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有效开展青年研究: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技巧

如何有效开展青年研究: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技巧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年研究因应社会发展要求而兴起,这一事实决定了它首先必须“接地气”,必须面对青年生存发展的现实,把握青年现实生存发展面临着的种种问题,开展学术研究。(一)“接地气”更受重视近年来,不少青年研究学术期刊在选题上十分重视“接地气”。青年研究要“以青年为本”,青年学构建必须强调“青年在场”,同样要“以青年为本”。

如何有效开展青年研究: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技巧

青年研究因应社会发展要求而兴起,这一事实决定了它首先必须“接地气”,必须面对青年生存发展的现实,把握青年现实生存发展面临着的种种问题,开展学术研究。《文史哲》主编王学典认为:“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为学术而学术’ 的时代看来已趋向终结,与现实、社会、政治、意识形态重新缔结更加紧密的新关系,似乎将攸关每个学科的新生命,也肯定将构成‘新文科’的最鲜明特征[12]”。笔者在《青年研究:在“接地气”中走进青年》一文中,专题讨论了关于青年研究“接地气”的问题。所谓“接地气”,就是深入现实生活,直接感受现实生活的风云变幻和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愿望诉求;聚合人民大众的智慧和热情;和人民大众打成一片,心意贯通[13]。青年研究要“接地气”,就必须“贴近青年生存和发展的实际,善于从青年中汲取热情和智慧,善于通过种种‘油盐柴米酱醋茶’把握青年生存发展中的问题,善于分析种种具体现实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善于对青年生存发展提出切实可行可操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接地气”更受重视

近年来,不少青年研究学术期刊在选题上十分重视“接地气”。以《中国青年研究》2017年度获奖作品为例,其选题都很贴近青年现实生活。比如:《劳动合同对青年劳动者收入和福利的异质性影响》《“场域-惯习”视野下劳动参与的性别化机制——基于一名80后流动女性的个案分析》《中国字幕组、数字知识劳(工)动与另类青年文化》《数字游戏亚文化实践中的女性青年——从女性游戏角色、女玩家到游戏女主播》《青年草根行动者污名化的生成机制与放大效应》《城市快递员离职现象探究——基于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的关系视角》《班级网络、同伴群体与双重社会分化机制》……很显然,这些选题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和编者对青年现实的敏锐和关切。

从“2020年度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研究课题”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等机构也在努力引导青年研究更“接地气”:

●重大理论问题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

◎中国百年青运的重大历史事件与历史经验研究

共青团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研究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与青少年发展研究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与青少年发展研究

●青少年发展研究

◎青少年在“十四五”期间“新刚需”研究

◎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

◎青少年“三观”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

◎青少年教育导向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青年社会参与方式变化与趋势研究

◎青年与社会主流文化关系研究

◎青年社会认同与发展趋势研究

◎青年职业意向与择业趋势研究

◎“工匠精神”与青年职工发展研究

◎各行业青年从业状况与问题研究

人工智能对青年就业影响研究

◎青年婚恋及生育观变迁及发展趋势研究

◎青年生育意愿与人口发展趋势研究

◎青年群体分化分层与聚合方式研究

◎青年信仰状况与问题研究

◎港澳台青少年祖国认同状况与对策研究

●青少年工作研究

◎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的监测指标研究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同国家与地方“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关系与衔接研究

◎促进青年发展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促进青年发展和有序社会参与的政策与途径研究

◎青少年政治引领的难点重点与创新研究

中学团队一体化工作模式研究(www.xing528.com)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研究

◎共青团长期参与脱贫行动工作研究

◎青少年工作的宣传舆论全媒体融合平台建设研究

◎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研究

◎团队组织参与反校园欺凌工作研究

◎全面从严治团的制度化建设与落实机制研究

◎共青团夯实基层基础的可持续路径研究

◎社区青少年活动平台与工作模式研究

◎团校改革与团队干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我国青年组织参与国家外交战略与行动研究

◎我国青年组织与国际组织的关系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可以看出,这些选题都努力贴近青少年发展中面临着的种种具体实际问题、是与青年和青年工作密切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青少年工作研究的具体实际问题,体现了对现实的关注、“接地气”的努力。

