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作为识别个人的符号,帮助个人参与社会交往。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中,这意味着个人信息在网上的存储和利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新的信息产生了,旧的信息并未删除,导致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长期滞留。
“全息”原本是物理学上的概念,它特指一种技术,可以使从物体发射的衍射光重现,其位置和大小同之前一模一样。从不同的位置观测此物体,其显示的像也会变化。全息影像技术拍摄下来的照片是三维的,就是因为这种技术能够全面收集来自物体上面的光线。“全息时代”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全面收集信息的时代,在信息传播领域借用这个概念非常贴切。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为全息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技术支撑。“从2005年起,美国国务院就开始颁发带有射频识别(RFID)标识的护照,以打击假护照,方便出入境管理。如果仅仅从数据量上来看,通过传感器自动采集的数据,已经取代了人工收集的业务数据,成为其最大的数据来源。”[1]为了展现传感器的无处不在,《个人信息保卫战》的作者罗伯特·瓦莫西(Robert Vamosi),将那些被自动装置秘密收集到的个人生活习惯叫作“电子面包屑”[2]:在我们驾驶的汽车里有可能存在记录驾驶习惯的黑匣子;在我们的数码相机、复印机甚至高速公路上方便收费的ETC设备里,都有可能藏有这种信息记录装置。这些信息记录就像面包屑一样散落在各个角落的存储器中,记录着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2015年伊始,微软公司发布了全息眼镜(HoloLens)的原型。这是一种既能够看真实世界又能够叠加虚拟信息的设备。这种从真实到虚拟的信息传递过程,也是一个信息收集过程。目前的数据计算技术和建模水平已经能够实现这种应用。根据《2014智能可穿戴市场白皮书》[3]中公布的数据,网民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认知率为54.6%,这些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手环、眼镜、耳机、戒指,甚至智能鞋、服装等。除了户外运动、音乐影像这些娱乐性项目以外,48%的用户期待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安全定位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这些设备就像是一个个设计精美的传感器,自动收集着穿戴者的个体特征和行为习惯。这些收集数据的行为表明,全面收集信息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物联网是支撑全息时代的另一种重要技术。作为互联网的延伸,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4]。简单地说,物联网就是能够从物体上收集信息并使之进入网络传播的系统,这里的网络包括互联网。至此,广义网络中记录和传送的个人信息,在数量上将更加庞大。
2017年是物联网“产业化”概念提出的第九年。物联网产业正式成为全球群雄逐鹿的主战场,由此也真正开启了物联网“产业化”的新征程。2017年3月,华为与深圳水务集团、中国电信联合发布了全球首个NB-IoT(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智慧水务商用项目。无独有偶,2017年4月,中国移动首个NB-IoT智慧水表项目在江西鹰潭盛世华庭小区正式投入使用。一时间,基于NB-IoT的以智慧水务、智能抄表、智能开关为代表的工业能源物联网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物联网也被应用于无人驾驶。目前,汽车厂商奔驰、宝马等,芯片厂商英特尔、高通等,互联网厂商谷歌、百度等都在积极布局车联网市场。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420亿美元。到2030年,将有1.2亿辆无人驾驶汽车上路。到2035年,无人驾驶汽车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四分之一。美国汽车厂商特斯拉在2016年10月以后生产的车型中,全部搭载了自动驾驶的硬件,通过软件升级来实现特斯拉每一辆车的“眼观八路,耳听十二方”的理想。[5]
智慧水务、无人驾驶汽车等应用领域的发展,为我们描绘出了智慧城市的诸多场景。这些发展的基础环境被归纳为物联网,而物联网的运行又离不开数据分析和数据流通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的人工智能。对于不断涌现的工业能源物联网应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先生认为:“物联网是将具有感知、监控能力的各类采集或控制传感或者控制器以及泛在技术,如移动通信、智能分析等技术不断融入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从而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最终实现将传统工业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阶段。”[6]
