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金融风潮研究:消除恐慌、恢复信心是首要工作

天津金融风潮研究:消除恐慌、恢复信心是首要工作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停兑风潮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其中天津商民的心理恐慌、信任不足,洵为重要原因。因此风潮爆发之后,如何消除恐慌、恢复信心,自成天津当局的首要工作。风潮爆发之前,天津商会、警察厅连发告示,希望安定人心。杨氏绝口不谈政府责任,仅将风潮起因归为谣言煽惑,同时大谈纸币之利,将其与爱国大义关联起来。挤兑风潮的外在表现,是民众手持两行钞票,争相兑换银元。第二次挤兑风潮爆发之后,天津警察厅再次限制白银出境[45]。

天津金融风潮研究:消除恐慌、恢复信心是首要工作

停兑风潮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其中天津商民的心理恐慌、信任不足,洵为重要原因。因此风潮爆发之后,如何消除恐慌、恢复信心,自成天津当局的首要工作。风潮爆发之前,天津商会警察厅连发告示,希望安定人心。风潮爆发之后,商民争相挤兑。天津警察厅派员维持秩序,厅长杨以德亲自面向公众演说。其辞云[39]

中交银行纸币绅商学各界向皆欢迎,通行使用活动方便,如此流通实可推广生意,发达市面,周转借用,可以得长期利息。若必兑现收存,使用不便,安能得利。如前清时大清银行并无受损失者,若中华民国国与民一体,更无失信之理。况共和国家,人人皆有维持责任,保护国家信用,即所以保全自己之生命财产。……人民误会无爱国思想者,即借此煽惑。无知愚民亦随众附和,当知国家银行非私家设立者可比,焉有荒闭之理,现皆醒悟照常使用。……家中收存多数现洋有何益处,鄙人所存现款均出,情愿用以维持市面提倡纸币。……通行国家纸币实属利国福民之善法,况银行为共和国家之银行,国民款项存放国家银行,有国即有此款可保万年无失。乃不顾公益者,无故自起恐慌,纷纷取存款殊属可笑。又有一班不知大局者,信口开河.不顾利害,此等人之结果不问可知,安望其有维持之心,尽维持之责。

杨氏绝口不谈政府责任,仅将风潮起因归为谣言煽惑,同时大谈纸币之利,将其与爱国大义关联起来。这种说法当然存在问题。行使纸币并非有利无弊、尽善尽美。纸币如可兑换金属货币,政府滥发自会受限。纸币如若不能兑现,发行限制随之解除。政府一旦出现财政问题,必会滥发纸币,掠取社会财富。中交两行产生停兑危机,正是滥发纸币所致。杨氏称国家银行与私人银行不同,不会荒闭。实则正因不会荒闭,国家银行滥发更加肆无忌惮。杨氏对此完全回避,所论难以服人。1917年6月,因为商民迟迟难以恢复信心,杨氏又发布白话告示[40]

本厅长已经亲身到两银行点验过,不但存款甚多,现银、现钱亦极其充足,毫没有一点不稳,本厅长敢担负完全责任,就各省军队从此路过,亦是全存着一分维持地方保护人民的心,所有各军队用的粮饷,亦是自己供给,并用不着我们的。如有购买物件的时候,公买公卖,并没有搅扰的,况且本厅长担负地方上完全的责任,大家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请大家照常营业,安心度日,别无故的自惊自扰,受了损害,是自己召的,别人可管不了呀!

杨氏声称中交两行现金充足,军队粮饷自己供给。揆诸事实,全非如此。唯风潮产生之后,商民恐慌,群相挤兑,无疑会使问题加重。杨氏公开演讲,屡发公告,其姿态对于稳定人心不无小补。1921年,第二次风潮爆发之后,还曾有人编写通俗诗歌,登报传播,以释群疑。这种做法虽与公开演讲形式有别,而内容则大体近似。其诗如下[41]

