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突发群体传染病处置模式

突发群体传染病处置模式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明确为传染病,还要初步判断最有可能的引起群体性传染病疫情的病原性质。群体性传染病暴发后,受感染人群由于致病源不同表现为不同的感染症候群。传染病专家应结合自身处置疫情的经验对他们进行个人防护技能的培训及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消除恐惧心理。

突发群体传染病处置模式

(一)明确组织领导和分工

首先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有流行病学和临床专家参与的疫情处置领导小组。下设流行病学调查组、医疗救治组、隔离管控组、信息报道组、后勤保障组、协调督导组。领导小组组长由相关部门、院校、单位主管担任,对整个事件负总责,成员包括各专业带头人及相关领导,对所属工作负全责。各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要注意理顺各种关系,疏通各个环节,做到处处有人管、事事有着落。建立每日例会制度。每日定时召开会议,报告每日疫情变化、住院患者情况,各组汇报前一日工作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责任到人、分片包干,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保证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协调运行、加强督导

为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尽快有效控制疫情,及时实施医疗救护,做到令行禁止,协调督导组要全天候运行,充分发挥其督导和协调的作用。检查各责任单位的消毒隔离措施和防护措施是否合格,发现错误要立即纠正,实施不力的要给予处罚。建立领导小组成员定期碰头机制,及时了解疫情变化动态和医疗救治情况,保障有关的物资、设备、设施、技术、经费到位,要及时发现问题,并立即解决问题,坚决杜绝互相推诿、扯皮等现象,发挥各自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尽一切可能控制疫情蔓延;否则疫情不但得不到有效控制,甚至出现反复、蔓延、扩散的现象。

(三)医疗救治、患者为先

1.临床初步判断

群体性疾病具有突发性、集中性、暴发性、短期内大量患者出现等特点,临床症状和体征复杂多变,早期建立临床诊断对于迅速开展有效治疗、阻止疫情扩散、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关键。因此,疫情一旦发生,要迅速协调有经验的传染病临床专家到现场,根据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初步判断群体性疾病的性质,是传染病,还是中毒、群体性癔症?如果明确为传染病,还要初步判断最有可能的引起群体性传染病疫情的病原性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尽量就地隔离治疗,提高救治水平,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群体性传染病暴发后,受感染人群由于致病源不同表现为不同的感染症候群。其中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感染,均可引起发热。发热程度、热程、热型因病原体不同差异很大,群体性疫情一般热程比较短,在发热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症候群做出相应的临床诊断。常见群体性传染病症候群临床特点如下:

(1)呼吸道综合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寒战、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和乏力等流感样症状,严重者可以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憋气等肺炎症状。引起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A组链球菌、军团菌;病毒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博卡病毒、冠状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等。

(2)发热伴出疹综合征表现为发热,经过一段时间后身体出现皮疹,皮疹类型包括斑疹、丘疹、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水泡疹等,皮疹分布可呈局部,也可全身,可呈向心性分布,也可呈离心性等分布。常见病原细菌如链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沙门菌等;病毒如麻疹病毒、风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肠道病毒、登革热病毒、微小病毒B19等;还有伯氏疏螺旋体、立克次体等。

(3)腹泻综合征表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隐痛、绞痛、胀痛)、腹泻,大便可为糊状便、黏液便、蛋花汤样便、水样便、血水便、脓血便等,可伴有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脱水,甚至休克等。常见病菌有:细菌如沙门菌、志贺菌、弯曲菌、致病性弧菌(如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致泻性大肠杆菌、致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嗜水气单胞菌等;病毒有: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等;寄生虫有:溶组织内阿米巴、贾第虫等。

(4)脑炎脑膜炎综合征表现为急性起病;有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存在脑膜刺激征。常见病菌有:脑膜炎奈瑟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猪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病毒有:乙脑病毒、腮腺炎病毒、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寄生虫有:疟原虫、囊虫等。

(5)发热伴出血综合征表现为发热,然后有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轻者为瘀点、瘀斑,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等部位的大出血。常见病菌有:鼠疫杆菌、脑膜炎奈瑟菌、猪链球菌等;病毒有:汉坦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登革病毒等;还包括立克次体、钩端螺旋体等。