(二)价值取向注重“以青年为本”

青年研究“接地气”,首先就是要把“青年为本”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和出发点,特别关注青年生存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努力准确把握具体问题背后的政治、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深层原因,思考、探索可操作的具体破解良策,为解决种种青年问题建言献策。“接地气”的青年研究不是只为研究者“稻粱谋”的研究,更是经世济用的研究。

青年研究要“以青年为本”,青年学构建必须强调“青年在场”,同样要“以青年为本”。所谓“青年学科构建中的‘青年在场’,就是要从青年(历史的和现实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主要从研究者自身的主观感受和本本出发,去了解、理解和把握青年;就是要把青年当成有思想和情感、有理想和困惑、有优点和缺点、有血有肉的对象,而不仅仅是抽象的概念;就是要把青年视为行为主体,而不仅仅是教育的客体。简言之,‘青年在场’就是指青年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思维框架要以对‘青年’这一核心研究对象的全面、准确把握为基础[14]”。

(三)研究选题注重微观具体

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或理论问题虽然可能比较微观,甚至比较“琐屑”,却并非孤立存在的,往往与其他事物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接地气”的青年研究十分注重把握一些大问题中所包含着的种种微观,甚至比较“琐屑”的小问题,从中遴选研究的选题,再以某个细节为“切入口”切入进去,常常能够由小见大,层层深入地挖掘出一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深层问题。

比如,“离团非党员青年组织建设管理新机制的探索”是“共青团组织建设” 这一大问题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提出这样的选题,与选题者对具体现实问题的把握直接相关。申报者是某大学附属医院的团委书记。这一选题显然来自他在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具体实际问题和困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这个选题,比较微观具体。再比如,择取某一具体的民生问题——比如青年婚恋问题——切入进去,而不是浮在面上泛泛而谈。进一步说,还可以具体到青年婚恋问题中更加具体的“剩女”问题,甚至可能更加具体到“剩女”的某种婚恋价值取向问题。这就好比不是泛泛研究“水果”的营养价值问题,而是研究“苹果”,甚至研究“富士”的营养价值问题。很显然,对“红富士”营养价值的研究相对于对前两者的研究更加微观具体,更容易深入下去,也更有助于从“红富士”这个特殊视角,为人们把握“苹果”乃至“水果”的营养价值,形成局部的认知突破。

“接地气”的青年研究往往注重对微观具体问题进行爬剔梳理,深入挖掘,努力把握其背后的深层问题和原因。正如前文所指出的那样,关注和研究某个微观具体的问题,不枝不蔓,把具体问题研究透,这实际上是研究一些宏大问题过程中取得的局部性突破。宏大问题研究的突破,需要很多局部性突破的成果积累。近年来,青年研究中令人欣慰的成果不多,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这种通过对微观具体问题的研究实现的局部性突破较为稀少。

近年来,《中国青年研究》的不少选题受到广泛关注。比如,2020年5月,《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编发了关于职场青年“忙碌”的专题文章。其一,题为《“忙” 有所值:忙碌对个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文章指出,近年来,忙碌呈现出一种越来越主动的趋势。“以往观念认为忙碌的影响是负面的,但最新研究发现,适度忙碌对个体动机、行为、幸福感等方面有积极后效。”人们抱怨忙碌,被认为是“一种自嘲式自夸(Humblebrag)”。因为,“忙碌意味着可以完成多个目标以证明自己的能力[15]”。其二,题为《996在职青年的超时工作及社会心理后果研究》的文章指出,996工作制现象折射出在职青年超时工作问题。“基于全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分析发现,超过一半的在职青年存在客观加班,四成主观感受到加班,但近三分之一是被迫加班,四成是无偿加班。超时工作在男性、教育程度较低、资源与劳动密集行业、外资合资企业的在职青年群体中最为严重;但知识技术行业、非生产人员、非外资单位中无偿加班比例更大。工会降低了客观加班和自愿加班;签订劳动合同强化主观加班和有偿加班。工作自主性对减少主观加班和强化自愿加班发挥积极作用,工作生活空间一体化‘引诱’在职青年自愿延长工作时间。在职青年的加班同样遵循经济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超时工作尤其是无偿的、非自愿加班显著降低在职青年的幸福感、获得感(职业获得)、安全感(身心健康安全)[16]”。

