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代中国币制变革:天津金融风潮研究

近代中国币制变革:天津金融风潮研究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货币角度研究天津金融风潮,自然涉及近代中国的币制。其中金银比价动摇和货币滥发均是货币问题。上述两大问题,均与中国货币制度有关。此论已经涉及货币发行的垄断问题,不过张氏没有展开讨论。耿氏目光如炬,指出中国币制的历史巨变。近代中国已经开始融入世界,中国币制问题深受外国影响。吉田氏认为中国币制存在重大缺陷。1949年之后,关于中国传统币制的研究较多。魏氏指出中国银元、铜元与纸币制度皆有缺点。

近代中国币制变革:天津金融风潮研究

货币角度研究天津金融风潮,自然涉及近代中国的币制。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有关研究从清末就已开始,此后愈来愈多,指不胜屈。下文仅选具有代表性者,略作回顾。1915年,章宗元出版《中国泉币沿革》[32]民国初期,章氏先后担任财政部次长、审计处总办与币制局副总裁,故对币制问题深有研究。此书主要内容包括:历代泉货沿革大略、制钱沿革、铜元沿革、银元沿革、铸造币局厂沿革、金银铜换算价格及银铜币统计、金银进出口及国际贸易的差额、国家纸币及银元兑换券、币制本位及单位问题、银主币定价问题及铸费问题、推行新辅币及收回各种旧辅币问题、预备改用金本位问题等。章氏撰写此书,以户部、度支部、财政部档案及前人著述为据,旁及欧美官书、近人著述,详于近今而略于古昔,注重制度及其原因、效果,叙述客观,很少主观评价。

1924年,徐沧水发表《民国钞券史》[33]。该书所论包括:钞券沿革及银行兑换券的起源、户部银行与大清银行发券的始末、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发券的梗概、中交钞票停兑风潮始末、一般银行的发券情况、发券事项的监督机关、相关法规等。同年,胡乃瓒探讨当时金融扰攘之因,归为内外两种因素[34]。内部因素包括:国人投机心勃发、金银比价动摇、财政当局聚敛、货币滥发、同业倾轧与工商业变迁。外部因素包括内乱频仍、政潮起伏、盗匪影响、天灾流行、倒把操纵与外交变动。其中金银比价动摇和货币滥发均是货币问题。胡氏认为金银比价动摇,缘于欧战爆发之后,经济变动,金价大跌,银价大涨。加之墨西哥内乱频仍,银矿停采,供给愈少,银价愈贵。至于货币滥发,胡氏主要强调各省滥发铜元,恶币横溢,良币消退,最后币值日落,物价日升。上述两大问题,均与中国货币制度有关。胡氏对此没有详论。关于解决之道,胡氏仅是建议金融界吸取教训,巩固同业利益,防止投机倒把,一言带过,没有深入。

1925年,张家骧出版《中华币制史》[35]。该书共有六编:历代货币、现代货币、现代币制问题、币制行政、金银铜统计与附录。张氏论现代货币,主要是指民初的银元、银角、铜元、银两、制钱、纸币。其中纸币的发行主体,既有中央银行,又有特种银行、普通商业银行、地方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在华外国银行等,非常多元。张氏分门别类,俱有总结。张氏指出汉文帝取消盗铸令,造币权归于民间,这在历史上独一无二。而在大多数时间,铸币权都为国家独占。唯君权旁落之时,民间私铸不断;鼎革祚移之秋,私铸尤多。此论已经涉及货币发行的垄断问题,不过张氏没有展开讨论。总之,张书内容丰富,叙述周详,堪称近代币制通史研究的奠基之作。

1929年,耿爱德(E.Kann)《中国货币论》翻译出版[36]。耿氏在中国从事金融行业多年,故对中国货币问题观察甚明。耿书主要研究金属货币,对币材、国外汇兑与造币厂等问题皆有论述。20世纪30年代,耿氏又撰文探讨中国纸币问题,指出中国发行纸币,渊源甚古,但都无法解决滥发问题[37]。民众对其没有信心,政府也不重视。直到19世纪末期,情况都是如此。从清末到国民政府前期,中国纸币发行逐渐革新,废两改元与推行法币是其重大举措。耿氏目光如炬,指出中国币制的历史巨变。唯其是非得失,耿氏没有太多评价。耿作之中,统计很多,特别是反映国外情况的统计,诸如北洋时期美国现金的输出情况、1909年以后各国的银产额、欧洲各主要银行近年所存金银数额等,十分详细。这说明耿氏观察中国币制问题,没有限于一隅,而是放眼四海。近代中国已经开始融入世界,中国币制问题深受外国影响。耿作注重内外联系,很多解释更为圆融。

