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腔,又名甘肃调,由此名道出了这是出自甘肃的一种腔调。西秦腔之名最早出现于南戏传奇中,意味着甘肃秦腔首次亮相于戏曲舞台,并作为舞台戏曲声腔的最早历史依凭。”近来《甘肃戏剧史》作者王正强先生指出,“南戏传奇,指的是出现于明嘉靖前后(公元1522年),江浙一无名氏创作的一部名叫《钵中莲》的南戏传奇剧本。这个剧本采撷了上百支南北杂曲小调作为演唱腔调,其中南曲居多,通过联套以角色代言的形式在舞台上化装表演唱事。其中第十四出《补缸》就直接标明演唱腔调为【西秦腔二犯】。”
“西秦腔、秦腔、甘肃调、西皮调、陇东调、陇西梆子腔、甘肃梆子腔等等这些名目都是外地之人对甘肃秦腔的不同叫法。”
关于秦腔的起源是一个长时间存在于戏剧史界的学术争议——“不能不议而又不能深议”。王正强在《甘肃戏剧史》中进一步肯定“西秦腔”即指“甘肃调”的“琴腔”又“早先于陕西秦腔”。在戏剧评论家严森林眼中,它不是简单的“一家之言”,“从史实出发、靠史料说话,这是一种建立在大量历史印迹又层层剥茧式的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独特见解,势必影响着今后若干年地方戏剧乃至中国戏剧的研究与开发。”(www.xing528.com)
话说回来,当初不顾及近70的高龄决然接下书写《甘肃戏剧史》的重任,王正强也是想把憋在心里的一股子劲释放出来。“这么荒凉落后的地方,怎么会有戏曲?”对流行于戏剧史界的腔调,王正强早就想予以反驳:“那些人的眼光始终看到今天,而没有看到昨天。”王正强说历史告诉人们:甘肃戏剧文化厚重而丰富的矿藏资源,只是少人开掘和问津。
20世纪50年代前期,甘肃省文化事业管理局艺术科长陈光同志率领戏改干部在河西走廊考察戏曲时,在高台一所庙宇里的一根旗杆斗子上,发现了明代洪武年间的一本万宝录(这是一本唱什么戏都可通用的官诗、官对子、官乱弹的本本)和一个牛笼嘴式的大碗油灯(即是当时晚间演戏时,戏台口挂的油灯),这又把秦腔的历史上溯到1368年(即明太祖洪武元年),比清代中叶早了400多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