《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杨守建2020年5月14日在“三新学者”微信群留言道:最近连推的两篇,这篇对“忙碌”的研究和前面一篇关于“996在职青年超时工作”的研究,可能比较贴近青年、触动青年,特别是互联网从业青年看了后,有些感触。对“忙碌”的研究,在虎嗅公众号上15分钟阅读量就过了2万,几个大的内容网站也转发了。“996在职青年超时工作”的研究表达比较学术化,不太好在新媒体上传播,大的公众号没有转。新媒体对转载的这种选择,也反映了他们对青年状况、青年情绪的一种敏锐把握。贴近青年,就是“接地气”的主要表现。这也就是“忙碌的研究,在虎嗅公众号上15分钟阅读量就过了2万,几个大的内容网站也转发”的根本原因。

胡献忠等认为,当下青年研究中,存在着整体性研究缺失的现象。“学科发展的日益成熟和精细化分类,使得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积淀从不同视角去解读不同层面的青年,于是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分层分化后的青年小众群体,关注细节,这些分层分类的实证研究、定量研究取得了长足的成效,但也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17]”。胡献忠指出:“关键是不能用学科、方法来切割青年群体、青年现象和青年问题,每个学科、每种方法只能提供透视青年群体的一个具体视角,而促进青年研究应加强各学科、各种方法的整合,也就是说要用青年问题来整合不同学科和不同方法……重构整体性研究框架[18]”。

整体性研究当然十分重要。然而,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整体性研究是有前提的。前提之一,就是人们对很多具体问题,包括对一些“青年小众群体”“细节” 等“树木”的具体研究取得了多方面优秀的成果,形成了多方面局部性的突破。只有在这个前提之下,“用青年问题来整合不同学科和不同方法”的整体性研究,才有厚实的基础。实事求是看,当下青年研究、青年学科建设还难言拥有了这种厚实的基础。

(四)概念使用注重明确具体

“接地气”的青年研究不排斥运用大(抽象)概念,但更注重运用小(具体)概念,更需要人们从种概念、甚至从具体的小概念的辨析入手,进行多方面研究的积累。前文曾以“水果”“苹果”“红富士”为例说过选题的微观具体问题。很显然,青年研究虽然不排斥对“水果”层面大概念的研究,但在青年研究和青年研究者学术积累不够丰厚、根基不够厚实的当下,青年研究者首先还得对“苹果”,甚至“红富士”类苹果的营养价值展开深入研究。一来,微观具体的研究对象人们更容易把握;二来,由微观而宏观,更加符合学术发展的规律。

比如,“共青团网络政治传播中的‘萌化’研究”,这一选题应该属于“共青团引领青年”这一大课(选)题的研究范围之中。“共青团引领青年”这一命题的涉及面很广,包含着许多内容。“网络政治传播”是其中的一个具体问题。而“网络政治传播”则又涉及其内容、形式、途径、主体、客体、有效性等多方面更加具体的问题。“共青团网络政治传播中的‘萌化’研究”这一选题,既涉及“网络政治传播”的内容,又涉及“网络政治传播”的形式,主要就是内容转化的方式和技巧,还涉及“网络政治传播”的主体和客体等多个方面。因此,从“萌化”这一外延较小的概念入手,虽然“切入口”较小,但涉及面很广,牵涉的问题也很有深度。只要沿着“萌化”是什么、“萌化”有何道道、如何更好地“萌化”等问题自身内在的逻辑深挖下去,完全可以“小题大做”,取得具有较大价值的研究成果。

