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典文言文教学方法浅析

经典文言文教学方法浅析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言文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有音乐性的语言。教学文言文的课堂,第一标志性教学就是师生共读,书声琅琅。文言文教学最为精彩的部分应当是思辨。设计上,教师可以致力于设计具有思辨色彩的环节,让学习在课堂上发生,让这一环节成为范式中的核心。文言文教学第三个范式是组织活动。作为针对文言文的学习活动,有一类需优先强调——言语理解的实践活动。例如四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中的《铁杵成针》,教学时有这样一个环节。

经典文言文教学方法浅析

1.朗读,是范式的“先遣部队”。文言文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有音乐性的语言。文言文教学的范式之一就是朗读。《课标》中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8]是有依据的。汉语,尤其是古汉语最讲究的是韵律,双声、叠韵、叠音、音调等声音因素,再辅以音韵、停顿、骈散交错、长短相间等手段,使汉语具有押韵和律、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的音乐美[9]

以下分享《守株待兔》教学片段,从教学实景中看到这一范式的具体操作:

(1)尝试读准确

师:同学们,本文很短,请大家结合注音,自由试着读一读,读准就行。

[课件展示]

(生尝试自由读准。个别汇报试读结果)

(2)尝试读流利

师:真不错,大家读得准准的。接下来,再读一两遍,试着读得顺顺的。

(生尝试自由读通顺,流畅。个别汇报试读结果)

(3)尝试复古读

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司马光》知道古文原先是竖排的,让我们尝试读竖排的文言文,读出古老的滋味。(课件展示)

(生尝试读竖排文言文。个别汇报试读结果)

师:不仅是竖排,文言文最开始的时候,是没有标点的,也来试一试吧。(课件展示)

(生尝试读竖排无标点文言文。个别汇报试读结果)

师:真棒,一读啊,就穿越回古代了。

曾国藩曾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教学文言文的课堂,第一标志性教学就是师生共读,书声琅琅。不读通、读准、读流畅,不开讲。朗读就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的目的。以上教学片段中就组织了反复多次的朗读,展示了学习文言文因循古法,循序渐进的范式。读代替教师串讲,也能有效引导学生亲近文本,逐步进入学习状态。除了大环节注重以读为主,朗读指导也注重小细节。例如《守株待兔》中的“因释其耒而守株”,朗读准了也就理解了。如果读成“因释/其耒/而守株”,则属于读错,读破,而读成“因释其耒/而守株”时,不讲其意已明。再如《司马光》一文,朗读“光持石击瓮破之”就要读得连贯、紧凑,营造出危急感。而读到“儿得活”时,则可以舒缓、拉长,读出获救时的放松与喜悦。

2.思辨,是范式的“精锐主力”。书声琅琅并不是学习的全部。文言文教学最为精彩的部分应当是思辨。詹丹教授认为:“对经典文本的思辨性阅读不是对文本中的观点或内容提出颠覆性的见解,也不是要对文本本身做是非判断,而是在传承古代优秀文化的同时,能意识到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根本差异。一方面能够对古代与现代的文化断裂,保持一种敏感和警觉;另一方面,能够对一些看似不合时宜的糟粕,也有着客观的、公正的而非判决式的评价。”[10]具有思辨能力的学习者,既不会全盘接受,也不会一味否定,而是在传承的同时发现差异,做出有利于认知生长的判断与选择。

什么是思辨?萨特在《七十岁自画像》中所说的:“当人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读的时候,这个反省批判成分是始终在脑子里的,而在高声朗读的时候,这个成分就不那么清楚了。”[11]思辨的外显特征就是“辨”,从不经思考的张嘴就说,转为沉静下来的深入思考、辨析。有声到无声,是思辨的外在形式,而更为核心的是“阅读者能够清晰理解自身的当下立场与传统经典依托的各自背景差异,不是将自己的思想与经典简单对接[12]”。具有思辨精神的学习,即便是面对堪称经典的文言文也保持清醒,对其复杂性有更充分的预估和更持久的琢磨,在反复的比对、查证、思考、搜寻中发现差异。

教学中,第一范式之后,应进入第二范式——思辨。设计上,教师可以致力于设计具有思辨色彩的环节,让学习在课堂上发生,让这一环节成为范式中的核心。具体而言有三步。其一,让思维向教学目标不断靠拢。不管思考什么,都朝着教学目标走;其二,借思考在关键节点上打通。并非什么都要思考,而是要在问题最为集中,交汇的点上进行思考,留下较多的时间,予以攻关;其三,寻思路在文化背景中延展。文言文的思考,不是坐而论道的清谈,而是要借助背景资料,关联历史文脉,放置在大环境下才能有所得,思考也才有出路,才能走正道。以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为例。《课标》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13]”。本单元学习目标为“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如何达标,完成学习任务?这是个问题,因为本篇通读后发现不那么“好笑”,反倒是感觉孔君平很尴尬。这里就构成问题“节点”,就值得组织思辨教学。基于此,教师提供了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审美言论“语言的德性就在于精准妥帖”,让学生辨析杨氏之子说话是否不大合适——面对父亲的朋友来访,妥帖吗?引发学生思考。随后提供《世说新语·言语》中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继续将思辨推向高潮。让学生明白:聪明很重要,但是语言德行更重要。特别是要做一个“会说话”的人,必须注意,不要取巧,更要注意场合。最后提供《世说新语》中介绍的“排调”,让学生明白此案中特殊的幽默风格——排调,流行于魏晋名士之间的独特幽默,相互的嘲戏言行。在思辨中不断触及单元学习目标。最后提示学生“德不孤,必有邻”,做个幽默的,有德性的人,受大家喜欢的人。

