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华瑶族婚姻礼俗:问名、纳采、亲迎、拜天地

江华瑶族婚姻礼俗:问名、纳采、亲迎、拜天地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据其我们大致可以了解江华瑶族婚礼之程序有“问名”“纳采”及“亲迎”,其中亲迎时须要鼓乐相迎,亦有拜天地、拜父母等礼仪。江华瑶族主要是族内支系内婚。《江华瑶族》一书对江华县瑶族的婚姻礼俗有详细介绍。江华瑶族女子出嫁有“哭嫁”习俗,但不同的支系,其“哭嫁”之俗有一定差异。瑶族嫁女要举行“坐歌堂”仪式,即婚嫁歌堂。在江华县,不同的瑶族支系,其迎接新娘进洞房的方式有一些差异。

江华瑶族婚姻礼俗:问名、纳采、亲迎、拜天地

对江华瑶族的结婚礼仪,同治九年(1870年)《江华县志》有一简单记载:

旧姻,其问名、纳采诸仪于帛外,备具妆奁,大概富家多侈,贫家多俭。届期,二家各为酒食招乡党戚友。婚之日,鼓乐前导迎新妇。至门,男家择内眷中德福兼备者迎新妇入,婿及新妇拜天地、祖宗,行合卺礼。姻宾会宴者以金银、钱、米、糍果相贺不等。次日,新妇奉茶果谒见舅姑及尊长,亦古者枣栗段脩之遗意也。[9]

据其我们大致可以了解江华瑶族婚礼之程序有“问名”“纳采”及“亲迎”,其中亲迎时须要鼓乐相迎,亦有拜天地、拜父母等礼仪。这些礼俗,后代多有传承。

江华瑶族主要是族内支系内婚。一般来说,男女双方通过一段时间“以歌为媒”的交往,有了较深的了解后,便进入议婚阶段。《江华瑶族》一书对江华县瑶族的婚姻礼俗有详细介绍。依其介绍,江华瑶族的婚姻礼俗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提亲、相亲、合八字。江华瑶族的青年们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通过“坐歌堂”等方式对歌与异性确定恋爱关系。确定关系后,男方父母便会托媒人提亲[10]。提亲时,媒人将男方的家庭、人品等介绍给女方;如女方同意,则将女方的相关情况带回男方家。双方同意后,男青年在男性亲友陪同下,随媒人到女方家相亲;女方父母也借机考察未来女婿,而女子也邀要好的姊妹当参谋。如双方中意,则交换信物[11]。寨山瑶请媒人第一次到女方家,要带一块约二斤的猪肉,女方有意则收下。平地瑶请媒人说媒要拿4个鸡蛋到女方家讲亲,这叫“开口蛋”。女方同意即将蛋收下,称“下缘”。平地瑶和寨山瑶相亲后,男方请媒人将女方生辰八字拿来叫“算命先生”合八字,如命合就可订婚。

(2)定亲。相亲、合八字后,男方备礼金并携带手信(即礼物)到女方家定亲。在江华瑶族中,不同支系的定亲仪式有一定的差异:

寨山瑶定亲时男方带一块猪肉、九个鸡蛋在媒人陪同下到女方家,也有的要另外给钱。经双方看过或说过后,如无意见,女方当天即可吃带来的猪肉,收下五个鸡蛋,剩下四个退回,叫“定亲”,也叫“回报”“报好”。

平地瑶定亲时要“三个六”[12],取“六六顺”之意,预祝婚事顺意。男方由叔伯兄弟陪同定亲,女方举行隆重的酒宴,邀请叔伯、舅舅等长辈陪客。中饭后,女家姑娘几个人同到男方家做客,住上两三天,增进了解,女方将自己纳做的布鞋、锦带送给男方亲人。其间,村上的小伙举行“客来歌堂”,与陪伴的姑娘们对歌。

(3)过礼。定亲后,男方要给女方缝制4套本族系的服装,打制一套包括小花冠耳环、肩链、腰链、扣子、手镯、别簪、针筒等的银首饰,在婚前一起送往女方。如议定了彩礼的,也要在婚前过给女方。礼金的多少,由双方商定,但要取双数,寓意好事成双。

定亲后,结婚前,每逢节日,男家都要给准媳妇的父母送节礼,礼物有水煮粑粑、油炸粑粑、猪肉、水果等。其中春节送的礼物除以上物品要加量外,还要10斤米酒、10张芝麻油炸盘龙粿。

(4)定日子。定亲一年左右后,双方觉得嫁娶条件成熟,男方便请人挑选黄道吉日。选定后,男方举行“亲家上门”仪式,即邀请女方父辈前来做客。酒宴隆重热烈,女方客人坐上位。饭由中午一直吃到下午四五时方散,席间劝酒颇有地方特色,劝酒的名目有“一双酒”“发财酒”“六顺酒”“长久酒”“八福酒”“亲家酒”“儿女酒”“来往酒”“添孙酒”等。劝酒的想尽办法劝,喝酒的想尽办法推,很是热闹,而双方儿女的结婚日,也在酒趣中敲定。

(5)送日子。嫁娶日择定后,男方将这一黄道吉日用大红纸书写好,请媒人正式将吉日送到女方家,称“送日子”。送日子时,男方要送一定的过茶钱、首饰钱,俗称“日子钱”。女方收下后,便开始准备嫁妆

在定下日子至亲迎这段时间里,平地瑶女子嫁前一个月叫“坐离娘月”。这一个月,待嫁女只做一些劳动强度轻微的家务,其精力主要放在纳鞋、织锦、挑花、做被,准备嫁妆上。其间,由本家姐妹相陪,被接往外婆、舅姑等主要亲戚家做客,称“接鞋子”,即亲戚要送两双做布鞋鞋面的布料给待嫁女,寓意姑娘虽然出嫁了,但亲情仍在,会常来常往。一般每个亲戚家住两夜。这时,村上的小伙子摆“客来歌堂”,与相陪的姑娘们对歌。(www.xing528.com)

