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怀化侗族婚俗:湖南西部侗族的婚礼特色

怀化侗族婚俗:湖南西部侗族的婚礼特色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侗族在湖南西部怀化地区分布较集中,各地的婚俗也并不完全相同。由于侗族婚俗不允许新郎新娘新婚时期同房,故衍生了婚礼期间一个特殊的人物——“隔娘”。如在通道县,侗族传统婚姻有两种形式:一是由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由结婚,这种形式称为“买闼”,此种形式居多,占95%以上。侗家有“拦婚”习俗。

怀化侗族婚俗:湖南西部侗族的婚礼特色

侗族在湖南西部怀化地区分布较集中,各地的婚俗也并不完全相同。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侗族青年除了有“同姓不通婚”的禁忌外,父母一般不干涉子女的爱情婚姻,他们主要通过“坐夜对歌”“上山对歌”的方式进行恋爱。“坐夜对歌”,一般是在冬闲季节的夜晚,本寨或外寨不同姓氏的男青年会三五成群地到未婚女青年家里。每当这时,女方家人会主动回避。由姑娘和后生们围坐火塘边,尽情谈爱对歌,通过对歌物色意中人。“上山对歌”则是指在野外对歌,进而相识相恋。

双方情投意合后,男方就委托三五个朋友带一包糖,上门询问女方父母意见。一般来说,女方父母不会反对。于是,便择吉日订婚。订婚仪式很简单。男方委托一位儿女双全的人,带上一包糖、一瓶酒、一二十斤肉或一条草鱼上门。女方则请本家族人吃“订婚酒”,便算定亲。男方委托的人离开时,姑娘须回赠一匹本人纺的侗布和一只银镯给未婚夫作“信物”。

结婚迎亲,一般选在农历十一月、腊月和正月。婚礼前一天,新郎和三五个陪郎带上几斤糖、一包茶叶、一坛酒、十来斤猪肉和一把给新娘的新伞,天黑时出发赶到女方家,天亮前把新娘接回来。[2]迎亲队伍跨进新娘家之前,每人喝一碗“拦门酒”,进门后喝油茶

女方家半夜办酒饭招待亲友,新娘出门时不“哭嫁”,也不叫兄弟背,只由娘家派四名姑娘和一个儿女双全的妇女伴送。新娘和伴娘来到新郎家时,早已等候的三名妇女先接过新娘手撑的红伞,这时门槛前已放好一个簸箕,内装一把稻穗,新娘要端起簸箕才进屋。当晚公婆为新郎、新娘煮油茶“宵夜”。天蒙蒙亮,新媳妇就要上石碓舂米,接着挑水、煮饭、上菜园。

婚礼期间,新郎新娘不能同房,新娘由两位陪娘守着,日夜不离。三天后,新娘回门,回门当天,娘家才办喜酒。以后再由男方择吉日派二位妇女去接接送送,一般1—3年后,女方才正式定居男方家。[3]

对靖州的婚姻礼俗,光绪五年(1879年)修《靖州直隶州志》有简要记载:“求庚(初议婿,婿家请媒氏至女家,求庚书以红笺),报日过礼(婿家告吉期,佐以缣布、钗钏等,女家以冠履酬之),亲迎(彩舆鼓吹至女家,婿登堂奠雁先归,女母送女往),合卺、坐帐(酒双杯,红丝系焉,饮毕入坐),拜堂(拜天地、祖宗已,舅姑、伯叔立于堂,新妇随婿拜)、回门(既昏弥月,女父母迓女归)。”[4]

比较后,我们会发现今人研究和古人的记载有一些差异,如“亲迎”“回门”仪式二者均有较大差异。这其中可能有这么两个原因:一是地方志中记的是汉族人的婚俗,或者是综合了汉族和境内侗族、苗族等民俗的婚礼;二是地方志中记的是19世纪后期的婚俗,随着时代的变化,婚俗发生了变化,所以古今不一样了。

