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语言的概念功能,更多的学术英语语料库研究把视线落在人际功能上,正如Hyland & Jiang(2017a:40)评述道,“近些年大量的应用语言学研究热衷于挖掘学术语篇中人际互动的语言表象和证据,探索语篇作者与读者之间是如何建立协商一致的人际关系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或许是由于语言的对话性一直是当代语言研究的热门话题(辛斌 2003);另一方面,学术写作表面上看似是一个以客观性信息交易为主体的体裁,但是在这样的体裁中发掘人际互动的主观要素,无疑会增加成果发现的可读性,从而激发目标读者极大的兴趣(Bazerman 1988;Myers 1989;李战子 2001)。
学术话语中人际功能突出立场评价和读者带入两方面内容。立场评价是指“作者个人情感观点和价值判断的表达”,体现“作者对知识信息持有何种态度,对信息准确性的把握程度,如何评判知识来源以及对知识信息评判的视角”(Biber 2006a:99)。不同学者通过不同的理论概念和建构对立场评价进行了解读,例如“评价”(Hunston & Thompson 2001)、“评估”(Martin & White 2005)等。大体而言,这些概念描述相似的话语活动,但是Crosthwaite et al.(2017)认为Hyland和Biber关于立场评价的概念和分类最适宜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语篇分析。Biber等人先后将立场评价分为“实据”(evidentiality)和“情感”(affect)(Biber & Finegan 1989)以及“认知立场”(epistemic stance)、“态度立场”(attitudinal stance)和“言语风格”(style of speaking)(Biber et al. 1999)。但是,立场评价不仅是认知和情感的表达,也是作者的一种自我呈现(Ivanič 1998)。因此,Hyland(2005c:178)将立场评价归结为“社会互动过程中以作者为中心的抒发”,包括“实据”“情感”和“自我呈现”。同时,他认为这三个方面分别回答了学术作者撰写文章时经常提出的三个关键问题,即“我对这个论断的把握有多大?我对此持有什么样的态度?我是否希望该论断自己凸显出来,跃然纸上?”(Hyland 2016b:248)。
读者带入是指以受众为导向,引入读者参与论证过程的语言资源和手段,学术语境下通常包括提问、读者称谓、指令语、共享知识和附加语等五种语言资源(Hyland 2001a,2005c)。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英文术语都是engagement,但它有别于Martin的“多声介入”(Martin & White 2005)。读者带入体现作者识别读者以及其在语篇生成与解读过程中的建设性作用,而多声介入作为评估资源的一个子系统,反映作者否认、宣告、接纳和归属一种观点或声音,因此是言语互动中的一种立场评价视角(王振华 2003)。
可见,立场评价和读者带入体现的是语言使用而不是个人行为,学术话语并非只是自说自话。相反,它是一种社会行为,具有社会建构属性。作者的自我表达和引入读者参与需要获得读者和目标共同体的接受和认可。它们体现的不仅是作者的个人意愿,更是符合了目标读者和话语共同体的期望和规约,在目标读者和话语共同体之间的协商和认同过程中实现意义(Hunston & Thompson 2001;Hyland 1998b;Lancaster 2014)。因此,国内外有关学术英语立场评价与读者参与的研究集中在考察特定的学科、体裁、话语共同体内的形式和表达。下面将分述立场评价与读者带入。
第一,立场评价。
首先,在学科方面,Ken Hyland无疑是具有代表性和深远影响力的学者,他的系列研究(Hyland 1998a,1999b,2001b,2004a,2005c,2012c)通过自建多学科学术论文语料库揭示了“硬学科”(hard disciplines)和“软学科”(soft disciplines)作者在表达立场和劝谏立说方面的差异。在语料库方面,他通常以物理、生物、医学和电子工程学代表理工和自然等硬学科,以应用语言学、哲学、社会学和营销学代表人文和社会科学等软学科。八个学科的学术期刊论文共计约1.7万词符。如前文所述,在理论建构方面,他将立场分为自我呈现、实据和情感三个维度。在自我呈现方面,Hyland(2001b)发现we和I是学术语篇中自我呈现最普遍的表达方式,而且四分之三的第一人称代词都源于人文及社会科学,理工学科尤其是工程学几乎很少使用第一人称。基于学科知识论属性,他解释道,“理工学科的研究议题通常是围绕严谨的实验操作,所以尽可能地减少个人角色和人为因素以突出研究的客观性;而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的读者群松散,且知识结构跨度大,所以观点的说服力往往建立在作者权威的笔锋和文本互动之上”(Hyland 2001b:210)。
