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女生遇到了很大的困扰。父母离异后,她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妈妈脾气不好,总训斥她,还说过诸如“如果没有她的话,自己可以再建家庭”之类的话……后来,她就不敢再吃妈妈给她的食物,不敢喝妈妈给她倒的水。
“我知道我这样想不对,可就是会这样想,我也不知道怎么办,还不敢告诉妈妈!”
潘丽莉带着她做了“接受父母法”。“妈妈,您是我唯一的妈妈,我完全接受您为我的妈妈,完全接受您的一切,也接受因此需要付出的所有代价……”整个过程中女孩哭得像个泪人,潘丽莉索性让她趴在自己怀里哭了个够。最后临走时,这个女孩不好意思地说:“谢谢老师!把您的衣服都弄湿了……”
几天后,潘丽莉在走廊遇到这个女孩,她开心地对潘丽莉说:“好神奇!这周我回家,我妈妈没有像往常一样凶我,她对我很好……”
潘丽莉班上有位男生英语连续几次没考好。潘丽莉了解到,“主要原因是记不住”。原来,曾经有英语教师让他背课文,他本来背得好好的,可是第二天给老师背时有些紧张,老师当时就说如果背不出来,就把他开除……此后,这个男生一背英语就结巴。
“闭上眼睛,深呼吸,放松身体,回到那件困扰你的事情,你看到、听到当时发生的一切,感觉一下自己当时是一种怎样的情绪?如果用分数来描述,你会打几分?”潘丽莉开始用“改变经验元素”的方法为这位男生做心理疏导。开始时,这位男生一想到英语心里就有两个黑色冰冷的字“开除”,感觉恐惧和难受。潘丽莉不断引导:“那两个字从冰冷到常温到发热,从黑色到红色到彩色直到消失。”那位男生开心地说:“没有了,一点也不难受了。”“耶!”潘丽莉与他击掌庆祝……(www.xing528.com)
“改变经验元素”的机理是什么?潘丽莉解释说,事情发生了我们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构成记忆的经验元素,去改变事情带给我们的情绪效应。这样,不好的情绪效应,例如沮丧、哀愁、害怕、焦虑、愤怒、担心、内疚、忧郁等,都可以大大弱化。
潘丽莉不仅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和技巧,而且对如何有效帮助孩子改变有了日益深入的研究。
如何有效帮助孩子改变?潘丽莉认为,首先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生理及心理原因。她将孩子无法改变行为模式的原因归结为5种:一是孩子在精神上被打倒了。许多孩子无法改正缺点,是因为家长的破坏性批评,使孩子的缺点得到反强化。二是不良成长环境的影响。在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在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在羞辱中的孩子学会内疚,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不良行为会使孩子滋生缺点。三是缺点能给孩子带来某种利益(得到快乐或免除痛苦)。这种利益不是用成人世界的规则来衡量的。四是没有找到与缺点相应的行为模式。任何一个缺点都有一个相对应的优点,找出这个相对应的优点,确认孩子这个优点就可以了。五是家长忽略孩子为改善而做的努力。
现在,伴随自己的快速成长,潘丽莉有了更多的外出传播教育智慧的机会。在刚刚过去的暑假,潘丽莉先是在四川省雅安市承担了“轻松教与学”项目的培训任务,然后又赴江西省赣州市进行了为期7天(独立讲授4天)的儿童心理护理师培训,收获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教师“粉丝”。
原来对问题学生比较头疼的她,现在看到了“每个问题学生背后都有好长好长的故事”。她对“研究儿童是教师最大的课程”有了生命级的感悟,她要做儿童的“心灵捕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