由于侗族婚俗不允许新郎新娘新婚时期同房,故衍生了婚礼期间一个特殊的人物——“隔娘”。如在通道县,侗族传统婚姻有两种形式:一是由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由结婚,这种形式称为“买闼”,此种形式居多,占95%以上。二是由老人包办完婚,这种形式称为“买媒”。此种形式一般只在富裕人家之间,认为门当户对,在孩子年幼时就“吃媒”(由媒婆说媒定亲),成人后结婚。前者,新娘出嫁之时由新郎带上扛嫁篮的人去迎娶;后者由“隔娘”伴嫁,其过门后,三晚办婚酒者,有“三隔”(即三个“隔娘”),五晚办婚酒者,有“五隔”(即五个“隔娘”)。“买媒”中的“隔娘”,就是将新郎隔开,伴新娘睡的妇人。所谓“三晚三隔,五晚五隔”,就是“隔娘”轮流,每天夜晚由一妇人伴新娘子睡。虽然“买闼”形式没有“隔娘”,但由新郎的母亲充当,即新娘子跟婆母睡,仍不与新郎同房。[5]

而在会同县侗族民间结婚时,有唱送嫁歌、哭嫁歌,有兄弟背新娘出家门的习俗,还有“拦婚”“抹黑”等习俗,较靖州的侗族婚俗要更复杂些。下面对会同县侗族的这些婚俗礼仪略做介绍:

(1)送嫁歌、哭嫁歌。姑娘要出嫁了,村寨的姊妹,远道来送嫁的女亲,人人要唱“送嫁歌”。炮团乡主山冲村侗族姑娘吴长秀在出嫁时,村里的同伴姊妹到她家送嫁。她们唱道:

今日姊妹同凳坐嘞,明日姊妹隔山坡,

马弄的松啊,何时同凳来唱歌?

隔了山坡又隔岭嘞,隔了黄河水又深,

马弄的松啊,山山水水万里程!

新娘回唱:

山高还有盘盘路,水深还有渡船人,(www.xing528.com)

马弄的松啊,姊妹相见定有缘。

姊妹们唱“送嫁歌”多抒发她们平日真挚的情谊,离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感;年长者唱的送嫁歌,大多是鼓励新娘开始新的生活,勉励她到夫家勤劳过日,尊长爱幼。大概因为儿女情长,难舍难分;而且封建包办婚姻出现以后,新娘心中有许多忧郁;又受到其他民族的婚嫁形式影响,一些地方逐步形成了哭嫁的习俗。

(2)迎亲。新娘去夫家,过去是由寨上的同辈姑娘陪送步行而至。以后演变为“背亲”,即由新娘的兄弟背出门,有的一直背到夫家。继而又由“背亲”变成夫家迎娶。

(3)“拦婚”。侗家有“拦婚”习俗。夫家前来迎亲,女家要在村寨门口或大门前设置障碍,阻拦夫家迎亲客进寨,要待迎亲客回答女家提出的问话后,才开门迎接。过去用竹篙或木头作拦杠,上系彩绸为标,后来演变为用长条凳子拦路,凳的两端各站一个十来岁的小孩,身披彩绸,有的还在凳后摆一张八仙桌子,也用彩绸铺盖,桌上摆设几盘糖果和几杯茶水,表迎宾礼信。夫家和新娘家都由一名能言善辩的歌手充当执事,执事以歌问答。“拦婚歌”是用喊彩的形式,喊中有唱,唱中有喊,有问有答。列举一段如下:

男方:恭喜!恭喜!请开门!过山过岭来迎亲。

是鹊仙搭的姻缘桥,是张果老择的良辰;

旗锣羽伞门前等,快请七姐配董永。

女方:此门,此门,有个根源,要请贵宾说分明,

是谁来奠的基?是谁来修的门?

男方:此门本是福寿门,修建门庭有根源,

是张郎师傅奠的基,是鲁班先师修的门。

……

唱罢“拦婚歌”,鞭炮声中两个孩童把长凳移走,大门打开,迎亲客施礼进寨。

(4)“抹黑”。新娘婚后回娘家,新郎前去看望丈母娘或是接新娘回家时,新娘村寨的姊妹们、青年小伙子,都准备要给新郎脸上抹黑。一则表示不同意新娘到夫家定居,既来接人,给他一些难堪;二则考考新郎的聪明才智,是否能躲脱过这场丑态。新娘寨里的兄弟姐妹们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常分兵把守各路口出击新郎,或潜伏门后屋角,给新郎以突然袭击。而新郎则是早备对策,力争出奇制胜。事实往往是新郎失利,被抹得满脸漆黑,狼狈不堪。[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