另一外国学者吉田虎雄也对中国货币问题做有研究[38]。吉田氏认为中国币制存在重大缺陷。铸币权不由中央政府独揽,而由各省分享。各种货币重量、成色不等。尤其银角、铜元,根本无法按照面额流通。至于纸币发行,更是弊病百出。很多纸币只限一地使用,难以通行全国。经济发展因之受阻,对外贸易受害尤大。吉田氏指出,对于中国而言,统一货币十分急切。清末赫德、精琦,民初卫斯林、曹汝霖都曾提出这个问题。吉田氏对此做了总结。

1940年,朱偰出版专著《中国货币问题》,其中专辟一章,探讨民国的自由发行问题[39]。朱氏指出:中国发行纸币,自民国以来,一直采用自由发行制度。当时中国政治分裂,金融难以集中,政府往往以借款为条件,赋予私家银行发行权。同时,中国政府和银行界的人士,多是留学英美,受其旧式经济学教育,以自由发行为先入之见。然而民国关于发行兑换券的法规,又受日本德国影响,多采集中发行之制。最后纸上法规与实际情形产生矛盾,形同具文。朱氏认为自由发行影响恶劣:一是纸币不统一,阻碍工商业发展;二是现银不集中,妨碍国家运用金融政策;三是银行倒闭相寻,时时发生挤兑,引起信用恐慌。显然,朱氏反对自由发行,赞成统一发行。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危机之后,自由经济理论受到打击,政府管控之论渐占上风。在上述背景下,朱氏同样主张国家垄断货币。至于垄断发行是否也有弊端,朱氏没有论及[40]

总而言之,民初研究中国币制者,多是将其发生演变记录下来,原原本本,总结叙述,对其利弊得失较少主观评价和理论分析。到了国民政府后期,相关研究开始跳出传统窠臼,自觉借鉴西方最新的货币理论,以之评价中国传统币制,越来越有理论深度。这些研究之中,很多都是批评中国传统币制的混乱不一。明确说出货币发行滥用国权、流毒社会者,很少见到。

1949年之后,关于中国传统币制的研究较多。20世纪50年代,魏建猷《中国近代货币史》出版[41]。魏氏指出中国银元、铜元与纸币制度皆有缺点。银元制度缺点有二:一是铸币权分散,各省铸币十分混乱,银元重量成色不一,银元本位久未确立;二是清廷围绕银元单位问题,争论不休,没有定论。至于铜元制度的缺点,魏氏归为六条:增铸无所限制,币制没有健全,政府自坏信用,交通阻碍,投机盛行,私铸充斥。关于纸币制度,魏氏指出官私银号、国家银行、地方银行都有滥发问题。外国银行是否也有这类问题,魏氏没有论及。多元发行有无合理之处?如何解决滥发问题?魏氏对此都无讨论。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也在20世纪50年代出版。此后迭经修订,日益完善,成为货币史研究的经典之作[42]。彭书以货币制度、货币购买力、货币研究、信用机关为基本框架,研究所涉时段从三皇五帝直至清末,横贯数千年,研究重在白银、黄金、铜元、制钱等金属货币,对于纸币则涉及不多。清末开始铸造铜元,彭氏认为这是中国货币制度的一次巨变。此前,政府多次发行大钱,但经人民抵制,都未推行开来。政府发行大钱,物价上涨。人民变而使用制钱,物价随之复原。而清末铜元发行之后,一种新的货币单位自此产生。物价随之不断上涨,引起物价革命。因此彭氏将其称为一次巨变。当时,世界其他国家相继改为金本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彭氏分析清末白银的购买力,并与欧洲对比,指出物价上涨与此也有关联。彭氏研究上述问题,既做古今对比,又做中西对比,深具历史意识和世界眼光。故对清末中国货币制度的某些独特之处,彭氏常能一针见血,点出要害。

同一时期,献可对近百年来外国银行在华发行的纸币做了总结[43]。其中有大量数据统计,是后人继续研究相关问题的宝贵资料。60年代,杨端六对整个清代的货币金融深入研究[44]。杨氏认为清朝币制是银铜平行本位制,这种制度并不完整。制钱具有法定标准,铸币权属于政府;而纹银则漫无标准,民间自由铸造,其成色、重量各地皆有不同。这种制度到清末时弊端日重。杨氏对当时银元、铜元、纸币发行的紊乱,银钱比价的波动,均有叙述总结。

