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锡林郭勒传统奶食文化对寺庙饮食的影响

锡林郭勒传统奶食文化对寺庙饮食的影响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时间草原上寺庙林立,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统计,锡林郭勒地区的清代庙宇及寺庙遗址多达三百余处。也有一部分沙毕纳尔平日里住在寺庙从事寺院的饮食、起居、柴火等生活日常杂务。这些不同部落、地区人随之带来了他们的饮食习惯,并在长久的劳动中与当地的风俗习惯融为一体。这些沙毕纳尔户把饮食在内的地域文化、民族部落文化、佛教生产文化融入了察哈尔文化中。虽然属呼图克图活佛们的膳食,但没有庶民不可食用的禁忌。

锡林郭勒传统奶食文化对寺庙饮食的影响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多伦淖尔会盟”后,在多伦淖尔地区修建了一座寺庙。清康熙五十年,将这个寺改名为“楚古兰原寺(汇宗寺)”。雍正九年(1731年),清朝政府出资10万两黄金,在楚古兰原寺以西二里处又修建了一座寺,称为“赛音伊如格勒图(善因寺)”。民间将这两个寺称为多伦淖尔的“青寺”和“黄寺”。汇宗寺与善因寺的兴盛,带动了整个锡林郭勒地区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发展。一时间草原上寺庙林立,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统计,锡林郭勒地区的清代庙宇及寺庙遗址多达三百余处。

多伦淖尔汇宗寺与善因寺是清代漠南地区的藏传佛教中心。章吉雅呼都格图、阿吉雅呼都格图、甘珠日瓦葛根等呼都格图活佛来到多伦淖尔的两个寺庙,建立拉卜仁寺、设立寺庙财产管理处。同时根据各旗王公、富人进献的牲畜和住户,各自建立了沙毕纳尔。

沙毕纳尔,又称“哈拉沙毕纳尔”,意为黑徒。多伦诺尔作为清代蒙古地区喇嘛教(黄教)兴盛中心,拥有庙仓的呼图克图均拥有不同数量的沙毕纳尔。这些沙毕纳尔一般居住在寺院所属牧场或周边,从事畜牧业生产。也有一部分沙毕纳尔平日里住在寺庙从事寺院的饮食、起居、柴火等生活日常杂务。这些沙毕纳尔中有蒙古人、藏族人和汉人。之所以有藏族人、汉人,是因为多伦淖尔寺庙呼图克图系统转世于青海的藏族居多,他们修行成才之后领带所属唐古特、藏族等族的沙毕纳尔来到多伦淖尔。少数汉人是为了免于歧视,不被驱逐境外。这些不同部落、地区人随之带来了他们的饮食习惯,并在长久的劳动中与当地的风俗习惯融为一体。(www.xing528.com)

随清朝政府对蒙古地区喇嘛教的扶持—限制—疏远政策的变化,沙毕纳尔户人数也随之变动。1945年多伦淖尔喇嘛衙门正式改制为旗,将隶属的沙毕纳尔户编为苏木。后经几次行政变革,原属于多伦淖尔喇嘛呼图克图的多个沙毕纳尔户规划到察哈尔各旗管辖。这些沙毕纳尔户把饮食在内的地域文化、民族部落文化、佛教生产文化融入了察哈尔文化中。例如,锡林郭勒正蓝旗独特的奶制品“图德”是藏语,意为杂拌食物。青海藏族制作图德的方法随沙毕纳尔户来到寺庙。虽然属呼图克图活佛们的膳食,但没有庶民不可食用的禁忌。逐渐图德制作方法从沙毕纳尔那里流入民间,与察哈尔地区奶制品工艺结合,称为地方特有的奶制品。“图德原本不是奶制品,是一种用面、葡萄干红糖等拌制的食物。寺庙中的喇嘛或差役的沙毕纳尔将多余的图德送到牧区老家,久之图德被人们所知,并用黄油渣子、楚拉等奶制品代替了面粉创造了如今人们所熟悉的奶制品图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