(五)走向田野,深入青年世界

长期以来,青年研究难以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主流学界、社会和党政所关注、想了解的关于现实中的青年的方方面面,青年研究甚少关注,难以及时提供靠谱的调查研究、决策咨询成果。所以,青年研究者必须从把握“接地气”的优秀选题入手,提升青年研究的学术水平,提升对青年发展、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把握青年研究“接地气的”优秀选题需要想象力,而想象力并非天启,而是青年研究者长期深入现实,关注青年世界的风云变幻,从现象到本质,从问题到原因,进行深入思考的结果。在这方面,廉思及其团队、马中红及其团队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值得青年研究者学习和借鉴!廉思团队在2007年以来的10余年中,深入32个青年群体之中展开深入调研;马中红教授对青年亚文化多年持续跟踪研究;黄海教授对长沙郊区“街角青年”进行深入研究等,都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此外,还有不少青年研究者持续深入关注青年白领的生存压力和婚恋、青年父母面临着的孩子的教育问题、流动儿童的教育和犯罪问题。在廉思等的带动下,近年来,青年研究者加强对青年创业、共享单车、快递小哥的生存状态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不少优秀研究成果。其他领域的一些专家学者、影视工作者也持续深入地关注青年。尤其是对底层青年的生存发展现状和问题,他们通过各自特殊的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比如,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郭熙志耗费数年时间,拍摄了《工厂青年》纪录片。《青年学报》以“《工厂青年》讨论小辑”为题,在2019年第1期上刊发了学术批评专题文章。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郭春林教授在该专题的“主持人语”中指出:

“青年”是一个复数。文艺作品如何“再现”青年,学术界如何研究青年问题,各种形式的传播媒介如何传播青年形象及与之相关的话题,决策者如何思考并制定与青年相关的政策等等,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给出一个答案和选择的。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或许有一个根本性的,是由于“青年”不仅仅指生理年龄的某一特殊时段,更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青年”有各不相同的职业和身份,接受了程度不一的教育,在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即使接受了同质化大众文化的影响,却因为阶层出身的差异和出生地、成长地的或发达或落后、或城市或乡村的地域差别而形成并不完全相同的经验和观念。然而,“青年”的复数性常常被忽视,主流对青年的再现很笼统,对青年的研究也往往将其视为一个无差别的群体。确实,青年们的生存发展状况普遍不佳;但这恰恰是需要将“青年”的复数性与糟糕境遇的普遍性放入整体的社会关系和结构中进行把握的理由。在这个意义上,《工厂青年》捕捉到了一个既特殊(出生农村却身在工厂)又普遍(数量之巨、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没有)的青年群体。影片深入其生产、生活的空间/世界中去,走近/走进他们,再现他们,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文本;同时,影片本身就是一个研究性的成果。在学术日益专业化、学院化、知识化,干脆地说,就是越来越脱离现实的今天,这种方法本身就特别值得我们深思,反思学院化、理论化的研究的局限。[19]

像郭熙志等学者那样长期浸入青年的现实生活中,有助于青年研究者深入了解和把握青年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状况,特别是其中的很多细节,无疑有助于青年研究者更准确地把握问题,更深入地挖掘问题背后深层的原因,更精准地提出可操作的具体对策和建议。比如,在谈论深圳市龙华区“三和青年”的出路时,人们一般会认为“职业教育应该是解决三和青年问题最好的途径”。诚然,“三和青年”总体上确实是缺少教育的一群人,但是,他们为什么缺乏教育?他们此前是不是普遍不喜欢受教育,甚至抵制教育?此前的教育在他们身上究竟有哪些值得检讨的问题?如今的他们特别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包括什么样的内容和什么样的形式?如何让他们不再抵制教育,甚至一点点接受教育?谁来教育他们?谁为对他们的教育埋单?很显然,对“三和青年”加强“职业教育”等建议的提出者,对上述多方面的具体问题并没有多少深入的考虑。这就自然使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把握难免笼统、大呼隆、隔靴搔痒,显得想当然、自以为是。这样的情况在学术研究中并不鲜见。田丰等学者通过对青年,特别是青年职业教育培训的实际状况等长期深入的研究,指出:“当在一个西北小县城看到若干家依靠地方人社部门‘活着’的培训机构,当了解到一个大叔反反复复进了七八次各种职业培训班却只是为了地方政府完成‘指标’时,你一定能够想象到,指望政府某些部门的职业培训解决问题,十分困难,难有效果[20]”。

学术研究的选题,是学术研究者对具体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认知把握,以及对学术研究的路径、方法等进行较长时间的思考后,在研究任务和内容等方面作出的具体选择。深入青年生产、生活的空间/世界中去,走近/走进他们,这是青年研究者把握住“接地气”的优秀选题的最重要的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