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作者虽然也有界定概念的意识,但比较模糊。同时,他们也并不清楚研究者应该对什么样的概念必须作出自己的界定,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基本逻辑规范界定。在具体行文过程中,他们往往随心所欲,随意敷衍文字,对概念作有一搭没一搭的简单介绍。
有篇题为《文化强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的文章,主要内容包括“文化与价值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价值观念走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四个方面。在这篇文章中,“文化强国”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作者用以下文字作了“界定”:
文化强国意味着一个国家或民族其外显的文化体系能够健全和发达,其内在的文化精神更要自觉和自信,再国家或民族发展上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的质朴的精气神。鲁迅先生曾经说文化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从此种意义来说,所谓文化强国就是要让或有能力让国家或民族的精神能够充沛饱满,永远如焰如火、如灯如炬。
这样的“界定”随意散漫,不着边际,无规无矩,包括三个句子。第一句,文化强国的涵义还没有说清楚,又出现了文化体系、文化精神、“文化自觉”“文化担当”“精气神”等一连串概念;第二句,引用鲁迅关于文化的比喻,不知意欲说明什么;第三句,大概算是一个有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的句子。但是,“要让或有能力让国家或民族的精神能够充沛饱满,永远如焰如火、如灯如炬”不知所云。而且,其中包含了比喻或者含混的语言,不合形式逻辑关于不能“循环定义”等规则。因此,这样的界定完全不能帮助人们理解和把握文章中的核心概念的涵义。此外,对文章中出现的“文化与价值”“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多个概念,既缺乏必要的界定,也缺乏对各概念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必要梳理。
还有一些作者对概念的界定完全随心所欲。有篇题为《理想信念教育对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价值探析》的论文,作者对其中的核心概念“大学生精神成人”是这样界定的。(www.xing528.com)
大学生精神成人是大学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正如19世纪英国教育家纽曼所说:“真正的大学教育不是专业教育,不是技术教育,而是博雅教育;大学的理想在于把每个本科生的精神和品行升华到博雅的高度;大学不培养政治家,也不培养作家,也不培养工程师,大学教育首先要使学生的灵魂健全,达到博雅高度,即具有完整的人格。”精神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因而大学生精神性成长必然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物质生活基础上,在一定精神信念的引导下,去选择、追求、完善自己的精神生活,逐渐塑造健全的人格,成为一个拥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完整的人。理想信念作为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是大学生精神生活充实的源泉,为大学生精神成人提供动力。理想信念既包括了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念,还应包括个人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等人生目标。“于大学生而言,具有清晰的人生理想,坚定的生活信念和完整的审美意识直接影响着其精神成长的程度。”因此,大学精神教育理应回归人的精神本质,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激发人的特有能动性,帮助其梳理人生目标和远大理想,实现精神成人。
这段文字东拉西扯,难以帮助人们搞清楚“精神成人”究竟指什么,有什么特别的涵义和意义。
《“跑男”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一文中,作者提出了“‘跑男’ 文化现象”这一概念。但是,何为“‘跑男’文化现象”?作者并未作界定,只是叙述了“跑男”大热的现象,比如,截至2016年4月25日,在百度搜索引擎里输入“跑男”两字,可以找到五千四百多万条有关“跑男”的相关网页,“跑男”俨然已经成为青年网民热聊的话题。而在日常生活中,“跑男”也成为广大青年的重要谈资……然后,文章分析了“跑男”受追捧的主要原因:偶像崇拜心理、个性化的价值取向、崇尚创新精神、娱乐减压的需求、对“正能量”的追求等。
最后,作者认为“‘跑男’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包括:将“跑男精神”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借鉴“跑男”的制作理念来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运用“跑男”的传播特性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学习“跑男”的营销策略来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等。由于对“‘跑男’文化现象”缺乏界定,对“跑男”受追捧的主要原因的分析和“启示”缺乏必要的依据,文章内容只能是自说自话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