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有意味的现象”
“有意味的现象”是指:从表面上看,这些现象是孤立存在着的,但是,①或者这些现象背后牵连着许多复杂的人和事,具有某种普遍性、典型性(所谓典型性即指在同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和事[36]);②或者这些现象与某种公允认知和理论之间,有着明显的不一致,甚至还有较大的距离,现有认知和理论往往难以解释这些现象;③或者这些现象中隐藏着某种未来性、前瞻性,值得人们特别关注。
2018年4月某日,笔者在微信群中看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田丰博士发的一篇公众号文章。文章说的是不久前东北某四线城市有过一次以小学生及其家长为对象的调查。调查数据显示:三分之一左右的小学生将来想成为游戏主播、才艺主播、搞笑主播等;超过九成的家长坚决不允许子女模仿短视频和直播中的出格行为,也并不想让孩子们成为东北文化产业的接班人。“05后”孩子与“80后” 家长在如何看待直播、短视频上,存在着巨大而激烈的分歧。这也体现了“05后”孩子和“80后”父母之间存在着的角色差异、文化上的代沟。看到这篇短文,我感到这种现象很“有意味”:根据以往研究的经验,“80后”在其成长历程中受到过外界的不少质疑和反对,被贴上过一些负面的标签。为什么在经历过质疑和反对的成长历程、为人父母之后,“80后”对子女并没有表现出所谓更加“开明”的理解倾向,反而依旧会对子代的行为和选择表现出强烈的质疑与反对,就像“80后”自己当年受到父辈强烈的质疑和反对一样?笔者直觉田丰的这篇文章涉及的现象、把握的问题非常有意思,立刻联系田丰,约他写一篇题为《80后vs05后:父爱老调重弹的逻辑演进》。很快,我们收到了田丰的文章,发表在2018年第3期《青年学报》上。
需要指出的是,在把握“有意味的现象”、把握社会普遍关切的具体问题方面,青年研究者有必要多关注新闻记者的工作和成果。出于职业习惯,新闻记者往往对一些“有意味的现象”比较敏感。笔者曾经多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当时青少年中的一些新热点、新现象。比如,上海《青年报》记者就“90后、00后开始立遗嘱,你怎么看?”“考古盲盒新玩法,青铜盲盒、唐代仕女盲盒也有众多年轻的拥趸”等青年话题邀请笔者谈谈看法。这就促使笔者密切关注青年生活的实际,努力跟上青年世界的节奏。因此,青年研究者要关注时事新闻,特别是与研究领域直接相关的一些新闻报道作品。这不仅有助于青年研究者自身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使学术研究更加接地气,也有助于他们从新闻报道中把握学术研究的选题、视角和“切入口”。一定意义上讲,新闻记者是青年研究者的特殊合作伙伴。
当然,新闻记者特别关注“新闻价值”,却未必重视“学术规范”。李良荣认为,所谓新闻价值,即事实本身所包含的引起社会各色人等共同感兴趣的素质。新闻价值主要表现为5个“性”:时新性(事件发生离公开报道的时间越短,新闻价值就越高);重要性(事件和当前社会生活和广大人民群众有密切关系);接近性(地理上接近、心理上接近);显著性(名人+普通的事=新闻,普通人+不寻常的事=新闻);趣味性(奇闻逸事、富有人情味、高尚的生活情趣、能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等。这5个“性”中,时新性是必要要素。“任何一个事件,只要具备了时新性再加上其他任何一性,就有成为新闻的可能,就可供新闻单位选用。”[37]现实生活中,新闻记者采写新闻报道时,更加注重抓住“有意味的”个案,并力图以这些个案引起读者的特别关注。新闻记者往往习惯于从“有意味的”个案切入,提示人们举一反三地理解和把握相似的社会现象。然而,从学术规范上讲,通过个案这一个点反映某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其内在的逻辑依据及其充分必要性还远远不够。个案很鲜活,但其中能有多少普遍性、典型性、未来性、前瞻性,还难以得以确证。因此,青年研究者必须充分意识到,新闻报道可以为研究者面向现实开展研究提供初始的宝贵线索,有助于研究者从中选择和提炼“切入口”,但从学术研究规范上讲,新闻记者所撰写的相关作品中所涉及的一些个案,其普遍性、典型性、严谨性,还需要研究者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进行认真验证。
(二)从社会普遍关切的具体问题切入
社会普遍关切的问题,往往是一些热门问题。把握社会关切的热门问题,及时作出回应,能体现学术研究对现实的关心和价值,也能使学术研究及其成果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比如,青年就业是一个社会普遍密切关注的大问题。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就业包含着许多具体的问题。在当今时代,青年就业中就包含着体面就业、“机器换人”造成的原有岗位“消失”、新岗位的寻找与创造、平台经济灵活就业等具体问题。
有篇题为《“机器换人”,换出就业新空间》的新闻特写稿,提醒人们关注“在机器趋于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的今天,‘机器换人’”[38]这一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现象,深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面对就业岗位被机器取代的不利状况,努力打开新职业的大门。记者以郭彪和杨鑫的成长历程与感受为“切入口”,展示了产业发展所提出的不断强化培训、大幅度提升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能力水平这一迫切要求。对于青年成长发展来说,就业创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机器换人’,换出就业新空间》的特写,一定意义上向青年研究者们提供了审视青年就业创业这一重大选题的多种具体视角:在“机器换人”的情况下,青年就业创业面临着哪些具体的问题和困难?如何保障青年的合法权益?如何帮助青年充分发挥比前辈更加熟悉数字化环境和互联网等方面的优势,根据行业发展的需求,学习充电,成为适应“机器换人”时代要求的新一代职业人?青年研究者可以根据这些新闻稿提供的线索和视角,进一步广泛深入地了解和把握“机器换人”与青年就业创业的现状、问题等,逐步聚焦一些特殊的具体视角,深入开掘下去。
