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只能被体验,不能被教导。”在潘丽莉看来,教育应该“多育少教”,“育,就是让学生自己体验、自己感受、自己思悟”。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很少给学生“教导”。
潘丽莉认为,幸福、快乐,友情、爱情等,这些人生命中至关重要的情感都源于感觉、感受,因此她主张“孩子的生命成长从开启感觉开始”。
孩子在精彩地回答问题后,她会问感觉怎么样;孩子做了错事后,她会问有什么感觉……潘丽莉几乎利用所有的机会,让孩子们一点一点找回内在的感觉。
一次课堂展示环节,A组展示过程中小方(一个爱动、管不住自己的孩子)说话,被B组扣了分。B组上台展示时,小方把扣的分擦了,B组的一位同学便又加倍扣了A组的分,从而引发A组同学不满。B组同学说明是因小方才扣的分,A组同学都很生气,小方也急了,扯着嗓子大声喊叫:“扣吧扣吧,扣完算了!”
教室忽然安静了,所有学生都看着潘老师。潘丽莉慢慢走上讲台,缓缓地说:“你们现在心里有什么感觉?”
片刻的寂静后,A组的一位女同学激动地说:“我们组不要他了!每次都因为他扣分,他根本不把小组当回事!我们组不要他!”(www.xing528.com)
小方听到这话更加生气,使劲把头扭到一边。其他组一位同学大声说:“我觉得小方不对,但是他们小组也有不对,没有管好他。”
看到没有人继续发言,潘丽莉扫视教室平静地说:“咱们现在感受一下小方的心情,他现在会有什么样的情绪?”
孩子们静静地坐着,教室里的空气似乎也凝固了,小方的眼圈慢慢红了,眼泪已经顺着他的脸流了下来。
此刻,A组的小组长站起来说:“我觉得,他是我们的一员,虽然因为他小组被扣了分,我们也不能不要他……”小方此时再也控制不住了,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听着他的哭泣,孩子们都有了情绪,不少孩子的眼圈也红了……
几十秒之后,潘丽莉继续上课,她相信这一刻的感受深深留在了孩子们的生命里,他们在心底已经有了不同的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