新近出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表现为头痛、乏力、腹泻,肝、肾、心脏、血液等多系统受累,血小板显著减少,白细胞减少。严重者因出现多脏器衰竭而死亡。病原体为新型布尼亚病毒。

除上述常见综合征外,由于疾病的性质不同临床表现会有较大差异,临床专家到达现场后,要认真详细地采集病史,进行系统体格检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结合辅助检查结果做出初步的临床诊断。

2.临床救治

当群体性疫情初步考虑为传染病时,临床专家应指导疫情单位设立定点医疗机构,集中收治患者。应在疫情发生地或发生地附近指定定点医疗机构,最好是当地中心医院或地方医院的传染科,如果不具备收治传染病条件,如普通内科病房,应因地制宜对病区进行适当改造,其中最主要的是划清“三区两线”,即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及工作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两条分隔线的设置,以达到避免交叉感染的目的。在疫情特别严重时,如非典流行时期,还可能临时新建医疗机构收治患者。在疫情初期,如果有大批病因不明患者相继发病,对参加收治患者的医护人员,特别是没有接触过传染病的医护人员心理承受能力是极大的挑战。传染病专家应结合自身处置疫情的经验对他们进行个人防护技能的培训及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消除恐惧心理。

治疗方面,最主要的是病因治疗。在病原明确时,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结合既往诊疗经验(如果是细菌感染,最好根据药敏试验及近年来病原耐药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明确药物剂量、使用方法、疗程;在病原尚不明确时,应分析最有可能的病因并针对用药,对于疑难、危重患者在必要时选择广谱、强效药物,并进行必要的联合治疗,以覆盖细菌、病毒,甚至支原体、衣原体等,待病因明确、病情稳定后再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也可采取降阶梯或序贯治疗策略,避免发生二重感染。

除了对因治疗外,应重视对症支持治疗。有些传染病的对症治疗意义甚至超过病因治疗,如霍乱,最主要的不是抗生素治疗,而是液体疗法,维持循环的稳定,通过及时、正确的补液,绝大部分患者可以得到成功的救治。同时,营养支持治疗亦不能忽视,传染病患者早期多有发热、食欲缺乏、恶心等症状,导致摄入减少,而营养供给不足会进一步降低机体免疫力,影响疾病恢复。应注意调节饮食口味,改善患者食欲,同时根据病情不同给予不同的特殊饮食或营养支持,如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患者,尽量给予低呼吸熵的营养补充,减轻呼吸负荷;伤寒患者应特别注意少渣饮食,并禁食易产气及刺激肠蠕动的食物,避免引起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等。

对于重症患者的救治应区别对待,救治措施是否及时、正确、有效,直接影响了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应组织专门力量重点救治重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个体化,及时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和个体差异调整治疗,做到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时而异。

早期发现重症化倾向或重症患者非常关键,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辅助检查结果的变化,以便能对重症患者进行早期预警。如SARS患者重症预警指标包括年龄大、合并基础疾病多、发热持续时间长、呼吸频率快、血氧饱和度低、白细胞总数高、淋巴细胞计数低及胸部X线片病变累及双肺等。因此,年龄、病程长短、生命体征变化、精神状态、呼吸功能、心功能(心肌酶学改变)、胸部X线片等均应密切观察,以便筛查有用的预警指标。

3.症状监测

在疫情初期临床诊治明确、隔离措施到位后,对密切接触者的临床观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很多传染病症状表现多样,涉及多个系统,特别是疾病早期,往往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带来极大难度。这就要求对隔离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要有一整套完善的症状监测体系。

首先应明确什么样的症状要纳入监测范围,除了包括已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还应包括根据初步临床诊断还有可能出现的临床特征。比如发热的标准,可采取腋下温度>37℃为筛查标准,一旦出现发热,应迅速给予隔离。

其次应发挥两个方面的能动性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监测。一是发挥专业医务人员的能动性,按时或随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主动监测,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必要的体格检查等;二是发挥密切接触者自身的能动性,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讲明监测的重要性和意义、监测什么、指导他们进行自我监测等。