改革开放之初,张振鹍论清末十年间的币制问题,指出这一时期币制混乱,货币芜杂,比价无定,货币发行与流通数量均难满足客观需要[45]。围绕整顿币制,中央与地方矛盾重重,不断斗争。张氏对此详细描述。晚清民间私铸货币,民初政府滥发纸币。两者均有严重问题。20世纪90年代,郑起东分别撰文探讨上述问题[46]。不过郑氏未将两者合而观之,比较民间发行与政府发行的得失。贺水金也对当时的币制紊乱总结回顾[47],将其归为四点:一是传统货币与近代货币并存;二是发行主体既有中央、地方政府,又有民间机构;三是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并存;四是不同货币各有特定流通区域,不同区域流通不畅。总之,上述三人之论代表一种传统看法,即清末与北洋时期,中国币制杂乱无章,需要统一。(www.xing528.com)

王业键也对中国近代货币与银行的演进细致梳理[48]。前人研究这个问题,只重解释制度的形式结构,而对货币供给如何变动、如何影响其他经济部门、货币制度如何演变等问题,大都重视不够。王氏有感于此,遂对这些问题重点论述。清末中国内外贸易继续扩张,机器工业兴起,轮船铁路逐步推广。市场对于统一支付工具的需求,日益迫切。王氏认为,当时货币部门虽然紊乱,但是仍有两大进步现象:一是银元逐渐普及,二是现代银行纸币信用逐步建立推广。王氏强调,完善币制需要统一货币,建立强大超然的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变动重贴现率、存款准备率,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调整货币供应量。显然,这是一种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中国近代币制改革发轫于清末,到抗战爆发大体完成。卓遵宏运用中国台湾“国史馆”所藏的国民政府档案、财政部档案与人物专档等,结合当时财经专家的相关论著,分类编次,广征博引,对于这段时期币制改革的始末,做有详细总结[49]。其内容包括近代币制问题的发生、清季货币制度的改革、民初的币制改革及演进、国民政府的币制建设、法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法币政策的推进与检讨六个方面。卓氏同意王业键之论,认为中国传统的银铜复本位制缺乏弹性,货币供应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不过卓氏又指出:政府无法控制货币流通量,自也无法发行巨额通货以弥补财政赤字,因此可以免除恶性通货膨胀。自此角度而论,这种币制亦不无优点。大体言之,卓氏支持国家统一货币,讨论如上优点时只是蜻蜓点水,着墨不多。

近十几年来,汪敬虞总结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金融活动,指出早在五口通商之前,外国银元已入中国,此后越来越多。这使外国银行如虎添翼,更有能力操纵中国金融市场,牟取暴利[50]。外国银行在华所发纸币,以19世纪80年代为界,之前尚未获得充分信任,流通范围不广;之后则迅速膨胀。汪氏认为外国银元和纸币损害中国货币主权。不过这种流通是否一无是处,有无积极意义?汪氏没有论及。

杜恂诚将近代中国的金融制度分为两种类型:1927年之前为自由市场型,之后则为垄断型[51]。在自由金融制度下,没有中央银行,政府所起作用很小。金融市场自发产生、自主发展,内外市场连为一体,政府发钞得到制约,滥发纸币只是局部和阶段现象。而在垄断金融制度下,中央银行建立,商业银行转向官办,政府具有决定作用。自由市场受到管制、限制或取缔,内外市场分裂,政府发钞不受制约,滥发纸币成为全局现象。以往学者研究这段时期的金融制度,多是意存批判,而杜氏则别具只眼,指出自由金融制度有其优点。这种观察值得深思。此外,杜氏还从自由与管制角度,运用“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概念,对金融制度变迁与政府的关系做了深入探讨[52]。这种研究注重结合理论解释历史因果,首尾照应,贯穿始终,较之以往偏重叙述历史现象者,无疑更为深刻。

戴建兵对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深入研究,指出当时中国的货币体系,以银两与银元作为核心,其次则是银角、银行券、铜元、铜元票、商业或金融票据、军用票与各种无准备纸币。货币没有主辅关系,发行放任自由,行业和地域色彩非常强烈[53]。在这种货币体系下,价值尺度失衡,社会生产成本加大;同时白银供给深受国外影响,中国经济因之常受外部冲击。戴氏认为近代中国币制改革存在三个死结:一是内无资金,外少支持,难以追随世界潮流,建立金本位;二是银本位受制于人;三是政治混乱,军阀割据,改革外部环境不佳。而当时国人探讨币制改革,又多存在畸轻畸重之处:就货币作用而言,重交易媒介而轻价值尺度;就货币稳定而言,重对外汇价而轻对内价值;就影响对象而言,重政府财政而轻社会经济。戴氏所论与杜恂诚不同,重在近代中国币制的缺点和困境,对其评价不高。

