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剧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七师的“战斗文艺宣传工作队”。河西解放后,该部队驻高台县,开展的革命文艺宣传很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1950年初秋,“战斗文艺宣传工作队”来酒泉演出。当时,选定的演出场地在原校场(今肃州区体育运动场),利用一座旧会台,每天下午演出,共演三天。演出的剧目有《穷人恨》《血泪仇》《兄妹开荒》《十二把镰刀》《改造王三宝》等。演出第一天发生了一件事:台上演万恶的旧社会,穷人受苦受难,恶霸官吏欺压百姓哭声一片。群众自发地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突然,台下的群众纷纷向台上抛砖块石头,有的挤到台前要打饰演恶霸的演员……台下秩序大乱,戏演不成了。幸亏宣传队的领导出来讲话,才算稳定了群众的情绪,得以继续演出。演出结束后,很多群众久久不愿离场,围挤着要看看演员。
1951年夏,驻高台县的七师文工队拟交酒泉专署接管,当时建剧场没有理想的地方,暂时选定东城门内背面的“马王庙”(今体育场入口东侧防疫站东中国银行地址)。因这个地方原先有一私营电影放映队,在庙院内修了天棚,场内可容纳四五百人;北端有一座大庙堂,正好可以改造成戏台,利用古庙,因陋就简。在戏台两边修了“将出”“相入”两道侧门,还设置了乐器队侧栏。后来,文工队领导前来察看,当即叫拆除这些设置,加高加宽戏台,以便吊布景、挂幕幛等。另外,在大门边修了售票房,将庙北两侧的房子略加修整,作为演职员的食宿用房;剧场内置了板条长椅。经过二十多天的紧张施工,简易剧场建成,算是可以开台演戏了。(www.xing528.com)
演出一年多,可谓观众如云,场场满座。有时白天还加场,并且形成了场内看戏、场外小摊点密集的红火场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