近来全国闹钱荒,京津沪汉同时忙,公债跌落钞票挤,几乎挤到中交行。两行虽然半官商,代理国库属中央,假如真个挤倒了,全国市面一片僵。中行现已复原状,交行大概亦无妨,此次风潮幸而免,我有数言要商量。钞票流通法最良,携带便利好收藏世界各国都如此,所以都有国家行,准备如额信用足,人人乐用无恐慌。钞票不是代现洋,是替商货补短长,若发一钞备一现,世间没有那银行,假如同时都兑现,什么银行亦得僵。可惜国人昧此理,都说现钱最吃香,一有风吹和草动,大家都要提现洋。提出现洋置何处,自然要向窖中藏,更有一件伤心事,提来转存外国行。我劝国人要醒悟,别说现钱一定香,钞票固然一张纸,现钱亦是障眼光。饿了不能煮成饭,冷了不能缝成裳,可见钞现一个样,媒介百物他当强,假如市面一紊乱,有钱一样受饥荒。再说钱是流动物,万万不可窖中藏,比方血在人身上,死聚一处便成疮,平均一家藏十块,市面之钱立时光。还有一事要知晓,不要迷信外国行,外行亦不尽可靠,有时亦要空心汤。菲律宾行怎么样?还有中法实业行,自己血脉要干瘪,欲替胖子灌肥肠。现钱都到外国去,乐煞碧眼大腹商,国家一旦有变动,他便白吃绝户粮。庚子便是好榜样,诸位难道不心伤?要知自从欧战后,世界同时闹钱荒,各国金融都破坏,无非全凭纸一张。好在人民够资格,大家维持度时光,其实金本位已坏,这是世界大恐慌。我国虽然穷要死,总算有底还有帮,比起美国够不上,比奥德法可还强。只要大家明此理,众志成城固金汤,不然国破家亡了,看你现洋哪里藏。

此诗论调与杨氏所云相近,也是强调纸币之长,呼吁大家不要挤兑,特别强调不要相信外商银行。可见当时中交两行出现危机,民众转而相信外商银行,这和清末贴水风潮存在相似之处。在两次挤兑风潮中,官员公开演讲、报刊广泛宣传等做法触目皆是,非常普遍。上文所举仅是两个典型。这些做法对于消除恐慌,或有一定作用。然而仅仅宣扬爱国大义及纸币优点,终是流于表面,并无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

挤兑风潮的外在表现,是民众手持两行钞票,争相兑换银元。表面观之,这是因为市面上两行钞票太多,银元太少。缓解危机需要减少两行钞票,增加银元。而两行钞票一时难以减少,天津官府遂从银元入手,禁止银元外流。1916年6月,天津警察厅上书直隶巡按使,谓金融恐慌、现金缺乏,若不采取措施,放任银元外流,会有金融枯竭之虞。警察厅请求巡按使发布明令,要求限定白银出境数额,超出定额者不准出境[42]。天津商民对此纷起反对。直隶、山东、安徽、江苏等省旅津全体粮商反对尤烈。为此呈书天津商会,指出津埠产粮不足,全靠外地粮米接济。各商自外地购运粮米,来津出售。现洋运出,粮食运进,此出彼进,市面赖以周转。如果禁止现银、现洋出境,将会导致交易停止、来粮断绝,天津民生亦将受害[43]。天津商会也不同意禁运,指出津埠为通商大都,百货云集。两行纸币既已失效,如果再禁现银、现洋出境,外地商人谁肯携货来津,本地商业将会更加阻滞[44]。第二次挤兑风潮爆发之后,天津警察厅再次限制白银出境[45]。天津商会、银行公会与钱商公会申述禁令之下,金融业和其他行业同感不便。当时政府内国公债还本付息,要由中交两行拨付。其本息基金大都存于津沪两处,银根奇紧之时,常需运现。倘若禁止现洋出境,天津不能运现至京,到期债款无法偿付,国家债信势必丧失。此外,银行如若发行钞券,需要运用各埠储备调剂盈虚。禁止现银出境,各埠储备无法互相挹注。银行若遇挤兑,必将一筹莫展,危害金融,波及市面[46]