临床专家通过指导建立监测体系,对与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染疫动物的密切接触者要进行严密医学观察,明确疑似患者、应临床诊断患者、实验室确诊患者的不同诊断标准,及时筛查可疑感染者,一旦发现疑似患者,应迅速脱离群体,尽早隔离,及时治疗。做到不漏诊、不误诊,鉴别诊断有难度时,宁“过”勿放,防止疫情扩散。同时,根据重症患者的表现,确立重症患者的诊断标准,明确预警指标,对高危人群重点监控,及早发现重症患者并及时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4.明确住院、出院标准

根据监测情况,临床专家对疑似患者进行详细诊断,一旦确认为患者要及时收入住院治疗。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如果症状消失,异常指标恢复正常,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出院标准,并根据疫情的动态变化及时总结出指导性、可操作性强的诊疗指南,包括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重症和危重患者预警、临床分类处置原则、住院原则、治疗方案,预防措施、出院标准等。

(四)现场调查、明确隔离措施(www.xing528.com)

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于控制传染病疫情至关重要。重点要查明首发病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明确传染原、传播途径、传播方式、传播因素、患者数、人群分布、流行过程及流行特征;明确其他病例与第一例病例之间的关系,确定最短和最长潜伏期、平均潜伏期;明确疫情发生、发展的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发现疫情发展的趋势,评估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面。

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是可以发生人与人之间传播,应尽量通过询问每个人的病史,从中找出最先发病的患者,并弄清后续病例与首发病例以及各个病例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患者是否作为传染原。消化道传染病的特点是病从口入,由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引起感染。虫媒传染病的特点是节肢动物携带病原,经叮咬等途径传播给人。

在突发疫情的控制当中,隔离对于防止病原体传播和扩散,减小疫情的影响范围至关重要。应根据不同的传播途径进行隔离。

对于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明确传染原,把好“病从口入”关,不吃可疑食物或饮用可疑水,注意患者吐泻物、餐具、便器的消毒和注意手卫生,同时要采取防蚊蝇措施,避免病原扩散。

对于虫媒传染病,主要是与媒介生物进行隔离。在流行区野外活动、参加军事训练、生产劳动时,应注意扎紧袖口、领口及裤脚口,身体外露部位涂擦药物以防媒介生物叮咬。回驻地后及时洗澡、更换衣物等,同时采取药物、器械等杀虫措施。

最棘手的是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由于可发生人与人之间传播,特别是在近距离接触时更容易传播,因此在疫情初期,疾病特点不明、诊断不明的情况下,密切接触者应尽量做到单间隔离,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病数。如果不能做到单间隔离,应让尽量少的人在一起隔离。隔离过程中一旦出现患者要迅速脱离集体,未发病者集中隔离或单间隔离,最大限度地避免交叉感染。

影响隔离的因素与传染病的传染性有关。不同传染病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具有的传染性并不相同,有的在发病前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如麻疹发病前两周即具有传染性、水痘发病前两天具有传染性,甲型H1N1流感潜伏期也具有传染性;有的在潜伏期无传染性,只有发病后才具有传染性,如SARS;一般情况下传染性最强时期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后。因此对隔离人群要密切观察,在一定时间内无患者出现不能等同于可以解除隔离,要根据最长潜伏期来决定。

共同暴露同一传染原后,有的人发病快,有的人发病慢,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者数小时,长者可达数月或数年,群体性传染病一般情况下属于短潜伏期传染病。从暴露到发病时间最短者为最短潜伏期,最长者为最长潜伏期。明确最短和最长潜伏期对于疫情控制,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控制意义重大,可以明确是否解除疫情隔离。只有与最后一名确诊患者接触的所有人员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后,如果再没有新发患者,才可以考虑解除疫情隔离。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专家的疾病诊断意见提出相应的隔离措施后,还要划定适当的疫区范围。范围过大,不便于管理,还会对社会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范围过小,则可能不利于疾病的有效控制。封锁期间,除医务人员和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外,其他人不得进入疫区;物资不得外运。封锁期限,一般自最后一例患者隔离之日起,直到经过该病的一个最长潜伏期再无新病例发生为止。若发现新病例则以最后一例患者发病时间为准,重新计算。发生重大疫情的单位经上级批准同意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①划定隔离区域,控制人员进出;②限制、停止集会或者人员聚集的其他活动;③对人员进行检疫,对物资和交通工具进行消毒;④临时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水源和饮食场所;⑤单位可停训、停工、停课。

