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瓷贲巴壶与贲巴瓶,“三器”是其中关键,壶腹部会伸出一条流,而瓶则没有流。除“流”这一造型之外,贲巴壶与贲巴瓶的主体造型是一致的。瓷贲巴瓶(壶)基本造型为口部厚盘状,细颈,圆形鼓腹,细足颈,覆莲或喇叭状足,一般无柄,无盖。各部分具有一收一放的造型节奏设计,这种收放设计思想被运用在藏地房屋的金顶、寺院摆放的酥油灯等处,当然在藏传佛塔上亦有体现,甚至整个贲巴瓶就可近似看作一个藏传佛塔的缩影,有浓郁的藏传佛教色彩。关于瓷制贲巴与藏传佛教的联系此点,可以云南文峰寺的例子加以说明。在云南藏区文峰寺(属藏传佛教白教)等藏传寺庙中,贲巴瓶多为瓷质,可以盛装净水、宝石等。不仅如此,云南藏区商店中瓷的贲巴瓶也是为寺庙特别准备的,这与金属胎贲巴流行的西藏中央藏区大不相同。据云南藏区所见,当地瓷贲巴壶是作为宗教专用器而制作的。
瓷贲巴瓶(壶)从康熙时期开始制作,雍正时期亦有烧制,乾隆继续,品种更加丰富,数量也较康熙时期增多,造型亦发展出了有别于康熙时期的特色。乾隆之后,贲巴瓷壶制作开始减少,嘉庆、道光时期的瓷贲巴壶瓶(壶)还可得见,之后罕有。现存数量较多的是乾隆时期的瓷贲巴瓶(壶),其次为康熙时期,以下瓷贲巴瓶(壶)的梳理也以这两个时代为主。金属胎的无柄贲巴瓶(壶)从元代开始便有制作,其中有“金瓶”之称的乾隆贲巴瓶,由于与“金瓶掣签”制度相联系,政治地位崇高,其造型被乾隆时期的贲巴瓷壶大肆模仿。单就金属胎的贲巴壶而言,至今在藏区民间仍然可以看到许多用作盛装酥油茶的有柄金属壶,有些壶装饰精美,可能在典礼之时使用,更多日常用的贲巴茶壶十分朴素,没有繁复装饰。有些金属贲巴壶还可以直接置于炉上用于煮酥油茶,这种民间日常使用的贲巴壶器形有别于寺院中的贲巴瓶(壶),皆有柄和盖,便于手执和盛装液体不洒出来。在明宣德时期亦有与此类金属贲巴茶壶类似的青花瓷茶壶出现(图31)[1],这种宣德时期创烧的瓷器新品种,或是模仿藏地金属类贲巴茶壶而生产的。
定名方面,贲巴壶中“贲巴”(或“奔巴”)两字,来源于藏语,即“壶”之意。此外,瓷器中的“贲巴”还有“藏草瓶(壶)”(其中有一种被称为藏草壶的器形,或与西藏无关,图32)[2]、“宝瓶”[3]、“沐浴瓶(壶)”[4]、“甘露瓶”[5]等称呼,这些别称几乎皆与藏传佛教有关。贲巴于藏地的使用有世俗生活与宗教场合之分,一般世俗生活中“贲巴”的称呼使用较多,“贲巴”也是这一类藏式器物的统称,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而狭义的瓷“贲巴”,基本就特指一种有流无柄的瓷瓶造型。(www.xing528.com)
此外,在世俗生活与宗教场合使用的贲巴壶,造型也不尽相同,其最大区别在于有无手柄。一般而言世俗生活中通常安装手柄以增强容器的实用性,宗教用器则无此需求。
图32 明宣德藏草瓷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