在实据方面,Hyland(1998a)以“模糊语”(hedge)和“加强词”(booster)为出发点,认为实据体现学术语篇作者对知识表达的谨慎和自信,同时反映出作者对读者潜在认知和观点的猜测和考量。在对56篇多学科期刊论文自建语料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Hyland(1998a:356-361)发现学术论文中充斥着大量的模糊语和加强词,每篇文章约有120例实据标记词,但是哲学、营销学和应用语言学等软学科使用模糊语和加强词的每万词标准化频率是物理和电子工程等硬学科的两倍。他认为理工学科共同体学缘界限清晰,实验方法和检测控制精准,异议变数有限,因此模糊语和加强词的运用空间小。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则不同,它们受话语语境变数影响较大,且鲜有非黑即白的学术观点,观点的阐述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学者之间的知识协商。文理学科的这种知识论差异有助于解释实据使用的学科差别。在情感方面,Hyland(1999b)基于同样的语料库,发现情感标记语仅次于模糊语,约占立场评价标记语的19%,但是受相同的学科认知和知识建构的影响,“硬学科”的情感标记语明显少于“软学科”。
除此之外,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其他学科在立场标记和人际互动方面的特点,例如理论数学(McGrath & Kuteeva 2012)、生物医学(Gross & Chesley 2012)、生物学和历史(Silver 2012)、材料科学(Charles 2007)、人类学和历史学(McGrath 2016)等。McGrath& Kuteeva(2012)基于自建的25篇理论数学领域期刊论文语料库,与Hyland(2005c)的研究进行比较后,惊奇地发现理论数学学术论文中包含的模糊语和情感标记语比其他学科少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或许是理论数学是建立在纯事实基础上的理工学科,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始终建立在百分之百的准确度之上(McGrath & Kuteeva 2012:166)。Gross & Chesley(2012)以308篇生物医学学术论文为语料,探讨模糊语立场标记与生物医学论文行业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研究成果与行业相关性越大,模糊语使用的频率越低,这样有助于生物医学研究者追求更大的商业价值。
Pho(2013)和McGrath(2016)在软学科内部深入挖掘学科语言使用的细微差异。他们分别对比了应用语言学与技术教育、人类学与历史学在立场标记方面的不同。Pho(2013)的调查结果显示,相比技术教育学,应用语言学学科产生较晚,促使其在文献综述部分使用更多的模糊语;技术教育学比应用语言学拥有更多的产业利益相关者,因此在呈现研究价值时投入更多的情感。McGrath(2016)关注同属人文学科的历史学和人类学,考察自我呈现的立场标记学科差异。研究对来自每个学科的18篇学术期刊论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类学论文使用第一人称I的频率明显高于历史学文章。McGrath(2016:91-93)认为这个差别很可能是由学科不同的知识建构方式造成的:人类学论文常常是基于作者回述田野调查时的生活经历,因此人类学文章包含大量的“叙述中的自我”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上文献对学科差异的阐释很大程度上是基于Biglan(1973)、Becher(1994)和Becher & Trowler(2001)对软学科、硬学科、应用学科和纯理学科的分类和认识。但是,随着后现代主义和知识模块对学科体系的影响(Trowler et al. 2012),逐渐有研究者开始强调学科不同范式和研究方法论在立场建构方面的差别。例如,Hu & Cao(2015)以120篇应用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期刊论文为语料,将学术论文分为量化和质化两类研究范式,发现量化研究比质化研究的论文使用更多的模糊语、加强词以及情感标记语。然而,Gray(2015)认为学术论文中影响人际功能语言特征的因素是综合性的,既有学科群和单个学科的因素,也有研究范式和数据基础的影响。