3.活动,是范式的“策援奇兵”。文言文教学第三个范式是组织活动。不要将“活动”窄化为情境表演,课本剧排练,角色模拟表达等。活动包括且不仅限于此。作为针对文言文的学习活动,有一类需优先强调——言语理解的实践活动。

理解就是一种活动,也是我们说的“教学范式”。文言文的字词、句子的意思,理解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道理等,不能靠串讲,需要借助学习实践活动,特别注重让理解粘连着具体的语言环境。串讲,就是把字词看作孤立的学习单位,特别是在文言文学习中,人为地割裂其文化关联。带有活动意味的理解,是将字词置于文化缘起以及特定语境中,在横向类比、跨域转化中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挖掘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从而积累文化经验,发展思维能力[14]。理解的活动可以多样化、游戏化、情境化,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例如四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中的《铁杵成针》,教学时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第二篇《铁杵成针》共计45个字,大家阅读之后,我也提出三个问题。请继续“坦白说”。回答我的第一个问题:文章写了谁?

生:写了老媪和李太白

师:第二个问题,文章写了什么事?

生1:老太太在磨杵。

生2:我觉得还写了李白弃学的事。

师:简洁的文言文,语言描写三个字,我们能感受到哪个人物,什么样的品质?我的第三个问题,你从故事中感受到人物什么品质?

生1:我感受到老太太的坚持不懈。(www.xing528.com)

生2:我感受到李白的知错能改。

师:坦白说,你们这一次的分享很真实,但产生的感受却有点模糊。短短45个字,为何不能准确感受?细读古文,有一字道破天机,圈画出来。

生:我觉得是文中一个“传”。说明这一切都是传说。

师:是啊,而且,这一篇文言中,离奇的事还真不少,至今难断真假,例如,文章一开篇就写到一个离奇的地方。

生:磨针溪。

师:还有离奇的吗?

生1:还有一个离奇的人物——老媪。我感觉有点像山里的神仙。(众笑)

生2:这位老神仙还在做一件离奇的事——磨铁杵。要用针,有必要这样做吗?很显然,是别有用心的,可能是为了教育李白,更有可能是编故事的人编的。(众笑)

生3:我觉得最离奇的是,这山里居然藏着大名人——旷世奇才李太白。这样一来,故事就流传出来了,而且这个磨针溪也出名了,很多人会来拜访李白,这有点像今天的旅游景点,都要说有谁在此住过,谁在这里出生,等等。(众笑)

师:非常棒的分析啊。的确,这篇文言,选自《方舆胜览》。这是南宋时祝穆编撰的地理类书籍,全书共七十卷。主要记载了南宋临安府所辖地区的郡名、风俗、人物、题咏等内容。大家可以想象,地理志的写作意图,在于引人入胜,醉翁之意不在酒。看起来写人,写传说故事,实际上,是在介绍这个地方特有的风情、文化。

如果机械地讲述、翻译这个“传”字,学生会觉得很枯燥,也很快丧失学习的兴趣。教学中引入“坦白说”,进行一问一答的活动,让文言文教学变得生动,吸引学生。这样的“游戏化”活动设置,对于文言文这一类“远古的语言样式”的学习,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此外,诸如《守株待兔》中的演一演,劝一劝;《自相矛盾》中的讲一讲、演一演等活动,都是范式的体现,都能为学习文言文增添趣味,提质增效。

文言文教学,是“打精神底子”的教学,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终身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希望学生在教学中成为有丰沛的情感,有丰富的内涵,积极主动的文化传承者和开创者,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生命个体。

【注释】

[1]王力.古代汉语(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9.3: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6][德]洪堡特著.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2.

[7]钱理群.新语文读本编写手记[J].教师之友,2001.6:20.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9]张鹏.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意义、策略与旨归[J].教育视界,2020.1:32.

[10]詹丹.从经典的吟诵到思辨性阅读[J].语文学习,2015.1:12.

[11](法)萨特著.施康强译.萨特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358.

[12]詹丹.从经典的吟诵到思辨性阅读[J].语文学习,2015.1:13.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14]汪梅林.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化表达[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8: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