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镇业余剧团经历了100多年。据考,其成立于清朝光绪末年,由戏剧爱好者雷国鼎、岳含永发起组织。清水堡内各商号、农村殷实人家募集资金,购置服装道具、管弦乐器等。初名“小唱会”,由发起组织者为会首,负责开展活动,演唱秦腔、眉户,兼唱小曲。一般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或庙会时演出。那时只用两盏铁盘清油灯照明,也没幕布,只在出入口挂一门帘代替“帷幔”,设备极为简陋。演员也不计报酬,不管伙食,自愿参加。演出风格颇富乡土气息,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剧团初建时,主要演员有姜丕烈、岳含永、党廷治、薛凝瑞等,他们唱、做、念、打,功底较深。
民国初年,小演唱会(以下称业余剧团)和社火融为一体,逢年过节,白天闹社火,晚上唱大戏。平时乡村富绅过寿、嫁娶,还请去唱堂戏(俗称闹小场儿)。这一时期除老演员外,一批年轻人相继参加。出名的有王敏学(王鞋匠)、李天祥、王克顺(毛娃子,科班出身)等人。李天叙司鼓,王清学弹三弦,杨银匠(名不详)尤其特长拉板胡。抗日战争时期,业余剧团除逢年过节演出传统历史戏外,也演一些宣传抗日的现代戏,如《鸡大王》《打花鼓》等,激发了当地群众的抗日爱国热情。
1949年,李富春、李文博父子为首,串联部分文艺爱好者,募捐了钱、粮,请来工匠添置了头盔、服装。他们父子是木工,手艺精湛,亲手制作了部分道具,业余剧团更加活跃起来。1950年,河东区人民政府整顿了清水业余剧团,派专人负责组织领导,排练节目,配合土改、抗美援朝,进行宣传活动。演出的节目有《不上地主当》《红布条》。和清水小学师生联合宣传新婚姻法,排演节目《小女婿》、街头秧歌剧《打倒杜鲁门》等。清水小学教师马登弟、岳寿龄、殷福林等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还能自编剧本,演出的《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节目受到群众好评。
1952年,区政府派干部陈子恒、杨国清,把清水、屯升两个业余剧团合并,排练了传统戏《金沙滩》《串龙珠》《下河东》,现代戏《王秀鸾》《改造二流子》等,到河东区10个乡巡回演出。主要演员有李文学、沈进贤、李其钧、杜祥田、徐继仁、范玉亭、陈积儒、王殿金、葛生年、李万录、郭碧兰、陈秀英等。
20世纪60年代,清水、屯升分为两个公社,剧团也随之分开。业余剧团除原有演员外,又增添了吕兴邦、张百福、姜兴洲、吕文均、徐天祥、石怀生等人,一些后起之秀如王富兰、张廷余、薛宝贤、杨国祯等演技都很出色。传统戏《淮河营》《宝莲灯》《赵飞搬兵》,现代戏《李双双》《审椅子》《三世仇》演出后,深受群众的喜爱和欢迎。(www.xing528.com)
“文革”期间,业余剧团被批判为封、资、修的东西,服装被分(给贫下中农做衣服),头盔被砸,道具被焚,剧团解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剧团又获得了新生。在市文化局(馆)的领导下,文化馆对演员、乐队集中进行了培训,壮大充实了演员阵容,涌现出了盛录安、姜玉萍、岳天爱、吕红芸、岳福等青年演员,以及王治忠、陈国孝、吕社邦、王治闫等乐队骨干。1981年排出了新编历史剧《杨七郎招亲》,参加市业余剧团会演并获一等奖,姜玉萍获演员奖,李文学、吕兴邦获荣誉奖,乐队也受到鼓舞。
红山乡文化站
近几年,业余剧团时而以村,时而以镇开展活动,每年春节自编自演节目到各村演出。1991年8月,参加市农村文艺演调,也取得了好成绩,有的节目还被市电视台录像播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