其次,在体裁及结构方面,Hunston(1989)应该算是较早的研究,她提出评价立场的“状态”(status)、“价值”(value)和“相关性”(relevance)三个维度,分别刻画肯定性、重要性和观点判断。基于十篇科学实验论文的小型自建语料库,她发现科学作者在学术论文的结果部分常对研究主题的“状态”进行评价,在文献回顾部分评述他人研究时倾向表达“价值”的立场,在评述自身研究的重要性时以评价研究的学科“相关性”最为典型。此外,Hyland(1994,2004a)、Biber(2006a)和Bondi(2012)等对教材体裁进行了考察。例如,Hyland(2004a)对56本来自多学科的教材进行了基于语料库的立场标记分析,结果显示模糊语和加强词的使用频率最高,约占立场标记总量的一半。这一结果具有较大的启示,反映出教材体裁并非单单是对学科理论和事实中立客观地讲述。相反,教材编写者在呈现的学科知识内容中加入了自己对学科世界的认知判断与观点立场(Hyland 2004a:114)。(www.xing528.com)
学术论文摘要也一直是学术语篇立场研究较为集中的体裁(Hu & Cao 2011;Hyland & Tse 2005b;Jiang & Hyland 2017;Pho 2008;Sala 2014;Stotesbury 2003)。传统观点认为摘要写作是程式化的写作,语言极为简洁,扼要报告文章主旨。然而,研究发现摘要中存在大量的立场标记和评价判断,它们不仅以隐喻等隐性方式存在,而且在更大程度上通过态度和情态词汇直接显性呈现出来(Hu & Cao 2011;Stotesbury 2003)。Stotesbury(2003)、Pho(2008)和Jiang & Hyland(2017)等还发现在文献评述、反面论证、报告主要发现和推介主旨观点这四个关键语步中立场标记较为密集。摘要中策略性地表达立场,加入评价语言反映出作者揣测读者的话语期望,并结合摘要体裁的结构特点,在劝说性语步充分地彰显立场和价值判断,从而“抓住读者兴趣”(hook the reader)(Hyland & Tse 2005b)。
此外,对比英语本族语和二语学术作者在表达立场方面的差别也是国外学者常常关注的研究问题。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Hyland& Milton(1997)对900篇中国香港地区大学生论文与770篇英国学生论文进行的比较,McEnery & Kifle(2002)对比了厄立特里亚大学生与英国大学生在论说文中使用言据立场的差异,Hinkel(2005)比较了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本科生与美国本科生的学术论文,Lancaster(2011)比较了英语非母语的大学生与英语为母语的大学生学期论文中评价立场的差别,Lee & Deakin(2016)对比了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与美国本土学生在学术论文中立场标记的异同,Cao & Xiao(2013)则以学术期刊论文为语料对比了中国学者与国际学者在立场建构等方面的差异。这些研究反映出一个事实:英语非母语者的立场标记资源有限。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实据性立场评价方面,作者对事实判断过于强烈,这不仅不利于展开对话空间,也难以建立可信的作者身份。
相比国外相关研究的兴趣和焦点,国内研究则主要运用相关概念和框架,突出对比学术期刊论文与学习者语篇,力图揭示中国学习者学术文本的语言特征,从而指导学术写作教学(鞠玉梅 2016;娄宝翠 2013;潘璠 2012;徐宏亮 2007;周惠、刘永兵 2015b)。徐宏亮(2007:45)针对认知、态度和言语风格立场标记语,在自建语料库的基础上,对比了应用语言学领域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的博士论文和国际权威期刊论文在立场建构方面的差别。通过观察三类立场标记语在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博士论文的使用情况后,发现中国学习者使用认知立场标记语最为频繁,其次是态度立场标记语,言语风格立场标记语使用最不频繁。尽管这种分布规律也同样体现在母语专家作者的学术论文中,但是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使用的立场标记语在总量上远少于本族语专家作者。