限制白银出境,未获预期效果,反有各种不便。以此应对风潮,终是缘木求鱼。若要解决问题,还需尽快恢复兑现,抑制纸币滥发。1916年5月14日,直隶绅商开会讨论维持金融办法,互推绅商代表二十一人,向巡按使请求截留田赋等税,不解中央,用作保证。另外再由商人凑集款项二百万元,其中各行商五十万元,长芦盐商五十万元,直隶省银行五十万元,中交两行五十万元。为了统筹协调,直隶绅商还拟设立机关,名为直隶全省绅商金融临时维持会。维持会定有简章,确定维持对象以两行直隶、天津字样钞票为限,其他钞票则不负责。关于两行到期存款及浮存款项,由维持会与两行商讨归还办法。三个月内暂缓提存,如果存户不愿延迟,则以外省钞票照发。迨中央筹有办法,两行钞票恢复兑现之后,维持会随即解散[47]。5月19日,维持会公布中交两行直隶、天津字样钞票兑换办法,确定兑换分为三期:自20日至24日,先兑一元钞票。每人限兑五元,其余钞票由维持会盖戳,仍在全省流通,绅商一律通用。自25日至29日,兑换五元钞票。每人限兑五元,其余钞票同样由维持会盖戳流通。自30日至6月3日,兑换十元钞票。每人限兑十元,其余钞票办法同前。三期过后,再视情况确定后续处理办法[48]

表4.2 金融维持会出兑现洋清单(1916年5月20日至30日)

(www.xing528.com)

数据来源:《直隶金融维持会出兑现洋数目清单》,天津市档案馆等编:《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015、1016页。

金融维持会优先安排小额兑换,主要是为维持小民生计。至于大额兑换,维持会则无明确办法。当时天津常关税项由中国银行代收,每日约有三四千两;天津海关税项由交通银行代收,每日约有一万三四千两。因为对外关系,两项税收转交都需现金。中、交钞票停兑之后,两行准备代收关税之时,停收钞票。天津警察厅长杨以德认为,此举将使钞票更难流通,商民更要兑换现金,因此并不赞成。反复权衡之后,杨氏提出与其由商民到维持会兑换现金交税,不如两行继续接收钞票,然后统一前往维持会兑换。金融临时维持会对此未置可否,而是声称兑换应先考虑贫民生计。至于关税,应待前定期限期满之后,再看情形确定办法。金融维持会不作明确答复,天津海关、常关只好止收钞票。京奉、津浦、京汉、京绥四个车站收取货款,也要现洋。凡购票者必须支付现洋三成,电报总局同样如此。即使钞票已有金融维持会盖戳证明,仍旧一概不收,只收现洋或外行钞票。停兑令发布之后,两行钞票信用大跌。金融维持会所做种种,无非是为恢复钞票信用。上述大宗交易全都不用两行钞票,钞票信用更难恢复。天津众商家叫苦不迭,为此致函金融维持会[49]

贵会之所筹,仍不敷官家之暗算,一辗转间现洋又被官家收去,市面有现洋之名,官家获现洋之实,诸君救世一片婆心,付之流水。是市面仅受一时之利,而无形之中反增亏累,市商货商依然不能生活……为此,公乞贵会或多筹现款接济官家,或请商家暂行收用钞票,则商民均感戴大德矣。

天津商民希望金融维持会说服商家收用钞票。维持会何尝不想如此,唯心有余而力不足。维持会所定分期兑现之法,只能救济小民生计。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市面仍无活动之象。金融维持会焦头烂额之际,外商银行趁机发钞。中交钞票不断收缩,外行钞票却不断扩张。维持会目睹于此,更是惄焉忧心[50],本拟采取进一步措施,然而5月31日,天津商会致函金融维持会,要求遵照国务卿电,即日停办。维持会成立之初曾定简章,明确官府筹有办法之后,维持会即予解散。现在天津商会循章做出上述要求,维持会只好遵办。

