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莲式盘的造型及其演变

莲式盘的造型及其演变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莲式瓷盘基本造型为由带尖莲瓣围合而成的圆盘。莲式瓷盘原型在藏地难免踪迹,故笔者认为莲式瓷盘造型为融合了藏传佛教元素的内地创新器形。图46元莲式盘图47明万历莲式盘从造型来看,元代青花莲式瓷盘口径较大,达30厘米左右,明清时代基本维持在18厘米-19厘米左右,高度历代皆差不多在4厘米-5厘米左右。紫砂器通常用于赏玩品茗,紫砂莲式盘与宗教的关系则显得更加疏远。图48清康熙莲式盘

莲式盘的造型及其演变

莲式瓷盘基本造型为由带尖莲瓣围合而成的圆盘。莲式瓷盘从元代开始便有生产,明万历时期迎来制作高潮,清代康熙开始继续生产,元明时期的瓷质莲式盘的莲花外形和装饰纹饰中都带有浓郁的藏传佛教风格,莲式瓷盘品种有青花、青花釉里红、白釉、五彩等[1]。该造型在清代紫砂器中亦可得见。莲式瓷盘原型在藏地难免踪迹,故笔者认为莲式瓷盘造型为融合了藏传佛教元素的内地创新器形。

收藏而言,莲式瓷盘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私人藏家处均可得见[2]。但西藏地区还未见分布,其作为赏赉器的可能不大。从宫廷原有收藏情况看来,其作为皇家自用藏传佛教供器,或仅作为一般宫廷陈设器的可能性比较高。

图46 元莲式盘

图47 明万历莲式盘(www.xing528.com)

从造型来看,元代青花莲式瓷盘口径较大,达30厘米左右,明清时代基本维持在18厘米-19厘米左右,高度历代皆差不多在4厘米-5厘米左右。莲瓣边缘设计或是仿造金银器[3]。宋辽金时期的定窑莲瓣盘,其莲瓣设计还没有达到元代瓷质莲式盘这种出尖的效果[4]。可将搜集到的莲式瓷盘根据年代造型不同分为三类:LSP-A(其他造型命名分类中命名缩写为器型全程的拼音首字母)元青花单层莲式盘(图46)[5],莲式盘是从元代开始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造型,此时造型相对后世简单,只是内外一层莲瓣的造型。元代这种造型的莲式盘在明隆庆年间仍有制作[6]。图46的青花莲式盘被认为是区别于外销青花大盘的内销品,元以藏传佛教为国教,此件盘外形上模拟佛教圣物莲花,并描绘了诸多藏传佛教中常见的符号(七珍八吉祥等);LSP-B明万历青花双层莲式盘(图47)[7],造型较元代更加复杂,内双圈、外双层的莲瓣造型,更加生动逼真,也奠定了莲式盘最经典的造型,其内将元代七珍八吉祥等纹饰改为宝珠纹,中央置一“梵”字,外侧亦饰一圈梵字间插花纹,梵字为藏地常用的兰扎体。万历莲式瓷盘制造数量较大,每件瓷盘间都有微小区别,盘内心梵文书写有的精巧有的歪斜,盘外八个(佛教密宗里代表佛、菩萨等尊的梵字或其所说的真言)排列方式抑或有别[8];LSP-C清康熙双层青花釉里红莲式盘(图48)[9],整体外形上基本承袭了万历时期的设计,并将釉里红技术运用到了盘中,纹饰上将梵文均换为“福”“寿”等汉字。此外,之后在清中期还出现了紫砂陶等新材质的莲式盘[10]

就使用与性质来说,元代莲式瓷盘或是在与藏传佛教相关的宗教场合中使用的供器,而明代瓷莲式盘则根据其梵字判断或是在观世音菩萨与无量寿佛前使用的供器[11]。明万历时期大量制作此种莲式瓷盘,应是崇奉藏佛的一种表现[12]。元明莲式瓷盘其使用场合、自身性质都与宗教密切相关,而清代开始,去掉了梵字等具有藏传佛教意义的纹饰与符号,出现了“福”“寿”等更为世俗化意义的装饰字,推测此时莲式盘更多用于世俗生活。紫砂器通常用于赏玩品茗,紫砂莲式盘与宗教的关系则显得更加疏远。

图48 清康熙莲式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