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西工区“心文化、心教育、新生态”的教育实验,重新定义了教师成长、学生发展,重新定义了课改推进方式,重新定义了教育管理,让教育得以重生,让学校得以重生,为人们思考、破解上述问题提供了生动的实践、系统的理论、样本的价值。
有未来学者认为,“心时代”揭示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1世纪以前,人们的绝大部分经济活动都是围绕着满足人的生理需求来展开的,表现出显著的“身”的特征;而今,当这种生理需求被基本满足或完全满足,甚至有的已过度满足后,人的需求则开始转向心灵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层面,具有明显的“心”的特征。正如文化战略专家曹世潮在《心时代》一书中提出的一样:“身与心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需要,两个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和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以及经济特质。”
“心时代”到来的标志是心理和精神的需要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心经济”将大行其道。对新生事物敏感者应该早就看到了这些现象:指向人心灵成长的出版物层出不穷,异常畅销;服务于人精神成长的民间机构如雨后春笋,需求旺盛;新锐媒体对心灵的关注越来越多,日益深入……
可以预见,“心时代”“心经济”“心生活”将成为人类发展的关键词。“心时代”“心经济”“心生活”呼唤“心教育”。
当前,我国提出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究竟如何定位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与“心时代”“心经济”“新生活”是什么关系?教育现代化与“心教育”是什么关系?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现代化?如何实现这样的教育现代化?(www.xing528.com)
西工区“心文化、心教育、新生态”的教育实验,重新定义了教师成长、学生发展,重新定义了课改推进方式,重新定义了教育管理,让教育得以重生,让学校得以重生,为人们思考、破解上述问题提供了生动的实践、系统的理论、样本的价值。
判断教育品质好坏的标准是看学校的生命气象,生命气象的核心就是师生有没有形成自我。这是西工教育人的教育评价标准。形成自我的人有清晰的精神疆界,敢于对权威说不,对权威说不时,内心没有恐惧,也没有内疚。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是什么,也不担心承担选择带来的结果。这样的人既能看到自己的存在,也能看到别人的存在,既能让自己有尊严地活着,也能让别人有尊严地活着。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西工区越来越多的校长、教师、学生已经或正在形成自我。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品质,才是真正的教育高度。可以想见,未来社会形成自我的人一定越来越多,社会文明的程度自然越来越高。这应当是教育面向未来的应有之义,应当是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之一。
从这个角度来看,西工教育实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位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引领着中国教育的发展,而且适当地超前顺应了时代发展大势,引领着社会文明发展,把“教育成为社会文明的策源地”真正落在了实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