(三)从小问题切入,逐步趋近重大问题
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尤其是一些“元”理论方面的重大问题,其牵涉面都非常广,所涉及的关系极其复杂,因此,研究这样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时,研究者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即使勉力而为,也难免浮光掠影、泛泛而谈。这就需要研究者选择合适的“切入口”。其主要方法是:对大问题进行分解,从中分解出一些小问题。
从大问题中分解出小问题的关键,是对选题中所包含的概念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一般而言,重大问题中都包含着大概念(这种“大概念”往往都是“属概念”)。要有意识地抓住“大概念”(“属概念”)中所包含着的“小概念”(“种概念”),进行集中、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很显然,在人们对大问题(“大概念”)尚未透彻认识的情况下,如果研究者能够取得对大问题(“大概念”)中所包含着的小问题(“小概念”)深入透彻的把握,这也是一种认识上的阶段性成果。事实证明,人们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往往就是通过无数阶段性成果的累积而成的。
在这方面,前辈学者作出了很好的榜样。比如,徐中玉先生的学生朱桦在回忆中,对其恩师、著名文学家徐中玉先生的治学之道做过介绍:“他也走过弯路,曾想从先秦古籍一路读下来,准备写一部文论发展史。费了很多精力,后来他感觉这样走不通。战线拉得太长,会有许多漏洞,反不如选定一些侧面,就某个时代、流派,甚至一家一书进行研究,这样可以周密、深入些。他认为,通史、总论一类大书,只有在大量专题研究成绩的基础上,利用集体创造的丰硕成果,才写得好。所以他把研究的目标逐渐缩小,集中在古代文艺家的创作经验上。”[39]
徐中玉先生“选定一些侧面,就某个时代、流派,甚至一家一书进行研究”,“把研究的目标逐渐缩小”,其目的是“这样可以周密、深入些”,为写作“通史、总论一类大书”积累“大量专题研究成绩”。这样的做法值得学术研究者好好学习、借鉴。
面对前述“当代大学生的素质研究”这一大选题,我们可以先对“当代大学生”这一大概念进行分解,聚焦“当代大学生”中某个专业的学生,探讨其“专业能力”素质。对多种具体专业“当代大学生”的“素质”进行具体的研讨,将从根本上为研讨“当代大学生的素质研究”这一宏大选题奠定厚实的基础。再比如,长期以来,对艺术的功能是什么这一问题,人们众说纷纭。[40]如何在众说纷纭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20世纪90年代,笔者曾经写过一篇题为《“借词”的意义——艺术功能侧议》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从分析“借词”现象这个独特的角度,讨论了艺术功能问题:所谓“借词现象”,是指文艺作品中的一些形象或意象常常被借用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中。被借的“词”,主要指文艺作品中的形象或意象。“借词”则指借用文艺作品中的形象或意象指称眼前的人和事。
比如,怜香惜玉的温柔男子,常爱厮混于女孩堆中,有意无意地充当护花使者,担当大哥哥、小弟弟之类的人,人们常常称之为“贾宝玉”;对喜欢自欺欺人、以“精神胜利法”宽慰自己忘却屈辱和失败的人,人们往往会给他一个雅号:“阿Q”;不识时务、主观蛮干之人,会被称为“唐·吉诃德”;生性犹豫的,是“哈姆雷特”;足智多谋的,是“诸葛亮”;悭吝小气的被喊做“葛朗台”;在中国老百姓的语言中,背妻弃子的负心汉是“陈世美”;忠贞不渝独守窘困的女子被称为“王宝钏”……
这种“借词”行为往往让言者言简意赅,听者立刻心领神会,达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从根本上说,“借词”的实质乃是人们对艺术家凝聚在形象、意象中的新的审美的把握世界和人生的方式的借用;是人们在艺术家导引下的一种审美实践。通过人们的“借词”这一行为和途径,艺术实现着引导人们审美地把握世界和人生这一特殊功能。艺术实现自己的功能的途径和方式有很多,“借词”是其中的一种。以普遍存在的“借词”现象为“切入口”,深入挖掘,以小见大,研讨“艺术功能”这一宏大议题。这也是一种从小问题切入,逐步逼近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重大问题的尝试。
当然,选择“切入口”的具体方法千变万化。这里所说的只是最基本的几种方法。选好“切入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研究者见多识广,掌握非常丰富的思维材料——对问题全面准确的把握、对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熟稔、对问题背后种种深层原因有深入独到的分析,而且需要研究者善于在不同事物之间把握和建立起深层的内在联系。而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想象力的作用。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科学思维方式很重要,想象力也不可或缺。
【注释】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规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0):73.