江华瑶族女子出嫁有“哭嫁”习俗,但不同的支系,其“哭嫁”之俗有一定差异。寨山瑶的女子出嫁前要“哭”十天左右。平地瑶出嫁女“哭嫁”的时间要短很多,只有两天左右。即从出嫁前的头两天早上开始“哭嫁”,约半个小时;晚上,面向父母“哭嫁”。第二天早饭后,村上姐妹们前往亲戚家接请姑娘少女们来陪嫁“坐歌堂”。待嫁女则由嫂嫂们相陪,检视嫁妆。中饭后,待嫁女在姐妹们的陪同下,到村上挨家挨户“哭别”;之后,回到自家门口,向前来吃喜酒的亲朋“哭别”。

(6)坐歌堂。在择定的成婚日子里,双方各自备办酒席,宴请自己的亲友。瑶族嫁女要举行“坐歌堂”仪式,即婚嫁歌堂。[13]

(7)婚礼。早饭后,新娘起程往夫家。新郎家来迎亲的吹鼓手和抬嫁妆的人到后,女方家放鞭炮送新娘。新娘头戴银花冠,佩戴各种首饰,穿大边缎衣、裙子、绣花红鞋,由舅舅或堂兄背出大门。迎亲队伍最前面的是嫁妆[14],稍后是吹鼓手迎亲队,中间是新娘花轿[15],新娘后面是送亲娘、伴娘、送亲的亲友等,走在最后的是两个担任送亲客职务的人。新娘队伍到了新郎村边时,一般要停留片刻,等新郎家迎亲的人到村边迎接。

在江华县,不同的瑶族支系,其迎接新娘进洞房的方式有一些差异。

过山瑶新娘及送亲的亲友,被迎至大门边坐下,然后由一个迎亲的中年妇女拿来澡盆、毛巾和温热水给新娘洗脚,换上新的鞋袜,意为洗掉旧的尘埃,从现在起过上新的生活。接着在大门口将一雄鸡斩头,将鸡血滴在大门口并围着新娘绕一圈,称“斩煞”。

平地瑶新娘花轿停下后,吹鼓手先回村。一会儿,一身盛装的“诗娘”[16]手托圆盘在吹鼓手的引导下接亲。“诗娘”先给守轿门的小孩一个红包,打开轿门;接着将三把米撒向轿顶,向天地祈福;用湿毛巾给新娘洗脸,意为洗去旧时尘埃,从此吃夫家饭,过为人媳妇的生活。之后,轿子继续前行。如此再三,方到新郎家。新娘由“诗娘”搀扶下轿,撑着雨伞引入新郎家。新娘到男家门口时,司仪进行“斩煞”仪式[17]。仪式结束时,“诗娘”把一把雨伞和一个红包送给送亲客,接过送亲客背来的背包和雨伞,挽住新娘的手臂,把红丝方巾盖在新娘头上,陪新娘进厅屋。[18]

进入新郎家后,举行拜堂仪式。在司仪的引导下,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然后拜舅舅舅妈、姑姑姑爷、哥嫂等。每拜一次,司仪都要唱拜堂诗文。拜毕,夫妻要敬父母、至亲“六合酒”。喝完酒后,新娘站在旁边,新郎拜四方。拜毕将新人送入洞房。

送亲的姑娘和两个“送亲客”留在男方家做客。先请客人在厅屋坐好,给每个客人敬茶、递烟,再给每人倒一盆热水洗脸,尔后喝油茶。接着开始摆酒宴。菜上完后,放鞭炮迎客人入席,媒人和两个“送亲客”坐首席,男方家以同等资格的人陪坐。入座就绪后,司仪先斟四杯酒给媒人以示感谢,媒人喝下。司仪开始向媒人和“送亲客”提出先喝“邀伴酒”,接着喝“六合酒”,每个“六合”喝六杯[19]。“送亲客”饭后即回,姑娘们则留下,晚上与闹洞房的男青年们对歌。

次日早上,新郎家要请本家叔伯和近亲吃早餐,称“洗脸酒”。届时新娘要给到席的老辈亲友每人倒一盆洗脸水,亲友要给新娘红包。新娘收了红包后要回敬一条织锦手帕。

以上是平地瑶、过山瑶的亲迎仪式,而寨山瑶则有些不同。寨山瑶中,待嫁女嫁的前夜三更时,要请师公念经,由四个妇女唱着《梧州歌》假送出门,送出门后,新娘悄悄地回来,叫“送仙”,意为除邪。第二天新娘坐轿出嫁,女方派“陪娘母”(中年妇女)和“陪娘妹”(青年妇女)二人送新娘到男方家。到时,男方派“接娘母”“接娘妹”二人迎接新娘。“接娘母”舀一盆清水泼在轿门口,表示好兆头,接着将一块两端串上两枚铜钱的红布放在新娘肩上,新娘拿下红布后跟着“接娘母”进屋。进大门时,男方请师公念经“斩煞”才能进房间。晚上年轻人向新娘讨烟吸,但不做花筵闹洞房,也不唱歌。

婚后,新郎新娘要“回门”。寨山瑶在新娘嫁过去的第二天,即派两男两女去迎接新郎新娘回家。平地瑶新娘嫁过去的第三天,新郎新娘由女方妹妹来接回家,新郎家要送猪肉和粑粑等礼物到女方家。中饭后,新郎新娘返回男家。嫁娶礼仪即告结束。[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