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酒泉肃州区酒泉戏曲史简编及庙宇建筑概述

酒泉肃州区酒泉戏曲史简编及庙宇建筑概述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酒泉庙宇建筑颇多,有近200座庵、观、寺庙,有100余座戏台,遍布城乡。民国十五年,酒泉观察使魏鸿发倡议修建了“正俗社剧院”,以后再无修建正规戏院。从1955年到目前为止,酒泉市先后建有“七一”剧院、祁连剧院、酒泉影剧院、和平剧院以及酒泉行署礼堂、军分区礼堂、电机厂礼堂、酒运司俱乐部、中国人民解放军“二五”医院礼堂、石油新村部队礼堂、雷达部队礼堂等演出活动场所80多座,这些演出场所的舞台设施、剧院设备日臻完善。

酒泉肃州区酒泉戏曲史简编及庙宇建筑概述

酒泉庙宇建筑颇多,有近200座庵、观、寺庙,有100余座戏台,遍布城乡。在戏曲艺术发展的各个阶段有过不同形态与名称,例如北关仙姑庙背靠背戏台、西街城隍庙对口戏台。凡有寺庙,门前大部分建有戏台(楼)或简陋的土台,演戏临时搭棚,达到既酬神又娱乐的目的。清末出现了“茶园”“戏园”“戏院”观演场所。据不完整记载和老人的回忆,农村计有136座戏台(楼),其中,6座草台,2座戏楼;城市有12座戏台,3座戏楼(五省会馆、陕西会馆、山西会馆)。这些古戏台(楼),建于明清两代为多,民国时期极少。民国十五年(1926年),酒泉观察使魏鸿发倡议修建了“正俗社剧院”,以后再无修建正规戏院。1945年,在东街巷修建中国电影社,新中国成立初改为工人俱乐部,演出戏曲兼放映电影。过去的这些演出场所,经过漫长岁月的流逝,古戏台(楼)现存的仅有嘉峪关关帝庙戏楼,建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重修嘉峪关古戏台。

新中国成立后,戏曲事业得到空前发展,专业与业余剧团普遍建立,活动更为广泛。演出场所增多而且建筑形式起了根本变化,加之灯光布景的应用,旧式戏台已不适用,所有乡镇筑有新型宽敞的露天舞台,有的建造多功能礼堂,供开会、放映电影、演出戏剧等用。从1955年到目前为止,酒泉市先后建有“七一”剧院、祁连剧院、酒泉影剧院、和平剧院以及酒泉行署礼堂、军分区礼堂、电机厂礼堂、酒运司俱乐部、中国人民解放军“二五”医院礼堂、石油新村部队礼堂、雷达部队礼堂等演出活动场所80多座,这些演出场所的舞台设施、剧院设备日臻完善。(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