日本学者黑田明伸探讨货币制度的世界史,对于中国币制也有论及[54]。黑田氏认为中国货币史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各个地区接连出现本地通货,多种多样;一种是王朝自上而下,不断努力,希望统一币制。两种倾向抗衡博弈,历时两千年之久。黑田氏称一国只有一种货币,为时较短,不是历史常态;在很长历史时期里,一国同时存在多种货币,不同货币服务于不同层次的市场,这才是历史常态。黑田氏将中国清代的货币分为两种:“地域内货币”与“地域间货币”。“地域间货币”的供求,常有季节性紧张;而“地域内货币”则不存在这个问题,能够实现某种平衡。19世纪以来,各国货币渐趋统一,国际金本位制逐步成型。在此过程中,“地域内货币”日益萎缩,稳定功能日渐减弱。黑田氏认为世界金融恐慌或是由此而生。循此分析思路,黑田氏称货币多元有其合理之处。这种看法与货币统一之论截然相反。黑田氏放眼世界,格局开阔,试图建立一种新的历史—货币理论,诚属难能可贵!

陈晓荣研究的民国小区域流通货币,与黑田氏所论的“地域内货币”大体近似[55]。其发行主体或为钱铺、钱庄、商铺和工矿企业等工商业部门,或为社会团体等准权力部门。陈氏对其发行、职能、不平衡性、监管等问题均有深入探析。陈氏认为这类货币能够增加社会通货总量,缓解官方通货不足,对于商品市场作用至大。清末新式银行兴起,国家货币日渐壮大;同时地方政府大发货币,地方票日益增多。在两类官方货币压缩之下,民间私票逐渐萎缩。从清末到国民政府时期,货币集权化监管不断增强。陈氏借鉴黑田明伸的货币理论,指出政府主宰货币发行之后,常常迫使银行附属政治,发行钞票弥补财政空虚。这与经济发展背道而驰。国家货币固然有其不足,而民间私票也非尽善尽美,同样存在滥发现象。围绕货币制度,陈氏建议应在计划与市场、监管与自由之间寻找平衡点。

朱嘉明以“自由—垄断”为主线,对中国两千年的货币经济系统回顾[56]。在西方经济学家之中,哈耶克与凯恩斯双峰并峙,前者主张自由放任,后者主张政府管控。朱氏结合二人的经济理论,将中国货币经济划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传统货币经济,后一阶段为现代货币经济。朱氏认为,在传统货币经济中,货币发行并不依赖国家,民间也能发行。各种货币同时流通,可以支撑远距离区域贸易。哈耶克的自发秩序和货币非国家化思想,可从中国传统货币史得到印证。国民政府建立之后,深受日本和苏联影响,国家渐渐主导经济。法币改革是上述两个阶段的分水岭。此后现代货币经济建立,凯恩斯理论在中国大行其道。朱氏认为这种演变未必是中国之福,对此深刻反思。前人多因中国传统币制混乱不一,对其评价不高。而朱氏则别标新解,肯定传统币制。就研究范式而言,朱书也有很多突破,比如注重货币经济制度的演变、外部因素的影响,对于货币经济部门整体分析、宏观研究,运用当代货币理论解释中国货币史等。这些都对本书启发很大。

总体而言,近代以来,欧美各国逐渐统一货币,国家垄断货币发行。与之相比,晚清时期,中国仍是多元发行货币,各种货币同时流通市面。中国朝野大都认为这种币制原始落后,主张学习西方,希望统一货币。从清末到国民政府初期,币制改革不断推进。最后新的币制终于建立,国家完全垄断货币的新型形态,横空出世。统一货币的思路,既支配前人推动币制改革,也支配后人研究货币历史。对于中国清末和北洋时期的自由币制,后世学人多持批判态度,认为这种币制杂乱无章,损害交易,主张应由政府统一货币。近些年来,也有研究对此展开反思。杜恂诚、黑田明伸、陈晓荣、朱嘉明等各从不同角度,做了初步探讨。货币发行的统一与多元,是一绝大问题。先贤与今人对此众说纷纭,迄无定论,后人依然应该继续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