官府所筹之法,主要有二:一是盘活中交两行纸币;二是使用其他银行纸币,防止利权外溢。针对前者,财政、交通两部要求两行及其分行多设兑换所。每纸币一元可兑铜元一百三十枚,以便零星使用。以铜元为本位,纸币都有着落。如果铜元不敷周转或有窒碍,则用制钱改铸,再辅以铜元票,可保无虞。至于纸币与现洋的交易,则随行就市。同时发布明令,要求丁粮、关税、盐课、铁路各款,除原来收取现洋者外,一概接收纸币。针对后者,北洋政府希望给予商家利权,使其自筹实款,设立保市银行,发行纸币。银行股东均为本埠殷实绅商,自发自用,信用确实[51]。天津商会为此拟有简章,规定保市银行发行纸币,至少需有七成准备金,发行数额不得超过股本两倍。前五年内,无论中交钞票兑现与否,保市银行不能减少发行。五年之后,如果中交钞票恢复兑现,保市银行则可减少发行,或增加保证,到时再做决定。十年之后,如果中交钞票仍不兑现,保市银行则可继续发行。天津商会希望另起炉灶,重新鼓起纸币信用,故在保市银行章程中特别强调:保市银行是商业银行,没有义务为官家垫款[52]。毫无疑问,这种思路切中要害,但是似乎未获实施[53]

保市银行不能马上建立,中交两行钞票又迟迟难以恢复信用。而以现金现洋交易,市面又会货币不足,周转不灵。绕来绕去,终究还要流通纸币,活动金融。天津商会有鉴于此,特向直隶巡按使朱家宝上书,建议由直隶省银行筹足十成准备金,发行钞票三十万元,以此减少中交钞票停兑所带来的不便。朱氏赞同此议,批准实施[54]。直隶省银行信用素著,发钞又有十成准备金,所以发行非常顺利。直隶省钞流通市面,对于维持天津金融、促进各种交易大有裨益。

首次中交银行停兑风潮之中,天津商民设法以其他纸币代替两行纸币;同时多方筹备现金,努力恢复兑现。在此过程中,天津商民处于主导地位。天津中交两行因为问题严重,多是配合本地商民,做些辅助工作。与首次风潮的应对不同,第二次停兑风潮发生之后,中行并未消极等待,而是速从各省调拨现金,力维信用。1921年11月30日,天津中行邀请英籍著名会计师司塔门,审计本行资产负债,并将审计结果登报公告。同时声明此后中行发钞准备另设专库,接受官员和其他各行代表的检查[55]。这是中行公开检查制度的发端。翌日,天津中国银行恢复无限制兑现。

比之中行,交行问题更为严重。风潮爆发之后,交行对于在津发行的北京暗字钞票,束手无策。天津商会要求直隶省长派员协同查明交行资产,对于京、津钞票分别办理。对于在津发行者,由天津交行负责兑现;对于北京暗号红工字钞票,由省长主持,查清确切数目,要求北京交行照数兑现。如不照办,则从关余项下扣除拨付[56]。北京交行拟以有价证券五百万元作抵,并在一个月内运送现金二百万元到津,用以开兑。天津商会认为有价证券不是现金,要求半个月内,必须运送现金到津,不能拖延[57]。最后交行以天津商会封存的有价证券作抵,向东三省官银号、奉天兴业银行借款四百万元,才使现金不足问题得到缓解[58]

中交两行钞票一再停兑,虽然终能恢复兑现,然而风潮迭至,纸币信用仍会受损,市面交易更受不良影响。所以应对风潮,除了各种临时措施,还需深入根本,完善制度。1922年初,天津商会希望建章立制,定期检查发钞行的准备金,为此致函天津银行公会[59]

钞票之信用,经此打击,则不能不求根本上解除忧虑,必须时求准备充足,以崇信用。故敝会再四筹议,拟对于所出兑换券,各银行之准备金,依其条例,随时报告敝会。然后由敝会推举董事检察,公布于市。提高信用,解除疑惑,巩固金融,预防危险,实银行界最有利益之举。……关于此事之进行,拟先自我国银行入手办理,将准备金另行存储。每月报告到会。以便推举董事,随时检察。

天津银行公会复函表示同意。1921年12月1日,天津中国银行开始每周登报,公布发行状况[60]。1922年10月1日,天津交通银行同样开始此举[61]。两行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公布兑换券流通数、额定准备金数、额外准备金数、准备金中现金与有价证券的具体数额等。天津商会与银行公会、钱业公会推举代表,定期赴库检查[62]。这种做法对于抑制银行滥发、提高公众信心,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