不过,这些物联网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成为与技术应用的发展同等重要的问题。比如,智慧水务的实现,意味着某个人的用水习惯、家庭成员的数量等都可能以数据的形式被获知。又如,无人驾驶汽车上许许多多的信息收集端口和网络,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捕捉乘车人的谈话内容。再如,家电行业的广告中不断展示着智能家电的概念:在回家路上就能预先打开家中的热水器,在办公室就能为忘带钥匙的家人打开家中车库的灯,甚至在俱乐部就能指挥家中机器人把地板打扫干净……在这里,被收集的个人信息不仅包括为收货而提供的地址和电话号码,为设定遥控器服务范围而提供的办公室位置,为获得保修服务而提供的真实姓名等,还包括个人使用家电的行为习惯所产生的痕迹信息:某个人用热水的习惯、车库的位置以及不在家的时间等。享受智能服务的过程,不但离不开大量的社会协作,而且不可避免地生成和传送许多个人信息。
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使得个人信息的收集走向常态化。“信息社会不应拒斥信息收集处理,而只能防止被滥用。”[7]技术上的便利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隐私观念。无论是否愿意承认,我们每个人都已经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工作、生活根植到互联网这个大环境中。在互联网环境中,人的社交环境得到延伸,人际交往也突破了原来的地域局限、行业局限甚至阶层局限,社会合作的效率得到提高。比如,当相距千里的亲朋好友们在社交媒体上互晒照片或语音通话时,他们得到的是远距离分享信息和交流情感的便利与愉悦;当家庭主妇们绕过中间商从网络工厂店花费二分之一的价格和三分之一的时间买到全家人的生活必需品时,她们得到的是购物成本的大幅缩减;当“表叔”“房婶”们在互联网舆论中被依法查处的时候,群众得到的是舆论监督的另一种路径;当夜归族一进家门就能用上提前烧好的热水时,他们得到的是生活的便利……这些便利体现了社会合作与个人自由的进步。尽管需要承担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但在继续享受这些便利与停止个人信息传播之间,大多数人选择了前者——社交媒体仍然活跃,电子购物仍然繁荣,网络反腐仍然激动人心,智能家电正在悄悄掀起一场生活“革命”。更多的人正在用实际行动,对个人信息的收集逐渐投以宽容的目光,制度构建也应当正视个人信息社会性带来的正面价值。
定制经济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将实现真正的个性化生产和服务。生产过程将从供给到需求转变为从需求到供给。从用户的有效需求出发来设计产品和计划生产,将形成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从而节约可观的成本。但这种精准对接的实现,恰恰是建立在对个人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入挖掘上。
“定制”一词起源于萨维尔街,意思是为个别客户量身剪裁。萨维尔街(Savile Row)是位于伦敦中央梅费尔(Mayfair)的购物街区,以定制传统的男士服装行业而闻名。随着时代的发展,“定制”一词的意义也逐渐被丰富起来,比如,定制服装、礼品,甚至出现了定制肤色、蔬菜等,迎合了人们追求品质和个性的心理,定制是真正的个性化消费。美国预测的“改变未来的十大技术”中,“个性定制”被排在首位,其市场地位越来越被人们认可。(www.xing528.com)
新一轮定制经济的先行者要数德国。“工业4.0”是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率先提出的概念,作为其高科技战略的核心部分,旨在确保德国未来的工业生产基地的地位。“工业4.0”概念描绘了制造业的未来愿景,提出了继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等三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西门子作为德国最具代表性的工业企业,也是“工业4.0”概念的积极推动者和实践者。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李杰(Jay Lee)指出,“工业4.0与前三次工业革命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不再以制造端的生产力需求为起点,而是将用户端的价值需求作为整个产业链的出发点;改变以往的工业价值链从生产端向消费端、从上游向下游推动的模式,而是从用户端的价值需求出发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作为整个产业链的共同目标,使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实现协同优化”[8]。