[2][美]雅·布伦诺斯基.科学进化史[M].李斯.海南:海南出版社,2002:456.
[3]廉思.如何有效开展调查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9:43.43.
[4]《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执笔:方军.理论是问题之树盛开的花朵——《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重点选题构 想[J].中 国 社 会 科 学.2021.1.http://www.cssn.cn/index/index_focus/202101/t20210118_5245272.shtml?from=timeline.
[5]廉思.如何有效开展调查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9:43.43.
[6]刘宏森.“素质教育”:想说爱你不容易[J].教育伦理研究.2020:281-293.
[7]叶澜.素质教育推进现状及其原因辨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1(4):2.
[8]罗红艳.素质教育政策执行失效的归因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9(10):13.
[9][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第一卷·形式与现实[M].上海:三联书店.2006:1.
[10]廉思.如何有效开展调查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9:283-284.
[11]刘佳.让知识运转起来:“专家介入”与共青团开放型组织建构[J].青年学报.2020(4):63.
[12]廉思.如何有效开展调查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9:280.(www.xing528.com)
[13]冯小双 李海富.加强学科建设回应伟大时代——“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学术讨论会综述[J].中国社会科学.1997(5):103-104.
[14]田杰.青年研究最缺的是历史[J].青年学报.2016(1):30-31.
[15]田杰.青年研究:敞开历史视野[J].青年学报.2017(2):17;19.
[16]田杰.青年研究:敞开历史视野[J].青年学报.2017(2):17;19.
[17]田杰.从“青年猴”到“宇宙猿”——关于青年的历史叙事与解读[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
[18]马中红.与机器交往,YOU准备好了吗?——“AI与青年”专题研究报告[J].青年学报.2019(4):42.
[19]刘宏森.无心之责与主体之责——关于青少年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的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3):2;3;1.
[20]刘宏森.无心之责与主体之责——关于青少年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的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3):2;3;1.
[21]刘宏森.无心之责与主体之责——关于青少年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的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3):2;3;1.
[22]张爱玲不是“落水文人”[O].央视国际.http://discovery.cctv.com/20070718/102254.shtml.
[23]上海青年研究中心.我想有个家——上海大龄单身青年婚恋问题研究.2010.3.
[24]刘宏森.单向的接轨——改革开放30年与当代青年流行文化发展浅议[C].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2008.11.17.
[25]沈杰.青年期作为过渡期:其理论与模式面临挑战[J]青年学报.2018(3):6-12.
[26]张良驯.青年概念辨析[J].青年学报.2018(4):48-55.
[27]刘宏森.在劳动中走向“自立”——关于青少年劳动教育的一些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7(5):7.
[28]徐安琪.男孩危机: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J].青年研究.2010(1):40;41.
[29]徐安琪.男孩危机: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J].青年研究.2010(1):40;41.
[30]《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执笔:方军.理论是问题之树盛开的花朵——《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重点选题构想[J].中国社会科学.2021(1):4.
[31]刘宏森.说“打卡”——对一种青年文化现象的解读[J].青年发展论坛.2020(1):51-59;57.
[32]刘宏森.说“打卡”——对一种青年文化现象的解读[J].青年发展论坛.2020(1):51-59;57.
[33]刘宏森.青年研究中的“宏大叙事”浅议[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4):23.
[34]2017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发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排在首位[N].光明网《光明日报》2018-01-17.http://news.gmw.cn/2018-01/17/content_27367254.htm.
[35]廉思.如何有效开展调查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9:50.
[36]辞海第一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334.
[37]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63-264.
[38]李婕.“机器换人”,换出就业新空间[O].人民日报海外版.http://edu.people.com.cn/GB/n1/2019/1210/c1053-31498814.html.
[39]朱桦.一身“硬朗”,一生“风骨”——深切缅怀导师徐中玉先生[O].粤海风2019-11-01.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NTMzMTE5MQ==&mid=2247485059&idx=3&sn=105de9d2f47 7eaa05a80bdf6b1b2eeca&chksm=ec54729bdb23fb8ded184b8c9819e6354bf82e8df089fe63ee1547737079 08cb26e0815b0f07&mpshare=1&scene=1&srcid=1126Civ8eb2T1QaQrR2tKgk8&sharer_sharetime=1637931924299&sharer_shareid=1f3918a9409a333bd300952d3c45addd&exportkey=Ae1B9mYWUfIQ R57rLjMiFkc%3D&pass_ticket=rHgqYcLQ7eOheZLwzxeyjPz6%2BqMmB%2BSJ5uy7jAHNUx1gNl rbq1PDjj0Rw%2FL7jv5D&wx_header=0#rd.
[40]曲辉.艺术功能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