,才成了人的可感觉的对象;而人的存在,对客观世界来说,也不只是一个感觉的主体,同时是一个实践的主体,并且正因为人是一个实践的主体才决定它成为一个感觉的主体。这样,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就不单是一个感觉与被感觉的关系,而主要的作为基础的乃是一个实践与实践对象的关系。第二,在这种联系中,人处于积极的主动的地位,而客观世界处于消极的被动的地位;与此相适应的,在感觉与被感觉的关系中,感觉者是处于主动的地位。这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及人的本质的理解必然得出的结论。
同样的,从这一点也可了解,旧唯物主义虽然提出了意识是存在的反映这一公式,但对他们来说,这并不是由自然与社会的整体认识中概括出来的,而仅仅是从对自然现象的分析中得出的,因而就是具有片面性的结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由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出现,这同一的结论却具有着不同的更为深刻的和广泛的内容。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能够成为科学哲学的原因。顺便提到,在现在通用的教本及教学大纲中,也并不十分重视这一点。依据一般的观点,把实践的问题归结为单纯是属于哲学根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的问题,作为认识的基础与来源来进行讲授。岂不知在哲学根本问题第一方面的解决上,特别是与唯心主义在这一问题的斗争上,把实践的问题导入其中,这正是能够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不同于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
再次,由于旧唯物主义在哲学根本问题的解决上,具有上述缺点,这就造成了他们的理论在根本性质上的局限性,即直观性。
直观性乃是上述两个缺点的自然结果。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旧唯物主义者不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甚至不应当认为旧唯物主义者不了解理论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17世纪英国的哲学家培根就曾明确地说过,要征服自然,就必须认识自然。他说:“人类知识和人类权力合为一体;因为我们如不能发现原因,就不能产生结果。要想指挥自然,必先服从自然。”[26]17世纪以后的那些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也有很多认为哲学是以指导改造自然甚至改造社会为宗旨的。然而旧唯物主义哲学本身却并不具有这种性质。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问题,不单是一个理论对待客观世界的宗旨、态度问题,或者是哲学家研究理论的目的问题(当然这方面是必需的)。然而更重要的却是一个关于哲学理论自身的性质问题。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必须是从理论自身所具有的与实践的内在统一性发出的。这在“意识是对存在的反映”这一公式来说,它是否能够起到对于实践的真正指导作用,首先决定于在这一理论内容中是否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关系。哲学理论的特点就在于它对人们的一切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人们从事的实际活动和其他理论活动的根本态度起着根本的指导作用。如果在关于意识根本实质的理论中,不能够表现出意识对实践的客观联系,那么这就是说这一理论本身还不是完全科学的,因而也就不能起到真正指导实践活动的作用。费尔巴哈把意识和存在的关系归结为人和人以外的存在对象之间的关系,认为意识是存在的属性,它既是人的自身客观实在的属性,又是人以外的客观对象的产物。但费尔巴哈却忽略了人对外界对象的联系所以能够建立起来的客观基础,因而就把人的能动的实践性完全抛掉了。试想,这种科学性与实践性处于分离中的理论,把人看作消极的而把自然看作积极主动力量的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如何能指导人的实践呢?这种消极的理论只能使人们产生对于客观实际的消极的态度,而绝不会指导人们从人的主观能动性、实践性出发并把它当作一个实践着的对象去把握。所以马克思在《费尔巴哈论纲》中说:“所以结果竟是这样:能动的方面,竟是跟唯物主义相反地被唯心主义发展了,但只是被它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不知道有真正现实的活动、真正感性的活动。”[27]这就是说,正是旧唯物主义所缺乏的这一方面,即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一方面,被唯心主义转化为纯粹意识的能动性而表述出来了。
这一问题只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才找到了正确的表现。因为理论与实践的这种统一关系,既然是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理论的内容之中的,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完全统一了科学性与实践性,而只有在这种统一中,才能真正产生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例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看来,意识作为存在的属性,这就是说它是存在在发展中由于具有了物质实践性的自然产物;意识作为存在的反映也同样,这是说意识不过是人对外界对象能动作用的观念表现而已。从这里很自然地可以了解到关于意识是实践发展所必要的一个起着服务作用的条件的道理。从这里也很自然地决定了人们必须从主观能动作用出发去把握客观对象的态度和立场。因此,当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改造世界为任务的科学,这绝不是说这一任务仅仅是由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强加在哲学身上的,同时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内容中自然产生出来的结果,因为这正是这一哲学的科学性(或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的表现。
以上说明了由于缺乏唯物史观所造成的旧唯物主义哲学所具有的基本缺点(至于其他的缺点没有必要在此一一列举),同时也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原理上所起的影响作用。
把上面的分析归纳起来,可以作出下面的结论:
旧唯物主义理论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这一方面表明了他们的唯物主义理论在内容上的不彻底性,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的唯物主义理论的片面性。由于缺乏科学的社会知识(社会科学)的基础,这就使他们的唯物主义不能成为包括一切领域在内的完备的唯物主义理论。旧唯物主义理论在实质上只是关于自然界的唯物主义,而非概括了自然和社会这一世界整体的唯物主义。在哲学根本问题的解决上,旧唯物主义所了解的存在,只是自然的物质存在,而不包括社会的物质存在,旧唯物主义所了解的意识,也只是生物的意识,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人的意识(如人的社会理论,政治法权观点,宗教、道德、艺术等等观点就在事实上包括不进去)。
旧唯物主义的理论所以不是科学的理论,这不单是因为在他们的哲学中缺少关于历史发展的唯物主义理论这一部分,而主要是说,由于缺少这一科学基础,使他们的唯物主义作为哲学理论来说,在性质上就是有局限性的,它并不具有普遍适用的内容,并且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理论。旧唯物主义理论在形式上,当然也具有一般的世界观的外貌,并且他们自己也把类似如“存在决定意识”这样的原理说成是关于整个世界的存在的最高原则,但这只不过是他们从外面人为地加给这些原理的论断,他们既然还处在对社会的主观虚构的认识中,也就没有能力把他们的世界观提高到科学水平上来。
同时,由于关于社会的理论尚没有作为科学理论形成起来,他们不可能创造出统一的关于世界各个领域的一般的哲学理论体系,这就决定了旧唯物主义哲学在构成上必然是由两部分结合成的,即:一是自然观,一是社会观;决定了旧唯物主义哲学内部的自相矛盾性,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社会观上是唯心主义的,即半截性。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历史观或社会学作为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在哲学中,用来补充他们并非普遍的一般哲学理论体系,乃是不可避免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完全改变了哲学发展的这种矛盾情况。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意味着哲学的发展具备了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虽然社会学、社会历史观并非全部社会科学),这首先使克服旧唯物主义哲学在基本理论上的那些缺点,有了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而把哲学基本原理提高到了科学水平上面。其次,由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概括自然与社会的普遍本质而形成统一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可能。历史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理论贯彻到社会领域的研究方面,从而就把一般唯物主义的原理扩展到了一切方面,使唯物主义成为具有真正科学概括性质的哲学理论。
我们在第一部分提出的哲学对象发展中的矛盾,由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解决了,哲学走上了真正意义的从世界的共性研究统一世界的科学发展的道路。
这个新的哲学,即科学的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