以汽车制造业为例,通过对社会化媒体的分析,制造商可以看见哪些话题在哪一天以什么样的强度被人们讨论。被谈论的话题可能是汽车部件,如轮胎、座椅、制动器和车门,也可能包括汽车的样式、牌子和使用者。通过分析可以看清舆论,辨别哪些话题是新兴的哪些是过时的,也可以建立话题之间的关联。这些分析不仅是更好地了解市场状况的基础,还是更快更好的决策基础。[9]这种通过数据分析获得更好决策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售后阶段。如果制造商已经通过汽车与售后系统之间的连接,和车辆用户一起得知了关于汽车磨损状况的信息,那么制造商就可以在问题发生之前,即需要修理之前——向用户发送有针对性的信息,这有助于汽车保值。同时,用户根据制造商的提示去修理厂检车,这也加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10]除此之外,定制经济还体现在旅游、餐饮以及内容分发等多个方面。
从功能上来看,定制经济的实质是个性化的供需匹配。这种个性化的供需匹配至少在两个环节可能对信息隐私产生影响。第一个环节是产品的设计和制作阶段,需要对用户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诚如李杰教授所言,工业4.0的特点在于“将用户端的价值需求作为整个产业链的出发点”。要了解用户端的价值需求,就需要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用户数据。比如,美国的Dr.Scholl’s公司在卖鞋垫给用户之前会先让用户站在一个连接传感器的踏板上,系统会记录用户站立时足底的压力分布,随即用户就可以获得一款个性化定制的鞋垫。但是,随着传感器的应用,被收集的数据还可能包括用户的脚形、体重、站姿以及走路习惯等。这些数据对于男性用户来说,可能不一定被认为是隐私信息,但对于女性用户来说,却是不愿意被别人知道并记录的“私人信息”。如果把买鞋垫的场景换成买衣服,人们的三围数据则更加具有私密性。第二个环节是营销阶段,需要向具体的用户推送商业信息。商业信息的准确推送,必然会使用地址、电话号码以及邮箱等个人信息。人们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推送消息,如短信、邮件、电话以及寄到办公室的宣传单等。商家通过行为数据分析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客户之后,就会利用所掌握的个人信息向这些客户推销商品。掌握的个人信息越丰富,消息的推送就越精准。定制经济在逻辑上本身就包含着对个人信息的广泛处理。
继美德两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和“工业4.0”计划之后,2015年5月我国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互联网作为一种基础环境,已经从生活领域延展至生产领域。这意味着个人信息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流动,个人信息的社会性也将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和彰显。
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将互联网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意味着,互联网将成为国家战略,迎来新的发展机遇。”[11]百度百科这样解释“互联网+”:“(它)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在这里,互联网将成为一切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性环境,将开创万众参与、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在这种从生活到生产的环境延展过程中,伴随着交往活动而产生的个人信息在数量上将更加庞大,在传播范围上将更加广泛,在利用程度上也将越来越深入——个人信息本身正在成为这种新环境的基本要素,它的自由流动如同生活本身一样平常。
当信息的流动成为一种常态,人们对隐私保护的期待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改变。隐私评判本身具有较为明显的主观性。正如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所说的那样:“因为媒介作为我们身体和神经系统的延伸,构成了一个生物化学性的、相互作用的世界;因为新的延伸在不断发生,这个世界必然要永不停息地谋求新的平衡。在美国,人们能容忍自己在镜子或照片中的形象,可是他们听见自己录下的声音却会感到很不自在。”[12]这种差异性使一些传统的制度概念遭遇挑战。
人们还常说,用户对互联网个人信息的最大担忧是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个人信息就被收集了。可是普适计算之父马克·韦泽却说:“最高深的技术是那些令人无法察觉的技术,这些技术不停地把它们自己编织进日常生活,直到你无从发现为止。”[13]这是对技术发展规律的揭示,也是对信息流动常态化的暗示。
信息流动的常态化使制度资源的贫乏日益彰显,一边是信息利用活动的大量增加,另一边是制度建设上的困难重重。在这样一个复杂且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制度的眼光需要从片面强调个人信息保护向兼顾信息流动的价值做适当的转移;制度的构建方式也需要从主要依靠设立概念的原子模式中摆脱出来,把重点放在标准的制定上,这种标准的选择以确立行为的边界为目的。如果说互联网对传统的制度模式也产生了影响,那就是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