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酥油灯的基本造型为圆口外侈、收腹折底,高足中环状突起,足底呈喇叭状,其纹饰皆与藏传佛教相关。瓷酥油灯在乾隆时期开始大量出现(据说雍正已有[35]),嘉庆、道光两代亦有烧造,品种以青花为主。材质除瓷以外,还有土陶、金属(金银铜皆有)、玉器、雕漆、掐丝珐琅等制品。瓷酥油灯造型应来源于藏地金属用器。雕漆、掐丝珐琅酥油灯外形则与瓷相仿,或受瓷酥油灯影响所致。
从收藏来看,瓷酥油灯西藏、内地、海外各处均有收藏[36]。几乎皆为景德镇生产,清宫自用、赏赐给西藏上层的器物均有。其他材质酥油灯在西藏、内地等处亦有收藏[37],现藏地寺院中多见的金属酥油灯,均为佛前供器。
图57 嘉庆瓷酥油灯
图58 清瓷酥油灯
就造型而言,瓷质青花酥油灯高度多在10厘米左右(也有例外,如乾隆时期烧制了大小各异的酥油灯,不一定维持在此高度),乾隆时期(图56)[38]开始至嘉庆(图57)[39]、道光时期[40],酥油瓷灯造型基本保持一致,变化不大。分类来看,根据灯碗内纹饰不同分为SYD-A团花心(如图56、图57,大多数瓷灯均属于此类),SYD-B梵字心(图58)两种[41]。分析其造型来源,会发现瓷酥油灯结合了瓷质青花高足碗与铜质酥油灯两方面的造型特征:
图59 清铜酥油灯(www.xing528.com)
首先,来看青花高足碗,其造型与瓷酥油灯相去不远,甚至可以认为酥油瓷灯是青花高足碗造型发展中的一个变体。陶瓷高足碗器型源于何处、何时,说法尚未统一[42]。就青花高足碗而言,是从元代开始大量出现的,造型受蒙古族人民喜爱,也符合其使用习惯,在元代瓷器中得以大量制作。元时期高足瓷碗亦传入西藏,对西藏碗型产生了深远影响,西藏夏鲁寺元时期的壁画图像证据显示当时藏地贵族或已模仿蒙古贵族,开始使用高足碗[43]。明清时期在西藏仍可见大量高足瓷碗的实物。元代青花高足碗圆口外侈、高足等基本造型,为瓷酥油灯提供了造型基础[44],但高足碗外壁上的八吉祥[45]、梵文[46]等藏传佛教相关纹饰则是在明清时期才大量出现的,这亦为瓷酥油灯提供了纹样装饰的素材。
其次,观察一下藏传佛教寺院中常见的金属酥油灯,便可发现其对酥油瓷灯的诸多影响,再将酥油瓷灯与高足瓷碗比较,可察觉两者有几处明显的不同,如灯碗外壁更加陡直,折腹更加明显,高足上有突起的环状造型。这些不同之处,则是对金属酥油灯的模仿。乾隆时期是格桑式金属酥油灯流行的时期,清乾隆时期制作的瓷酥油灯也体现了格桑式金属酥油灯的一些特征[47]。就清代的金属酥油灯而言,灯碗造型主要分为直角状折腹(图59)[48]和圆弧状折腹[49]两种,酥油瓷灯的灯碗造型受直角状折腹金属酥油灯影响大一些。另外,金属酥油灯高足上一收一放类似贲巴的造型设计,应就是酥油瓷灯柄上诸多环形突起的由来,只是瓷灯将之简化了。铜胎剔红[50]、掐丝珐琅[51]酥油灯与瓷酥油灯的外形设计近乎一致,都受乾隆时期宫廷设计风格的影响。
清代玉质酥油灯(图60)[52]在高足造型上比瓷酥油灯更忠实地模仿了金属酥油灯的外观,玉质酥油灯为短柄加喇叭足的高足造型,瓷质酥油灯的高足仅是将高足瓷碗的足部变得更外撇和夸张,然后在中部添加了一环突起。
就使用与文化内涵而言,使用方面,根据现在藏传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供奉于佛前的大量酥油灯来推测,清代的瓷酥油灯很可能也是被供于佛前使用。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现今仍使用的土陶酥油灯,根据使用场合不同,称谓亦不尽相同[53]。青海地区藏民在春节时仍保留点灯供佛的风俗[54]。关于灯中的酥油,笔者了解到西藏大多数寺院中酥油灯中的油使用的是从松树等处提取的植物油,藏民认为这比动物身体中提取的油脂更加干净,适宜供佛,但仍有少数寺院使用动物油。文化内涵方面,藏传佛教中灯光代表光明、智慧、忏悔[55];灯火不灭,光明永存,也符合世俗生活中民众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图60 清玉酥油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