值得强调的是,做好现场控制工作对控制疫情十分重要,特别是传染病疫区(点)封锁、隔离范围和控制措施要切实可行,落实到位。

(五)收集样本、明确病因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实验室能够开展的检测项目越来越多,影像学检查手段也日趋完善,诊断准确率显著提高,这为明确诊断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在疫情发生后,大批患者集中发病,因此确定致病原因非常重要。可以指导用药,判断预后,因此要尽早、尽快,第一时间取得第一手材料。临床专家应根据疾病的特点筛选出最有价值的诊断项目,指导尽早留取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采用显微镜镜检、分离培养、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以达到快速诊断的目的。如考虑细菌感染,在发病早期应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检测。使用抗生素之前,应采集各种体液标本如血液、尿液、大便、各种穿刺液(如脑脊液)、痰液等进行病原检查。如考虑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同样应留取各种体液标本如血液、尿液、各种穿刺液(如脑脊液)、痰液等进行血清学检测(如酶联免疫方法、免疫荧光方法等)、病毒学检测(如PCR方法),也可进行组织培养、动物接种等。早期标本可检查抗原及核酸,有助于早期诊断;后期可采用查抗体的方法,IgM阳性检验有助于早期诊断,IgG阳性检验应采用双份血清,间隔时间1~2周,滴度升高4倍以上的方法以有助于明确诊断。要注意指导患者和医护人员注意标本的规范留取、储存和运送,这对于提高检测阳性率十分重要,如痰标本的留取操作中,清晨留痰、漱口、深咳等都十分重要。

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片、心电图、CT、MRI等对于明确诊断也十分重要,应根据当地技术条件及患者病情相应地进行完善。

检验结果出来后,要及时报告指挥部,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六)垃圾、污物无害化处理

传染病疫情发生后,控制致病原的扩散对于整个疫情的控制非常重要,要设立专门的队伍进行处理。

对病区和隔离区要定时、定期进行消毒。首先控制人员流动,然后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先室内后室外、先驻地后野外、先人员后装备、先近后远的顺序进行。室内消毒时,要注意将空调系统、建筑物内部所有空间同时处理,达到有效浓度后封闭。处理后,多点采样检测,必要时重复处理,确保效果。患者离开后,应对其居住的房间、活动的场所、接触的物品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处理,以消灭残留的病原体和媒介。必要时,同时进行杀虫灭鼠

患者使用过的物品,患者的排泄物等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病区或隔离区产生的生活垃圾要集中处理,统一焚烧或深埋;对生活区的垃圾点也要重点进行消毒。

对污染的环境、物品、交通工具以及人员也要进行消毒。

(七)物资储备和后勤保障

疫情发生后,人员流动受到限制,要有专门人员负责相关物品采购,以保障整个疫情防控过程的顺利进行。包括医疗器材,如隔离衣、手套、鞋套、消毒药品及器械;救治患者所需药品;实验室检测所需试剂、耗材等;患者、隔离人员基本生活用品如吃、住用品等,要统一采购,集中保障。

(八)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

传染病疫情一旦发生,由于事件本身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危害性往往超出当事人群的认知范围和应对能力,加之活动范围受限、社会媒体宣传的影响,情绪非常容易失控,造成恐慌、恐惧心理。如不及时疏导,可能引起严重的心理问题,如出现严重精神问题,甚至自杀倾向等。因此要及时组织所属人员尽早进行心理干预,进行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问题处置观,努力消除恐慌。在不违反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使他们知道发生了什么,有什么危害,该怎么办,结局是什么,以避免各种谣传产生。

(九)疫情直报和网络系统

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及时上报疫情,同时畅通信息渠道,及时了解相关疾病的流行情况和国际上最新的动态。

总之,突发群体性传染病疫情一旦发生,通过强有力的领导,协调监督、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垃圾、污物无害化处置及后勤生活保障、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等各个环节的有序运行,可在短时间达到控制疫情,消除病原,恢复社会正常生活秩序的目的,关键是细化流程,模块化运转,有一支专业人员队伍,需要各单位、部门及院校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培训,完善预案,防患于未然,一旦出现疫情能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处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