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来听说因为这件事,这个孩子再也没有自己举手发言,即便是被老师点名,也是默默地站着,什么也不说。所以,很多人总是难以主张自己的想法,跟赞同不赞同无关,只是在集体中安稳地随大流。如果对孩子的见解采取不认同的态度,就会妨碍孩子的自我发展,最后使得孩子真正变成一个“大家说左就左、说右就右”,而没有自信心的人。对于孩子的意见,还是要多多鼓励、夸奖孩子发言的行为,而不是去批评其发言内容的对错。
在日本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学校的社会课堂上,父母听堂。老师向孩子们提问:“有名的马铃薯产地是哪里呢?”很多孩子立即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是长崎县”。可是,有个孩子却独自举起了手,说:“我认为是北海道。”教室里的孩子们顿时炸开了锅,这个孩子的妈妈也面红耳赤。
回到家之后,这个孩子的妈妈告诉孩子要好好思考之后再举手,孩子只是垂着脑袋默默地点了点头。后来听说因为这件事,这个孩子再也没有自己举手发言,即便是被老师点名,也是默默地站着,什么也不说。
当周围的人都说“右”的时候,即便自己认为“左”是正确的,但下决心说出来也需要莫大的勇气。所以,即便想法是错误的,只要孩子能够说出来,也应该好好地表扬孩子的勇敢行为。毕竟,孩子正处在成长阶段,很多方面都需要学习,如果直接扼制了孩子的表达,无疑是将孩子的表达欲望扼杀在了摇篮里。
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社会中,一个集体中的“少数派”通常会被打上“怪人”“不合群”的烙印,因而感到脸上无光。所以,很多人总是难以主张自己的想法,跟赞同不赞同无关,只是在集体中安稳地随大流。这种人的内心里虽然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抵触情绪,却总是将它压抑于无形,还自我安慰地把这个当成是如今社会的生存之道。(www.xing528.com)
而很多父母也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多数派”,但这对于孩子来说,绝不是好事。如果对孩子的见解采取不认同的态度,就会妨碍孩子的自我发展,最后使得孩子真正变成一个“大家说左就左、说右就右”,而没有自信心的人。
对于孩子的意见,还是要多多鼓励、夸奖孩子发言的行为,而不是去批评其发言内容的对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