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证券市场短线操纵的行为特征-一线监管者思考

我国证券市场短线操纵的行为特征-一线监管者思考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频”是指行为人交易活跃,频繁操作于市场的多只热门股票,尽管未必每次均能获取暴利,但通过反复操作,达到积少成多的效果。在新股上市首日及随后交易中,一些操纵者通过大笔申报、连续申报、高价申报等手段拉抬股价,诱导其他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跟风介入,而后卖出牟利,造成股价大幅波动。

我国证券市场短线操纵的行为特征-一线监管者思考

1.操作手法呈现明显的“短、猛、频”特征

“短”是指行为人对其介入的股票太多持股时间不长,甚至是“超短线”持有。行为人买入股票后,往往不论盈亏,在其后较短的交易时间内减持,若股票再度大幅上涨,再重新介入。“猛”是指行为人一旦选中交易的股票,则采用逼空手法,大笔申报,连续申报,在短时间内拉升股价;或在涨停或临近涨停价位大举介入,利用大额买单,迅速封住涨停。“频”是指行为人交易活跃,频繁操作于市场的多只热门股票,尽管未必每次均能获取暴利,但通过反复操作,达到积少成多的效果。

2.反复申报和撤销申报,避免遭遇集中抛盘

在操作股票过程中,反复申报和撤销申报是行为人的常用伎俩。短线操纵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短线交易差价收益,在实践中,行为人大额申报、连续申报、巨量买单封涨停的目的并非希望上述买单都能成交,而是希望通过这些方法,制造虚假的市场繁荣,并利用股票大涨、投资者惜售的心理,将股价涨势延续或封于涨停,获取短线收益。因此,行为人往往采用反复申报、频繁撤单的方法,如此,既可制造买盘汹涌的假象,吸引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跟风买入,又能避免其巨额买单全部成交,陷于重仓投入、不便套现的尴尬境地。

3.捕捉热点题材,淡化投资价值(www.xing528.com)

短线操纵是一种价格投机行为,行为人往往具有超强的市场敏感性,密切关注盘口,一旦发现盘中某只股票急剧上升或股价接近涨停,则果断介入,大笔买入、连续买入,甚至集中资金将股票封于涨停。行为人一般淡化投资价值,市场热点股、题材股、中小盘股、绩差股等均是其选取的交易对象,而无论公司的基本面如何。

4.炒新行为严重

由于新股定价存在弹性,所以新股和次新股成为短线操纵者青睐的炒作对象。在新股上市首日及随后交易中,一些操纵者通过大笔申报、连续申报、高价申报等手段拉抬股价,诱导其他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跟风介入,而后卖出牟利,造成股价大幅波动。这类行为已成为新股上市首日过度炒作的主要风险来源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