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多方面人员汇聚形成了中国青年研究的队伍:一是共青团系统的教师和一些团组织研究室(政研室)的干部;二是社科院所的青年研究者;三是高校教师,特别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刘俊彦指出:“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统计,我国从事青少年研究的专业机构不足百个、专职从事青少年研究的科研人员不足千人[13]”。中国青年约4.5亿人,被戏称为世界第三大国——“青年国”。中国青年人群总量如此巨大,而专业青年研究者不足千人,这样的比例无疑太低。
1.共青团系统的青年研究者
总体上看,在不足百个的青少年研究专业机构以及不足千人的“专职从事青少年研究的科研人员”中,共青团系统所属的青年研究机构和人员约各占一半。团组织研究室(政研室)工作人员展开青年研究,其主要目的是撰写各种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报告。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研究以现象和问题把握、工作对策建议为主要内容,是一种“政策性青年研究”。有学者指出,“共青团组织开启的政策性青年研究打开了人们眺望青年问题的窗口,同时也极大地推进了知识界对青年研究的关注,但过强的宏大关怀有可能会妨碍研究的学科化深入[14]。”从历史上看,20世纪80—90年代青年院校教师开展的主要也是这种“政策性青年研究”模式的青年研究。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直至2015年群团改革之前,各省市青年院校大多全力以赴开展高等学历教育,而在青年研究方面的精力投入相对较少。此间,一批又一批具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的青年加入团属院校教师队伍。这些青年教师一般都具有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教育学等专业的背景,受过比团属院校前辈更加系统完整、层次更高的专业训练。进入团属院校后,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参与了青年研究,推出了一些有一定质量的青年研究成果。笔者多年审读的来稿中,来自团属院校的青年教师撰写的论文占比超过一半。然而,毋庸讳言,这些来稿经过修改后刊载的比例仍然很低。《中国青年研究》2017年度优秀作者名录显示,获奖作者中的绝大多数人,是来自一些普通高校的青年教师和博士。有青年研究界的资深前辈指出:好像团校系统的青年研究者基本离场了,而在2016年度,团校系统教师好像还有两三位。事实确实如此。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一方面因为年轻,这些团校的青年教师在熟悉、了解和理解青年及深刻把握青年现实等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另一方面,由于当今中国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的应试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不少团校青年教师在学术研究的能力、素养方面,特别是科学思维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一时还难以担起提升青年研究学术水平的重任。
2.社科院所的青年研究者
20世纪末,中国青年研究启动之初,不少地方社科院所的一些研究人员成为青年研究的早期参与者,如中国社科院原青少所、上海社科院原青少所等院所的青年研究者。总体上看,社科院所的青年研究者普遍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40年来,他们取得的青年研究成果整体水平也较高,在青年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更大一些。然而,青年研究并非社科院所学术研究的重点领域,因此,青少所的研究人员主要从事的青年研究,在社科院系统内部,却往往处于边缘位置。社科院其他研究所的研究者们也不大会耗时费力全身心投入青年研究。
3.高校师生中的青年研究者(www.xing528.com)
近年来,高校教师参与青年研究的热情和频率越来越高。常进锋等人的研究显示:“统计发现,近20年来,高等院校以绝对优势占据着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问题研究立项的首要位置,共计立项272个,占88.60%。社科院、党校、国家机关和其他机构的立项总数约为高等院校立项数量的1/9,比重均不足5%。”“985和211院校仍然是青少年问题研究的主阵地[15]”。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高校在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研究课题立项项目中占据着绝对优势,但在促进青年研究水平提升方面的产出和贡献,高校却未必同样占据绝对优势。包括辅导员、思政教师、社会学等专业教师在内的高校教师,在青年研究的实践中同样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辅导员是近年来在青年研究,尤其是大学生研究中特别活跃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与教育部2017年10月修订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等政策的激励直接相关。《规定》第三章第十一条“配备与选聘”明确提出:“专职辅导员可按教师职务(职称)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这就明确了科研工作与辅导员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极大地增强了辅导员们参与科研工作的意识和动力。由于辅导员们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因此,他们更多因地制宜,参与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的青年研究。然而,“由于科研精力投入不够,学术训练不够等原因,辅导员科研工作中存在着‘问题意识’不强、‘实证研究’不实、逻辑规范不严等多方面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严重制约了他们科研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16]”。
多年来,高校思政教师也开展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政治思想教育研究,但他们更多关注“教什么”“怎么教”,注重对党中央文件精神的解读,在青年学生中的宣讲、贯彻和落实等,却忽视了“教育谁”,也就是忽视了对对象——青年学生特征和特质的研究与把握。因此,在对青年学生特征和特质的研究与把握方面,他们取得的优秀成果不太多。
除了辅导员、思政教师以外,近十多年来,许多高校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等专业的教师,以及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青年研究,成为高校参与青年研究的主要力量。相对于辅导员和思政教师,这些具有多学科、多专业背景的教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他们的选题往往比较新颖,能抓人眼球,也更加注重运用西方多种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近年来青年研究在学术研究路径、话语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主要就出自他们的研究成果。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高校的青年教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之所以参与青年研究,主要是因为其专业研究内容与青年、青年问题、青年文化等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一定意义上讲,他们是因为研究的内容涉及青年而介入青年研究的,并非是主动参与青年研究。同时,在《中国青年研究》等C刊上发表文章,有利于他们更顺利地完成学业、评上职称。而要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就必须选择青年研究方面的选题。因此,他们参与青年研究多少有些“客串”的意味。很显然,青年研究的知识积累和长期稳步发展不能依赖于研究者的“客串”。
总起来看,这三支队伍中,高校师生中专事青年研究的学者人数并不多,在多学科研究者中,力量相对薄弱,且多少有些“客串”意味;社科院所的青年研究者近年来更多开展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在青年研究方面投入的精力相对减少;共青团系统的青年研究者理应是青年研究的主力,却限于学术研究能力,当下还难以在青年研究中有更大作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