娄宝翠(2013)和周惠、刘永兵(2015b)则分别以外壳名词和标记名词为切入点,对比了中国英语学习者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与同领域国际期刊论文,考察了中国学习者使用名词资源表达态度立场和价值判断的情况。两组研究得到相似的发现:中国学习者使用名词立场资源的频率明显低于母语专家作者,且在外壳(标记)名词类符或形式上缺乏多样性,明显少于期刊论文的使用。就通过名词表达的立场而言,认知立场通常比态度立场多(娄宝翠 2013),或者说,对研究作出认知判断的情形多于对言语表达的情感态度(周惠、刘永兵 2015b)。姜峰(2015b)认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名词立场建构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或许是由二语写作的复杂性和回避性的语言选择策略以及中英语言句法的不同所致。
国内学术话语人际意义的另一个聚焦点是书评体裁(陈令君 2008;蓝小燕 2011;唐丽萍 2004,2005;周惠、刘永兵 2015a)。学术书评的核心是评价,书评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书评作者对书籍内容和价值的公正评价,而且取决于他如何同潜在读者进行互动,从而使评价更具说服力”(蓝小燕 2011:14)。因此书评体裁成为学术语篇人际意义分析的理想语料(唐丽萍 2004:37)。蓝小燕(2011)以语言学领域书评为语料,研究发现书评蕴含的情感态度表达最少,判断资源的使用频率较高。情感突出的是书评作者个人的感情状态。与之相反,判断反映被评价者的特征,评价者完全被背景化了。这些都体现作者为书评客观性所进行的评价资源的修辞选择。同样基于语言学领域的书评语料,陈令君(2008)的统计结果表明了语气加强词大多修饰肯定性评价,弱化调节语修饰的否定性评价。她认为这不仅与书评作者树立客观公正的权威身份有关,还可能与其对原书作者面子需求的考虑有关。可见,书评语篇独特的体裁特点要求作者从人际因素的角度作更周全细致地考虑,维护创造一个和谐友好的对话气氛,从而提高书评的说服力,达到推动学术进步的最终目的(唐丽萍 2005:1)。
第二,读者带入。
读者带入是指以受众为导向,引入读者参与论证过程的语言资源和手段。如上所述,在学术语境下,它通常包含提问、读者称谓、指令语、共享知识和附加语等五种语言资源。相对于立场评价,国内外学术语篇的语料库研究涉及读者带入的相对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Hyland(2001a 2005c)、Hyland & Jiang(2016)、Jiang & Ma(2018b)、Lafuente-Millán(2014)等。Hyland(2001a,2005c)基于自建多学科学术论文语料库,发现读者称谓是学术语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带入手段,人文学科较理工科更倾向于运用读者带入策略,引导分散的读者群对研究议题产生共鸣。Lafuente-Millán(2014)进而发现母语文化亦会影响学术作者选择读者带入的策略,譬如西班牙学者受兼收并蓄的母语文化影响,通常倾向于使用we来带入读者。
笔者认为,读者带入的人际意义研究相对较少的一个原因是语料库手段难以实现对共享知识的识别和检索。例如Hyland(2001a)和Lafuente-Millán(2014)均表示研究者需要手工处理检索行,逐一识别共享知识标记。基于此,Hyland & Jiang(2016)进一步探索共享知识检索手段的可操作化,将共享知识归纳为“逻辑推理”“研究条件”和“常规传统”三类,并提供每一类常见的可批量检索的话语标记。Jiang & Ma(2018b)对比了博士生开题报告与期刊论文语料库,发现作为年轻学者的博士生善用逻辑推理(如obviously),而避免使用学科领域内的常规传统词汇(如established)。这样更有助于体现出学科新手多谈思考、少讲常规的学徒身份。
尽管Basturkmen(1999)、Fortanet-Gómez(2004a)、Biber(2006a)、Aguilar(2008)、Grant(2011)等研究对学术口语语体中立场标记进行了考察,但是由于语料收集困难,转写繁杂以及语言受使用语境影响等多种原因,学术英语立场研究对学术语境下口语语体及体裁的关注仍显不足(Hyland & Shaw 2016)。口语语体的对话性与即时性令交际双方的人际互动显得较为自然,相比之下,学术笔语以概念信息为主要交际内容。在书面文本中挖掘被忽视的人际协商与交际特征正在吸引着学者的研究兴趣,因此会逐渐成为今后学术话语人际意义研究的重要关注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