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散居于怀化市的鼎城区、沅陵县,常德市的澧县,以及张家界市的慈利县、武陵源区、永定区、桑植县。其中在桑植县聚居人口最多。故我们以其为例来了解湖南白族的丧葬礼仪。
桑植白族在坟地选择、仪式繁简方面受以下因素影响:①死者年龄。死者年龄不同,其丧礼也不一样。凡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丧事就比较讲究,高寿的老人去世后丧礼最隆重。青壮年丧礼简单,只打“经忏”就葬了。未满12岁的孩童死亡,只临时合一个木匣装殓,请道士开个路便落葬了事。②死亡场所。如死在自己家中,死后可入祖坟,举行隆重的丧礼;如死在外面,则丧事从简。③死因。如寿终正寝,无疾而终,则丧礼隆重;如是病死,则丧事从简,若是疑难杂症而死,甚至难入祖坟;如是凶死,不仅不能归祖坟,其葬礼亦往往草草了事,尸体在外火化或就地掩埋,不得进入堂屋,以免惊扰祖先。非正常死亡的,往往于死者去世之地搭一简陋草棚,举行祭吊。④家庭及家族规模。三代同堂或数代同堂的家庭以及家族兴旺、人丁众多的家族,其丧礼也就较隆重。[30]
对桑植县民间的丧仪,同治十一年(1872年)修《桑植县志》有简单记载:“临丧,亲戚奠赙,裂布帛答之。发引日,所经处亦设路祭。惟编民信鬼,师巫纷若,而略于慎终之礼,少哀戚之意。若葬地山向、年月,亦问之形家,但不至过信阴阳,久淹亲柩。”[31]这些礼俗在现在仍得以传承。2000年修《桑植县志》的编纂者指出,桑植各民族丧葬礼俗由于地域不同亦有差别,但大体一致,并对其具体程序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根据其介绍,可以看出桑植白族的丧葬仪礼分为四个阶段:
(1)守气送终。
下榻:病人快断气时,儿子跪在地上烧“落气钱”。女儿用白布醮水洗死者心窝、手足中心,叫“抹五心”。穿上寿衣寿鞋,裤带根据死者寿数而定,有多少岁裤带就用多少根棉纱做成。脚头点一盏清油灯,身上覆盖红色寿被,左手拿桃树枝,右手拿一团饭,或手巾、扇子。
入殓:棺底垫一层火灰,死者有多少岁就在灰上用茶杯印多少个圆圈,然后铺上垫单,将尸身放其上。四周用生前旧衣填塞,盖上寿被,取下盖面纸,让死者亲属瞻仰遗容,然后闭棺。
伴灵:又叫“伴亡”。凡亲族乡邻,均前来吊丧,至夜不去。道士做道场,于柩旁击鼓,又叫“做好事”,配合舞蹈,合唱丧歌,内容可唱亡人生平,也可是神话传说,曲调多变,伴以鼓、锣、钹等打击乐,气氛悲怆而热烈。
(2)丧礼。丧礼有“超度”和“祭奠”两部分:
一是请道士超度。视死者家庭经济情况,有做三、五、七天“落气好事”的,有做两日“大解灯”(又称“十进贡”)的,也有只做一晚“打经谶”的。除“打经谶”外,其程序有如下科目:
开路:给死者写灵牌、引路幡,念“开路”词。
荐止:每用餐前,摆祭品于灵前,孝子跪祭。
解五方灯:给东、南、西、北、中五方神位进贡,求得死者安宁。
解传灯:祭十展呈阎王。(www.xing528.com)
散花解结:孝男女跟随道士绕棺,唱三十六解词,解去死者罪孽,并撒纸花,愿亡者早降佛地或早超人生。
破狱、洗池:男性“破狱”[32],女性洗“血湖池”,若是凶死冤死,还要破“枉死城”。
封殓辞灵:又称“闭殓”。密封棺材,准备出柩。
扫屋安神:出柩后,打扫灵堂,取下遮盖神龛簸箕,扯去“当大事”条幅,由道士“安神”。
大丧日:又称“禳客日”。由阴阳先生选择吉日,一般在埋葬前一天举行。届时亲友前来祭奠。正亲多送“猪羊祭”,即一头猪、一只羊、一棚祭帐;次为三牲祭,即一棚祭帐,一块肉、两罐酒、几把火纸;一般多送钱、粮等。祭奠者要在灵柩前烧香作揖,晚辈还得跪拜。孝子一旁陪跪,表示还礼。祭奠者若是女子,还要在棺旁哭拜,由死者亲属中的女性陪哭,俗称“哭丧”。是日,大摆宴席,款待亲朋。
二是行家奠礼,又称“文公典礼”。即至少请8个文人(俗称“礼生”),一班围鼓响手(唢呐)在灵堂举行一通宵的“三献礼”仪式,以牌位代替菩萨,以《正气歌》驱邪祛鬼。用各种板调唱赞,对死者撰有行述(即小传),藏于神主牌内,孝子披麻戴孝,执“哭丧棒”,随礼生行“参神礼”“参灵礼”“上香礼”“献祭礼”“祝卖礼”“安位礼”等。行礼时,礼生根据不同内容,由锣鼓唢呐伴奏,唱各种不同词调,词意情深,曲调悲戚。行家奠礼当天为“禳客日”,同样接受亲朋祭奠,并酒肉款待。
(3)葬礼。葬礼包括两部分:
送葬:“禳客日”的次日清早,丧家附近的青壮年男子自愿前来帮忙出柩上山。一般在棺上绑一雄鸡,以隔邪气,家势好的,扎有棺罩。时辰一到,灵柩起动,锣鼓齐鸣,鞭炮震天,全家举哀,亲友随后送葬。一人在前,沿途撒“买路钱”,孝长子抱着灵牌引幡,走在棺前。沿路碰到难行险要处,孝男女下跪,哀求抬棺者谨慎。到葬地后,送葬人可自回,但要揭去头上孝巾,不能回头张望。
安葬:安葬坟地,由阴阳先生按死者生年死日及其子孙八字,择其山向,一般多在山脉的起落处,后有大山,前望山尖,层层相连,越远越好。墓井事先已派人挖好,灵柩一到,就在井内烧纸钱、芝麻秆“热井”。接着阴阳先生在井内画八卦太极图、洒朱砂,以接地气。下葬时,锣鼓鞭炮齐鸣,落棺于井,孝长子跪在棺上先盖三锄土,众人接手抢埋,棺墓四周边洒雄黄边掩土,以防虫蚁。堆坟头时,将地契埋于底。白族还用一陶罐装五谷、茶叶和五条活泥鳅随葬。堆坟毕,阴阳先生“安山”,撒“阴禄米”,孝子们跪坟前施接,并以钱酬谢。安葬结束,在回家路上,孝子要边走边喊死者回家。
(4)葬后祭祀。
送火把:又叫“送节把”“送烟包”。从埋葬当日起,亲人要用稻草按死者年龄扎成火把若干节,点燃后放在坟上,连续三晚。若燃完,意为死者一切满意。[33]
“送亮”:送亮是桑植白族祭祀习俗,指在一些特殊日子如春节、清明、忌日、生日等,到祖先的坟墓前焚纸、点烛、摆供品祭祀。新近亡人入葬后三天内,也要进行“送亮”。[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