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收藏来看,乾隆时期的瓷质多穆壶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均有收藏[33]。皆为传世品,多是清宫皇家自用品。
就造型而言,与康熙时期相比,乾隆多穆瓷壶的高度大多在46厘米左右(但亦有30厘米左右的例外),比康熙多数器形略高;仍为短“S”形流,但流与器身之间出现了横档相连的设计,这在粉彩、红地描金多穆壶中颇为常见,有的“S”形流口部呈凤首状;与元代相同,大部分多穆壶中再次出现了柄的设计,多为龙造型,分为简洁“C”状龙柄和漩涡造型龙柄两种,有研究认为龙柄与魏晋南北朝鸡首壶的龙形柄有关[34]。以上凤首流与龙形柄在西藏地区盛装酥油茶的器物上至今仍然可见,虽然器物的器身造型并非圆锥或圆柱状。根据品种不同可分为:QLD-A(即乾隆多穆壶A型)粉彩多穆壶,进一步细分可有QLD-Aa绿地粉彩多穆壶(图25)[35]以及QLD-Ab白地粉彩多穆壶。所集QLD-Aa两件多穆壶款识相同[36],纹饰皆为缠枝花纹,QLD-Ab的纹饰为西藏风格浓郁的“八吉祥”;QLD-B仿生多穆壶,进一步可分为QLD-Ba无横档壶(图26)[37],其凤首流与龙形柄都颇为别致,龙形柄造型与元代多穆瓷壶中上下有漩涡造型的柄相似,龙的颈项与尾巴呈现出卷曲近圆的造型,以及QLD-Bb有横档壶[38]该壶体量较小,无柄的设计源自康熙时期,而有横档的设计又是乾隆时期出现的新造型,此器物上呈现出了康熙向乾隆时期过渡的造型;QLD-C红地描金多穆壶,其虽不属于仿生多穆壶[39],但外形极似QLD-Bb壶型。另外,乾隆时期广东地区还制造了仿制多穆壶节状造型的茶壶,但是没有僧帽装饰[40]。
就文化内涵及使用来说,从乾隆时期的绘画中可以看到多穆壶在当时的使用情况,“紫光阁赐宴图卷”最左侧可以看见,桌上摆放的4件木质颜色多穆壶[41],器身上没有流,旁有专人看管。无流的多穆壶让人想到内蒙古对于“多穆”无流的定义,这时宫中具有实用功能的木质多穆壶或是受蒙古习俗的影响。而装饰华丽的瓷质多穆壶,尤其是粉彩一类用于宫内陈设装饰的可能性高一些,其上的番莲、八吉祥装饰是与藏传佛教相关的。就瓷仿木多穆壶而言,所仿之木应该是“拉古里”木,这种色泽微黄,花纹装饰的木头来自藏地,文献中载有“避毒”的效果[42]。“避毒”功能对于皇家来说颇为重要,也是皇家制作瓷仿木藏式器物的重要原因之一。清时期藏地应该也有木质的多穆壶存在,这从今日广泛存在的木质酥油桶中可推知。据“赐宴图卷”可知,在宫廷中木质多穆壶较之瓷质,或更常被作为实用器使用,但却因材质易腐,不易保存,只留下了图像资料。另外,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的瓷仿木多穆壶底有“钦训堂制”四字款,“钦训堂”是当时皇室宗亲康熙帝之孙辅国公——永璥的堂号,永璥乃乾隆时期著名收藏家[43]。其堂制作的多穆壶呈现出康熙风格与乾隆风格相混合的特征,如其具有康熙时期的无柄设计,又具有乾隆时期的连横装饰,这与吉美所藏的一件瓷仿木多穆壶造型极为相似,吉美此件多穆壶或亦是由该堂制作的。(www.xing528.com)
图25 清乾隆粉彩多穆壶
图26 清乾隆仿木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